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二十八章 陈上川南海日记(2)

“随船的有一位以前从广南国以南的占城国逃到琼州,又辗转来到雷州的占

城人,叫思利弗,原本是硇洲岛的海盗,海盗被清剿之后大部被杀死,不过像思利弗这样的精通安南语、占城语以及满喇甲语的人还是被大都督放过了”

“思利弗今年也才二十岁,长得黑瘦矮小,听他讲述,原本广南国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占城国的,最后不幸大部被广南国占据,原来的占城人不是继续向南迁移,就是向西投靠真腊人,如今整个南洋上的大岛都有占城人”

“思利弗居然信仰大食教,而另一名占城人却信仰印度的什么湿婆教,一国竟有两教,听说还有信奉佛祖的,难怪国力如此不振,被广南人一赶再赶,如今听说只有庆和、宁顺、平顺三州之地,而这三州之地的名字还是广南人给取的”

“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彼等连这三州之地也保不住。听思利弗说,如今的占城国国王只有十五六岁,叫什么易卜拉辛二世,听说也加入了大食教,朝中重臣则有广南人信任的占城贵族把持,主少臣疑,岂有长治久安之理?”

“思利弗说起自己的祖国时泪眼朦胧,我也不好怎么安慰他,不过此次南下我与沈劲将军有一桩天大的事情便与占城国有关,如果他知晓了肯定会好过一些”

“从会安港继续往南一千余里,占城国东南约一百五十里的大海上,有一处小岛,当地人叫做龙海岛,听思利弗说面积约莫两万多亩,如今由一个叫哈桑二世的占城海盗占据,占城人怎地如此取名?父亲叫哈桑,儿子便是哈桑二世,孙子就是三世,倒也省事,可也太简陋了吧”

“听说这哈桑以前便是占城国的水师将领,被广南人击败后索性带着一帮人占了此岛,后来陆续有明人、倭人、勃泥人加入,手下有大小船只二十多艘,人手三百多,呼啸在这占城国附近的海面上,不过彼等有一个好处,从不劫掠占城国的船只”

“西夷的大船就算落单了彼等也不敢劫掠,多半对满喇甲人、爪哇人、亚齐人、明人的落单船只劫掠,听说里面还有以前三宝太监下西洋时遗留在当地的军卒后代”

“抵达占城海面后,船队一分为二,沈劲将军带着三艘大船继续护送两艘西

夷船只南下,送彼等穿过满喇甲岛与亚齐岛之间的海域后便返回”

“而我则带着剩下的十艘大船,两艘小船去攻占龙海岛”

“这就是我分外疑惑的地方,如此小岛就是占下来了也没甚用处,作为海上的据点,离广西还如此之远,将来补给也不方面”

“随我前往的十艘大船、两艘小船,原本大船有两层火炮,此时南下只安排了一层,另一层全部装人,五艘大船装载了五百陆师,五艘大船装满了安**刚刚发明的一种建造施工用的‘水泥’和和砖瓦、木料,底仓的粮食也储存的比以往多一些”

“除了水兵和陆师,还有十几名负责施工的匠人,我向他们询问这‘水泥’有何神奇之处,那领头的大工笑道,也没什么神奇的,不过比三合土好用一些而已,工部刚刚研制出来,首批就全部运到这龙海岛来了”

“我知晓这是安**纵横天下的诸多不传秘技中的一种,多半是那手眼通天的大都督想出来的,便也不多问”

“大船里的这五百陆师只是打一个前站,听说彼等都与兵部签订了长驻龙海岛的契约,等下一个东北风季来临时,彼等的家属也要南下龙海岛,听说龙海岛一马平川,岛上已经有人种植水稻了,还是高产的占城稻”

“这占城稻可不简单,听说对水土要求极低,成熟时间短产量却高,又能做到一年三熟,比两广地区还多了一熟,一亩地按照两石计,一年便是六亩,这五百户人家一家三十亩,一年可产水稻一百八十石,这岛上士兵加上家属最多三千人,岛上出产的水稻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大都督按照一家三十亩水田分发,每家除去自用的以外,还不用完税,余粮由驻军按照议定的价格统一收购,另外,驻扎此地的士兵还可拿到寻常士兵一倍半的薪饷,如此好的条件,难怪两广地带还是有人愿意不远千里过来”

“不过我总觉得有些不妥,千里迢迢占一个这么小的地方实在有些不值得”

“按照思利弗的情报,海盗大多窝在岛屿的南部,那里的港口条件好一些,由于我等船只较多,五艘大船在北边停靠后卸下五百陆师向南进攻,我亲自带着五艘大船、两艘小船直扑海盗的老巢”

“海盗们见我等的船只不多,便倾巢而出,企图与我船接近后跳帮夺船,彼等的船只大多数与同来的那两艘内河大船差不多,有的还小一些,我根据操典,根本没用那什么抢占‘T’头的战术,直接用大船船头的火炮散弹一扫,聚集在敌船上的海盗便死伤大半”

“接着大船便开始围堵,此时带来的两艘小船开始大显神威了,彼等配有桨手,在风帆、桨手、尾舵的轮番配合下很快就追上了跑的最快的海盗船,小船上也配有一些火炮,一通轰击之后,彼等只得举起了白旗”

“此战,海盗船无一漏网,三百多海盗死伤一半,俘虏一半,我军无一损伤,已经登陆的陆师也将海盗岸上的巢穴围了起来,最后彼等之家属也投降了”

“按照安**的一贯做法,恶债累累的海盗一个也不能留,彼等之家属将迁往两广的内地,不过在我仔细甄别之后,将一些恶贯满盈的大盗都杀了,一些被海盗掳到此地的原船东及家属还是留了下来,主要是大明的,倭人、南洋人一个不留”

“这样的话,也有几十户留了下来,彼等将与这五百陆师一起镇守海龙岛”

“在工匠的带领下,在离港口不远的地方开始修建营房了,此时我才发现这‘水泥’的妙用,刚开始与一般泥巴无异,几日后竟然将大青砖紧紧黏在一起,效果比那三合土还要强上许多,一个月以后,一处能容纳千人的大院子形成了”

“大院子周围是用大青砖掺合水泥形成的,高达一丈,四角设有望楼,院子里面用的是较小的红砖以及黑瓦,形成了一个很大的院子,相当于将两处四进的院子合在一起,一处用于住宿,一处用于操练,考虑到此处风雨较多,带来的黑瓦都很厚重”

“岛上的海盗家属种了一些水稻和蔬菜,也有收集雨水的池塘,不过估计是与大海过于接近的缘故,这水的滋味很差,最好是用大水缸来装雨水,这便要等到下一趟的船只过来才行”

“随行的还有医生两名以及部分药材,岛上的人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也能医治”

“由于此次随行的船只不多,房舍里的家私等物备得不是很多,那就要等到沈劲将军返回后,我与他拜访了占城国的国王之后,在当地购买了,幸好此地炎热,用稻草铺在下面,将竹席一铺便可以就寝了”

“考虑到此处蚊虫较多,每一名士兵还带着蚊帐,来到此处后才体会到此物的好处,否则晚上根本无法就寝”

“院子的墙上,每隔一丈还有一门三百斤的小炮,码头上也有千斤的红夷炮十门,不过此处的码头甚为简陋,要停泊大量的船只还不行,我等随行携带的物料不够,要修建新的码头还得等到下一个东北风到来才行”

“在岛上逛了一圈,此地果然平坦,岛上几乎没有高一点的山脉,大多是平

地,不过此处好是好,就是不利于防御,敌人可从岛屿四周方便地攻上来,听思利弗说南边柴棍不远处的海面上也有一处岛屿,叫昆山岛,比海龙岛还大”

“比海龙岛的地势也好一些,利于防守,不过那地方四周多山,住不了太多的人,利于耕种的地方也不多,完全靠内陆的补给”

“我估摸着大都督的意思是找一处与占城国接近的地方相机行事,此岛虽然不利于防守,不过条件好,可以种植稻米和蔬菜,一旦与内陆发生龌龊,还可以自给自足,另外,昆山岛接近真腊国,此国可比占城国大多了,估计大都督还没想好如何与真腊国打交道”

“同行的人中,文武双全的陈奇策将作为龙海县令兼驻军的总管留在此地,将来我等离去后,还会给他留下大船五艘,小船两艘,由李常荣统领,水兵们日常只能住在船上了,等岸上的营房扩大后才能轮流在岸上居住”

“大都督临行前的交待是,以安**的名义与占城国结盟,帮助彼等守住当前的地盘,签订盟约之后,让彼等开放金兰港给我军驻守,我一想起此事就有些头疼,按照思利弗的说法,实际控制占城国的是被广南国阮主信任的占城贵族,彼等能背弃兵强马壮的广南国投靠我等?”

“又过了几日,沈劲的三艘大船终于回来了,他却带来了不好的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