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十七章 明修栈道

明末美僮传奇 第十七章 明修栈道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李安国明白他的意思,接受了万元慧的投降就不好向万家下手了。

他先没理汤志,来到那群人面前说道:“如今县令已死,县丞逃走了,你等作何打算?”

没等他们回答,他接着说道:“如今驻守武昌府的左良玉已经跑了,湖广大部分地方都在义军手里,八大王正在向麻城挺进,你等不愿意加入义军的话只有从东边的大山去往庐州府,不过山里到处都是盗匪,想平安回到庐州府也不易”

只见当中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赶紧说道:“大王,我等愿加入义军!”

李安国笑道:“你等平日里养尊处优惯了,义军平日里都是风里来雨里去,爬山涉水等闲事,你等吃得了苦吗?”

“吃得,吃得”

“哦?那我问你们,你们有何长处我义军可用得上?”

那中年汉子说道:“大王,小的叫董文静,曾是县尊大人的书童,县尊大人日常的文书、账务往来都是小的打理的,这是犬子董钊,也识得字,算得好账”,说着他指着一个约莫十七八岁的少年说道。

李安国看向那少年,只见他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其他人呢?”

“大王,其他人都是县尊、县丞大人的下人,使唤跑腿用的,别的不说,这世面上的事还是很通透的,这三位,两位是县尊的小妾,另一位是县丞的小妾”

李安国见那三位女人都颇有一些姿色,心想自己的营头光棍一大堆,正好用得上,便对跟在身边的贺云龙说:“将他们都纳入到中营去吧,等中营到了,女的交给喜梅,男的交给小山”

接着又转向那万元慧,“你就是本县的主簿?”

万元慧刚才见汤志将这位义军的“大王”拉到一边说话,还以为对自己不利了,心中正是七上八下的,一听此话赶紧答道:“是”

“那我问你,现今库房里还有多少财货?”

“大王,库房里的财货不多,还有一万石粮食,一千匹麻布,五百石食盐,都是给县里团练准备的”

“哦?”,李安国一听还是有些欣喜,一万石粮食就是一百万斤,他现在手下有万余人丁,按照每人一天一斤粮食算,一天就要一万斤,一万人可以吃一百天呐,至于麻布、食盐也是军中稀缺的东西。

“你区区五百团练,用得了这许多粮食?”

“这…,不瞒大王,城中本来准备招募两千团练,粮食、布匹、食盐等物都是向县里富户募捐的,作为两千人的一年之用……”

“哈哈,没想到便宜了我等流贼?”

“不敢”

李安国突然一改刚才温文尔雅的模样,冷笑道:“万大人,听闻万家、侯家、周家在罗田县都是家赀万贯之家,我给你们半日时间商议,钱财、粮食、布匹、食盐、马骡等物半日后给我报一个数来,你等幸好遇到的是我,遇到别人,满门杀光不说,财货、女人也尽入我等手里,你等看着办吧”

等万元慧抹着头上的大汗远去了,汤志凑上来说:“总管,为何对他如此客气,他万家的老宅我知晓,财货尽在其中,何不……”

李安国说道:“你不用说了,我自有主意”,又将贺小石、张六虎、李三才等人等人叫进来。

“三件事”

“一,立即贴出安民告示,就让刚才那县令的管家去办,大意是我义军乃顺天应命,吊民伐罪,只处置贪官污吏、侵犯百姓的地方豪强,对于普通老百姓、商户秋毫无犯,若有违命者定斩不饶!”

“二、立即派人通知中营人马,让彼等前来罗田与我等汇合”

“三、立即在罗田招募新兵、工匠,我强调一点,只招收良家子弟,身强力壮、老实肯干者优先考虑,可带家属入伍,老兵油子、市井油滑之徒一律不用,我等遇到此类人物也要杀无赦!此一条也适用于投诚的团练”

说完他向三人看了看,“此事还是由小石负责吧,六虎协助,你让那董家父子给你打下手”

说完对汤志说:“汤先生,以你估计,这姓万的身上还有多少油水?”

汤志道:“总管,这万家从嘉靖年间就是罗田县的望族,县城外的大部分良田、城里的大部分铺子都是他家的,说是独霸罗田也不为过,以小的来看,白银十万两,粮食两三万石,布匹几千匹,食盐几千石,大车几百辆还是拿得出的”

“哦?”,李安国一听大喜,想不到小小一个罗田县竟有如许收获,那豪门遍地的麻城岂不是倍之?

“好,汤先生,这件事就由你来办,多多益善”

“是,小的明白”

万元慧的府邸。

万元慧正和另两人相顾无言。

半晌万元慧打破了沉默,“自闯贼在河南几次大战过后,我大明已经……,唉!流贼求的是财,我决定了,我家就留一年的粮食,其它的财物都给彼等吧”

“这……”,其他两人有些意外,以往一毛不拔的万大人这次怎么如此爽快?

一人正想开口,万元慧叹道:“你二人也不要不要藏着掖着了,汤志那厮已经投靠了贼子,他可是本地人,你们的家底他可是一清二楚!”

“啊?!”

等下午三人将财物清单呈上来,李安国一看竟有白银二十万两,粮食五万石,各类布匹一万匹,食盐两千石,附带马骡的大车五百辆。

李安国将清单递给贺小石,向三位笑道:“三位深明大义,本人就不叨扰了,不过我丑话说到前头,在我大军离开罗田之前,三位及其家属不得离开县城!”

第三日,李汉堂的中营到了。

当晚,李安国召集李汉堂、贺小石、张六虎、贺云龙、李三才、张啸虎、汤志等人开会议事,汤志正在叙说当地的情况。

“总管,里人会、直道会的人虽然不多,不过如果总管出面,我等可以一呼百应,在罗田、麻城、黄安三地纠集几万人丁也没问题”

李安国一听此言,顿时想到历史上记载的一件事情,张献忠大军进入麻城地界后,正碰上两会的五万七千多人马攻打麻城,不过这五万多人马都是乌合之众,麻城只有几千守军也安如泰山,后来张献忠的大军来到之后,麻城守军在惊惧之下才开城投降。

此后,张献忠在麻城招募五万人,估计大多数便是这围城的两会人马。

等汤志说完了,李安国没等众人发言便说道:“明日一早,县城的骑兵全体出动,打着前营的帅旗,由贺小石统领,云龙……”

刚说到这里,李安国突然想到现在手下这几人的特点来。

几人中,贺小石不是西营的人,不过他与张安国类似,勇猛善战,又读过书,是将来方面大将绝好的人选,不过军纪方面,革左五营、曹操的人与闯营、西营无法相比,特别是罗汝才的营头军纪最差。

贺云龙打仗能动脑子,不过心狠手辣,又不识字,做先锋尚可,成为一军统帅就差一些。

李三才油滑,不过执行能力较强,对上官的命令倒能不折不扣的完成。

花小山倒是一个难得的人物,为人精细剽悍,正好是李汉堂的补充,又掌管着后营的物资,须臾离开不得。

要是二喜还在就好了,此人憨厚直爽,在前营的威望仅次于张安国,又识得几个字,可惜……

“云龙作为先锋,三才作为监军官”

“监军官?这是何职?”

一听这个职衔,众人都有些诧异,西营、革左五营、闯营的职衔多用明军的营哨制,不过并没有专门的监军官,军纪、军功如何,全凭主官说了算,不过李安国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便趁此机会将心中酝酿已久的监军官抛了出来。

“监军官便是管理一营军纪,协助统领考核军功的人,此职位与营伍统领平齐,此去麻城,沿途必须做到军纪严明,秋毫无犯,除了向大的家族搜刮钱粮外,中小地主一律放过,就是大的家族,彼等如果痛痛快快奉上钱粮,也不可过分折辱,更不可滥杀一人!违者三才杀无赦!”

张啸虎笑道:“这样的话,我等做什么义军啊,还不如投降明军去”

李安国倏地站起来,“你也知道是义军啊,到处抢掠,杀人放火,难怪官府叫我等贼军,老百姓叫我等匪军,我等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八大王是要做大事的人,我等的依靠便是老百姓,谁祸害老百姓便是与我等过不去”

“好了也不跟你们废话了,三才,你必须严格执行我的命令,贺小石、贺云龙以下,你杀无赦,他二人违令,回来向我禀告,由我处置!”

贺小石、贺云龙、李三才三人一想到这二娃在英山县操练步军的严酷劲儿,心里都不禁一阵哆嗦,赶紧站起来大声应道:“谨遵总管命令!”

张啸虎舔着脸说道:“二娃,我曹营的人马也跟着去吧,弟兄们一直窝在山上,大半年都没有动弹”

李安国盯着他说道:“不是不可以,不过你能约束军纪,听三才的号令吗?”

张啸虎忙道:“能,能,我一定听三才哥的”

“好,你们赶紧准备去吧,明天一早便出发!”

等贺小石他们走了,李安国对李汉堂、花小山说道:“李叔,小山,我等走后,罗田县城就交给你们了,小山派出探子去周边探查,特别是打听八大王的下落,另外,竖起西营的大旗招兵买马,条件还是跟以前一样,良家子弟,武艺不限,身强力壮着优先考虑,另外各类匠人包括医师都要搜罗”

李汉堂知道李安国的底细,见他安排得井井有条也没有什么意外,花小山的内心却惊讶无比,这还是以前的二娃吗?

第二天一早,贺小石、李三才、贺云龙带着前、后、中三营骑兵一共三千人,包括张啸虎的五百骑在内,打着西营的大旗,沿着官渡河南下,再在大别山与长江之间的通道逶迤转向西北,最后沿着举水一路开向东北。

此时已经是二月下旬了,李安国心想张献忠的大军估计已经进入湖北了,按照历史的记载,张献忠的军队是四月上旬攻占麻城的,留给他的时间只有一个半月了,在这一个半月里,他要完成招兵买马的大计——历史上张献忠可是在麻城招收了五万人马!

刨去家属,青壮至少有一两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