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二百零四章 领先一步

明末美僮传奇 第二百零四章 领先一步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回到甲子门所对岸,越过鳌江跑到郑彩大营的溃兵很快便将郑联部大败的

消息禀报了郑彩,郑彩一听之下差点晕了过去,等他缓过神来又是六神无主,按照此前的计画,现在他的大军应该早就向甲子门所展开进攻以呼应郑联部,不过他生怕晚上进攻有所闪失,便临时改变计画,准备天明之后再展开攻势。

如今郑联败了,再行使那分隔包围之计已经不行了,更何况自己的大军一下

少了两万人,郑彩完全没有信心以剩下的三万人马战胜安**,他瞬间便想退回潮州,不过如今潮州是郑森坐镇,此人一向铁面无私,自己虽是他的堂兄,可他一旦翻脸不认人,自己也讨不了好。

“都怪郑联这厮,你可是有两万精锐啊,怎地这就败了?!”

他手下的幕僚却比他有主张,“大帅,趁贼军还在南塘镇收拾残局,我等干脆倾尽全力攻打甲子门所,甲子门所靠近大海,一旦攻下此城,主动权依旧掌握在我军手里”

郑彩却摇摇头,“这都过去多长时间了?贼军恐怕已经回到甲子门所了,彼等在野外就能击破郑联,回到城里我军恐怕更不是对手,如今只能紧守营寨,派快马汇报给大公子,看大公子的意思吧”

郑彩在这里也埋了一个伏笔,汇报给郑森之后,郑森若是想要挽回败局,就会亲自带着援军前来营救,或者委派他一向信任的洪复、余新、周全斌等年轻将领人带兵前来营救。

若果郑森不想挽回败局,只想接回郑彩大军,便可派出船队来到甲子澳附近将其大军接回去,届时郑联只要派出少数人马断后,将大军开到海边就是了。

至于施福那一路,如果彼等见机快的话,也可以从葵潭镇-云落镇退回普宁,如果彼等见机不快的话,牺牲了也不可惜,郑彩对那位年轻的、平素十分嚣张的施家小子不满已经很久了,巴不得他死在此地,倒是可惜了对郑家忠心耿耿的施福。

于是他下令立即移营。

目前他的大营位于甲子门所对面的甲子半岛西北面,甲子半岛与大陆连接处只有十里宽,他让五千人马驻扎在这十里宽的地方,而让他的大队紧紧靠着外海的那一侧。

而杨天星与宋奎光在收拢俘虏休整一夜后也面临着抉择。

“都督,接下来如何行事,还请示下”,宋奎光恭恭敬敬问道。

宋奎光如此恭敬,源于安**目前的一个传言。

李安国的麾下诸将,马武、徐勇、张勇、黄得功都是李安国最近收复的明军将领,按照传言的内容,这些人李安国不会不用,也不会重用。

其中马武的情况又不一样,他以前只是田雄手下的一个把总,李安国一手提拔起来,其分量自然会重一些。

其他三人加入安**以前便是一镇总兵,黄得功更是靖南候,彼等虽然不得已加入了安**,李安国也得防着。

李安国自己的亲信人马,原前营老人中,只有贺云龙一位将才,其他的诸如花小山、李三才、王二喜都乏善可陈,如今勉强提拔到高位,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些人是李安国不得已而为之,纯属赶鸭子上架。

新近在湖广、江西主动投靠的一些人中到涌现出了一批人才。

贺小石自不待说,是李安国自小交好的人,又是义军出身,其在安**的地位如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其他人中,王自羽、汤志、吴候、李思文、杨天星、李振国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不过在旁人看来,其中的杨天星、李振国受到的器重肯定更大一些。

原因很简单,杨天星、李振国虽然是明军出身,不过他们很早就在陕西、山西加入了西营,这么说来也算是义军出身,而自从张献忠在长沙羞辱过李安国一次后,李安国对大西军麾下的诸将连带着也估计多有不满——除了李定国。

如此一来,原来就是西营的大将的王自羽就比下去了,而汤志、李思文、吴候虽然都是主动投靠的安**,不过从情分上来看,自然远不如杨天星、李振国。

所以,安**最终的传闻便是李安国手下有“四大将”——贺小石、贺云龙、李振国、杨天星,至于什么时候组成“五虎上将”,那还得看李安国的意思。

不过这终究是传言,至于李安国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晓,也许这些人想错了也不一定。

不过刚刚加入安**不久的宋奎光却十分相信这个传言。

“宋兄,不要客气,我等都是安**的大将,你这么客气就生分了”,杨天星也很相信这个传言,自己也以李安国的嫡系干将自诩,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却乐开了花。

“应该的,应该的”,宋奎光却依旧恭敬有加。

“那依宋将军的意思?”

“都督,末将是这样看的,听闻这郑联、郑彩都是庸才,不知为何郑芝龙竟然让他两人统领大军,郑芝龙麾下,能力最强、最得将心的是洪旭,抑或其四弟郑鸿逵,如今都不是大军的统帅,看来此两人一定跟着郑芝龙在做更大的事情”

“如今这两广、福建地界,还有何事能大过安**与郑军的战事?郑军水师强横,若是末将所料不错的话,彼等多半乘坐战船直扑广州府而去”

“哦?”,杨天星虽是一员战将,不过大局观与这位出身辽东,又在左良玉麾下浸淫许久的“智将”差远了,一想到郑芝龙的船队正在攻打广州,杨天星不禁忧急如焚,生怕李安国抵挡不过来。

宋奎光见状笑道:“都督勿忧,如今这天下,无论是使用智计,还是硬碰硬地正面对打,能胜过大都督的没有几个,郑芝龙绝对不是其中的一个,彼等水师再是强横,上了岸也是等着被大都督狂虐的对象”

“那倒是”,杨天星听了此言略略舒了一口气。

“都督,这鳌江北面有一座小山,虽说是小山,在里面藏上万人也没有问题,此地正好在郑彩的大军与施福的营寨之间,若是我等派出一支营伍摸到此处,人数不用太多,有五六千人足矣,就像郑联想要切断你我两军之间的联系一样,”

“就将施福与郑彩切断了,如此一来,无论是施福还是郑彩想要成为掎角之势便不成了……”

杨天星一听觉得也有些道理,“这样吧,宋将军就辛苦一下,你带一半人马去小山,剩余的还回甲子门所,我的营寨只有三千人马,虽说有一些火炮护卫,我总觉得有些不安……”

话音未落,他的亲卫过来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杨天星一听大惊,宋奎光忙问何事。

“果不出我之所料,施福这厮竟然主动出击了,我得赶紧回去,这样吧,宋将军,俘虏我带上,你赶紧按照刚才所说的埋伏起来”

宋奎光本来想问要不要让他的人马去支援内湖镇,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人家杨大都督跟着李安国转战南北,战功累累,何况手下还有四千多人,加上守寨的人马,断无不敌施福之理,便赶紧应命。

等杨天星回到内湖镇后,战局已经有了逆转,由于靳统武的加入,施福大败,紧守营门不出,而杨天星得胜回来后童以振、陈课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当晚,靳统武出寨追击施琅,杨天星见对方大营并没有其它动静,一时有些狐疑,终于在靳统武出发半个时辰后派尹先民带领三千人去查看究竟。

这一看才发现,大营里除了随队的民夫,军卒几乎全跑光了,由于靳统武是沿着葵潭镇方向追去的,那剩下的敌人肯定是朝江边偷偷溜过去的。

想到这里,杨天星便让尹先民带着这三千人以急行军的速度向江边追去,一想到宋奎光早上的建议,他也是由衷的佩服。

却说施福带着近四千人马,偃旗息鼓,也没有打火把,一路急行军后终于赶到了鳌江江边,在熟知路径的兵丁指引下,很快便来到可以涉渡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在小山的脚下。

此时再隐瞒行踪也没必要了,施福便命令手下燃起了一些火把。

此处的江水较浅,最深处只能淹没胸口,加上江底有很多石头,小心一些的话还是可以过去的,冬天的广东即使是江水也没什么大碍。

郑军很快便将这段宽约十多丈,长约两里多路的江面铺满了,施福自己正好位于大队的中间,前面江对岸一片漆黑,施福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了。

不过世上不如意往往十之**,就在最前面的郑军就要爬上河岸时,对岸突然出现了大片的火把!

施福一见之下心里便凉了半截,对岸突然出现火把,绝对不是郑联良心发现,派援军过来迎接自己,肯定是敌军了。

对岸自然是亲自带着五千人马一早过来的宋奎光部,彼等先是在小山中埋伏,发现小山北面的葵潭镇大营空虚,只有靳统武带着一千俘虏驻扎在那里时,宋奎光便分出两千人与靳统武一起镇守大营,自己带着三千人依旧埋伏在小山。

功夫不负有心人,宋奎光终于等来了施福的大军!

这时以急行军速度过来的尹先民部也到了,虽然与鳌江还有一段距离,不过远处的火把施福等人也瞧见了,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施福这四千人还都在水里,结局是注定的,施福四千余人全部做了俘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