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柳如是的闺蜜与旧情人

与李安国料想的不同,清军并未与朱常淓达成什么“秘密”协议,多铎只是

口头上与朱常淓“约为兄弟之国”便撤回江北去了。

潞王与福王相比,除了体重大相径庭以外,其它各方面相差仿佛,在清兵兵临城下时,福王还知道提前开跑,而潞王却是主动投降,由这一节来看,朱常淓还不如福王朱由崧。

不过朱常淓生得的一表人才,甫任监国之后也信誓旦旦要励精图治,一开始也是勤于政事,众大臣回归之后一看,都觉得祖宗大业“中兴有望”,便纷纷献计献策,连一向不受重视的原兵科给事中陈子龙由于频繁上书,也授了一个兵部左侍郎的高位。

不过诸大臣环顾四周,满奴就在江北,贼军就在左近,明国尚还完整的也就是应天府、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加上一个浙江省,其余的福建省、两广、云贵等地,虽然名义上还在朝廷手里,不过都是鞭长莫及,左近的福建总兵郑芝龙又嚣张跋扈惯了,想要他尽起大军北上勤王也不是一件易事。

两广总督丁魁楚现在正忙着贪金捞银,哪里顾得上区区名不正言不顺的小朝廷,至于更远的云贵之地,都是蛮荒偏隅之地,就算有忠臣义士,路途又遥不可及,就更加指望不上了。

故此,小朝廷虽然勉强在满奴的虎口下喘了一口气,无论如何谈不上心安,得知满奴突然退到江北是因为在池州被安**大败之后,彼等君臣便动了心思,加上新任兵部左侍郎陈子龙极力劝说,便让他这个始作俑者作为朝廷的使者,去一趟九江,劝说李安国归顺朝廷。

这次朝廷下的本钱极大,一个郡王是最基本的,一字王也可以谈,陈子龙也满怀信心,认为此次招抚一定会成功。

七月底,陈子龙坐上了黄蜚水师的一条中等战船,正准备起锚扬帆而去,岸边突然来了一群人,当先一人年约四十左右,生得儒雅俊逸,一身生员打扮。

“卧子兄,且慢!”

陈子龙一见此人不禁眉头一皱。

来人叫汪然明,徽州商人的代表人物,自从徽州吴家在“黄山大案”中被魏忠贤弄得家破人亡后便一蹶不振,而号称三大家的另外一家徽州黄氏由于分家的缘故也是日渐式微,如今这徽州汪家便是一枝独秀了,汪然明作为汪家长房嫡支,更是其中之集大成者。

所谓徽州商人自然不是都住在徽州,彼等由于偏隅于山地,山多田少,无奈之下才从事这经营之道,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勤于经商的传统,到明末时分,徽州商人几乎成了江南、浙江一带商家的执牛耳者,产业遍布杭州、绍兴、南京、苏州一带。

这汪然明在杭州、南京都有产业,为人又风流儒雅,还是生员身份,游走于官场、商户、勾栏之间,与淮扬的杨家一起并称“汪杨”。

汪然明起初在苏州认识了柳如是,心里自然倾慕不已,不过此时柳如是与陈子龙正打的火热,他便知趣地退出了。

湘君有情,奈何公子无意,不不,倒不是陈子龙不想纳柳如是为妾,而是其家族特别是妻族压力太大,最后一场郎情妾意化为乌有。

得知此事后,汪然明还写诗大骂了陈子龙一顿,后来汪然明又极力撮合柳如是与钱谦益的事,最后终于玉成好事,柳如是可是以正妻的身份嫁给钱谦益的。

所以,汪然明后来一直以朋友的身份帮助柳如是,后人便以柳如是的“闺蜜”称之。

由于汪家的手段,汪然明也在南京户部讨了一个主事的差事,不用坐班,反正是朝廷缺什么他便从外地弄来什么,至于其中的勾当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汪主事有何事?”

陈子龙对此人虽然颇有芥蒂,不过如今国势艰危,满奴退出南京之前将府库搜刮一空,如今正是需要大力仰仗这些商户的时候,所以面上还是客客气气的。

“受司徒大人差遣,与安**商谈购买军械一事,正好与卧子兄同路”

所谓司徒大人,自然是指如今的小朝廷户部尚书王铎了,司徒、司农都是时下对户部高官的尊称。

陈子龙一听便点点头,安**大败满奴的事他虽然略有耳闻,不过具体情形尚不得知,不过“火器之利”已是小朝廷上下的共识了。

如果能向安**买到犀利的火器,就算李安国不答应招抚之事,也算不虚此行了。

等汪然明上了船,由于柳如是的事情,二人都有些尴尬,不过汪然明不亏是游走于官场多年的人物,不多时便厚着脸皮与陈子龙套起近乎来。

“卧子兄,你可听闻了那池州的战事?”

“略有耳闻”

“哦?可否与下官分说分说”

“本官也不知详情,据说彼等在牛头山一带大战一场,双方不分胜负,后来贼军奇袭了池州城,满奴损失了粮草之后战力大减,最后全军覆没”

汪然明看了看他,“卧子兄,你这满嘴‘贼军,贼军’的,当下就你我二人自不妨事,到了九江可得……”

陈子龙冷哼一声,“本官自有分寸,不劳主事大人提醒”

陈子龙眼下是三品的部堂高官,而汪然明却是小小的户部七品主事,两者之间差得太远,刚才他这话语带讥讽,汪然明一听便知。

不过他却不以为意,“下官听说的却与卧子兄所说有所差别”

“哦?愿闻其详”

“呵呵,这还是池州的一个商户告诉下官的”

“安**在牛头山一带也就布置了两万人马,其中还包括投降彼等的黄得功五千骑,三日下来,刘良佐的两万人马消减为五千,刘良佐也在鞑子头目让他迂回东流的途中遇伏战死”

“马得功、田雄、卢光祖三部的人马最后都只剩下三千左右,卧子兄,你可知彼等原来有多少人马?”

陈子龙摇摇头,如今的小朝廷风雨飘摇,满奴攻占南京之后,原有的锦衣卫系统也被破坏了,如今朝廷得知的池州战事消息也是道听途说得来的,其中的细节一概不知。

像汪然明这样的人交游广阔,得到的消息自然比朝廷还清楚,当然了,所谓的池州商人其实是安**设在南京的探子,表面上打着扬州杨家的旗号,消息自然很准确。

自安**利用杨家的杨文利占了南昌后,杨家上下打点勉强保住了一点家业,李安国事后也觉得有些亏欠他们,便多少让了一些利给他们,江上自然是不能走了,不过江西紧邻浙江、福建,杨家有的是办法。

“不知,不过刘良佐以前在寿州一带本部精锐便有两万人,加上节制的其它将领,总数不下五万,田雄、马得功、卢光祖都是总兵,手下也不下万人,这些该死的逆贼,有这许多人马,不与鞑子拼死一战,不发一箭、不出一刀,便降了满奴,真是可恨之极!”

汪然明内心撇撇嘴,嘴上却继续说道:“卧子说得不错,那刘良佐正是带了两万精锐,田雄、马得功、卢光祖各一万人,一共五万大军,令人不解的是,五万大军在三日之内便损失了七成”

“三日后的凌晨,安**尽起一万骑兵突然发动袭击,最后破了鞑子的骑兵大营,其步军也击溃了刘良佐等人的步军大营,鞑子彷徨无顾之下只得朝池州方向奔逃,卧子兄,你可知鞑子安排镇守池州的是何人?”

见陈子龙摇摇头便说道:“此人正是以前在辽东投降鞑子的刘良佐之地刘良臣,这安**确实厉害,彼等假冒投降鞑子的芜湖副将汪硕画的部下,假意给池州送粮,一举夺占了池州,如此一来,鞑子便是瓮中之鳖了”

“最后彼等全军覆没,残存的步军也大多投降了安**,啧啧,下官虽然不知兵,却也熟知本朝与辽东的几次大战,像安**这样以两万步骑就大破鞑子五六万大军的事还真是闻所未闻,卧子,安**在池州一带可是歼灭了鞑子的一万多精骑啊,啧啧”

陈子龙听了心里也是震撼莫名,随即心里也暗淡起来。

安**如此强横,彼等想对付如今的小朝廷易如反掌,还会巴巴地接受朝廷的册封吗?

“卧子兄,你是兵部的部堂高官,朝廷最近可有大计以御敌于……”

陈子龙此时恢复了平时的清冷模样,“管他是鞑子还是贼军,一旦来袭,我陈子龙必定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汪然明内心不禁冷哼一声,嘴上却说道:“卧子大义然明佩服,不过我可听说了,如今安**治下政治清明,民众安居乐业,一派兴旺景象,朝廷想要招抚彼等恐怕不易啊”

汪然明此次虽然打着户部的幌子,内里却是代表这徽州几百商户来与安**谈判的,军械能买到自然好,不过那也得等陈子龙完成招抚的任务才行,否则分属敌国,彼等脑子进水了将自己的神兵利器卖给敌国?

维护他徽州商行的利益才是他此行最重要的任务,与官场勾连更是徽州商人屹立不倒的不二法宝,眼见着安**越来越壮大,提前沟通也是应有之意,他这次来更是有不菲的“捐输”奉上,一旦安**夺得天下,他徽州商帮依然可以纵横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