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徐以显的阴差阳错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一百四十九章 徐以显的阴差阳错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令李安国没有想到的是,池州的黄得功竟然没有理会徐以显,还把他扣了下

来,李安国听闻后大怒,决定自己拿下东流县。

如今在马垱镇的安**有九江营的一万一千七百人(大铳兵一千八百、火铳

兵四千五百、长枪兵两千七百、刀盾兵两千七百)、吴候的武功营三千人、五千骑兵,加上梅义的炮营两千人,一共两万余人。

而镇守东流、建德两县的黄得功部只有田雄的一万步军,见到气势汹汹的安**后,其不战而退,带着上万人马退回到了池州,黄得功也是恼怒异常,将田雄责骂一顿后,就着手整顿兵马准备带着大军南下收复二县。

这时弘光帝仓皇逃到了池州,黄得功大惊失色,不禁有些埋怨这位皇帝,“陛下,南京城有三道城墙,城里还有几万大军,鞑子来了,只要紧守城池,四下召集勤王兵马,局势还有得救,现在好了,唉!”

朱由崧以前就有些畏惧江北四镇的兵马,见黄得功如此说,也唯唯不敢反驳。

黄得功无奈之下只得暂停了进攻安**的念头,在池州附近整顿兵马,静等鞑子来攻,又想到徐以显的话,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便将他放了。

而李安国占领安庆对面的地带后,干脆将兵马推进到东流、池州之间的牛头山一带,准备在那里阻击鞑子的大军,又下令刚刚占领徽州府的贺云龙部不去宁国府了,留下驻守徽州府的人马后,让他带着九千人进抵池州府附近的青阳县等候他的下一步命令。

由于黄得功将大军大多布置在沿江一线,深处大山的徽州府等地只有少量兵马,贺云龙部倒是很顺利地抵达了青阳县并攻占了县城。

五月二十五日,多铎任命多罗贝勒尼堪为统帅,率领正黄旗固山额真图赖五千骑、正蓝旗固山额真阿山五千骑、镶蓝旗固山额真屯齐五千骑、巴牙喇章京和托率领的正黄旗、正蓝旗、镶蓝旗的巴牙喇兵一千五百骑,加上汉军镶黄旗梅勒额真刘良臣的三千汉军以及刚刚投降满清的刘良臣的哥哥刘良佐的两万大军,近四万人马进抵池州附近。

朱由崧抵达池州后,黄得功将自己的府邸让了出来,自己搬到了另一所大宅。

此时的黄府前却跪着一人。

徐以显。

徐以显被黄得功放走后,他并没有立即离开池州,几次面见黄得功都没有收获,他很是不甘心。

他听说黄得功平时很听他的妻子翁氏的话,又知晓黄得功没有儿子,后来将翁氏的兄长,如今的池州水师总兵翁之琪的次子温惟明过继到黄得功名下做了他的儿子,如今温惟明是黄得功一千精锐家丁的统领。

“让黄得功提防田雄、马得功,根据探子的消息,此两人最近与刘良佐来往密切,刘良佐降清以后正在积极争取此两人也投靠满奴”

这是李安国的原话,所谓“探子的消息”自然是一句诳言,不过徐以显却信以为真,在向黄得功提醒后却被他大骂了一顿,还说他居心叵测,挑拨他与部下的关系。

徐以显决定拜见翁氏,希望能通过她向黄得功再一次提醒,不过却吃了闭门羹,徐以显无奈之下只得跪在黄府后门,期望翁氏能抽空接见他。

他在黄府门口跪了已经半个时辰了,眼见着黄府并没有动静,心里也有些恼怒,自己好心好意来提醒你等,还不顾颜面跪下了,你等怎这么不知好歹?

正欲起身离去,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他回头一看,只见一名少年将军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向他奔来。

那少年约莫十**岁,面相英俊,见了徐以显说道:“徐先生,何苦如此?家母生病了,不方便见人,你赶紧离开城池回九江吧,再晚了等鞑子的大军将城池围起来就出不去了”

徐以显心里一动,他站了起来,脚步有些踉跄,“原来是少将军,在下并不是为自己抑或安**的事来的,而是为了侯爷的安危而来,还望公子通禀”

那少年笑道:“我还以为先生又有何事要烦忧母亲大人,原来还是那件事,此事父亲大人已有决断,先生快回去吧,别耽误了出城的时辰”

徐以显在拜见黄得功时,温惟明正好在他身边,故此他也知晓此事。

徐以显听了一咬牙说道:“公子,你可知我家大都督为何在被侯爷俘虏后起死回生,还大展宏图拿下了两省之地?”

温惟明也有些好奇,掩埋李安国的两名家丁已经被黄得功杀了,这李安国他

也见过,不过是刚刚及冠的一名与他差不多的少年,怎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打下偌大江山?

拿下武昌府、湖南之地还可以理解,这两地毕竟是献贼的大军转交给他的,可连败赫赫有名的左镇数次,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于是他便问道:“何故?”

徐以显见他上钩了,心中暗喜,“不瞒公子,我家大都督自死过一次后便有了一项异能……”

“何能?”

“能预知后事!”

“哦?”,这下温惟明有些相信了,否则就不能解释李安国在死过一次后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他预见了我家大人的事?”

“正是,他预见到侯爷最后被叛将所杀!”

“啊?!是何人?”

“正是我先前同侯爷所说的田雄、马得功”

“还有呢?”

其实李安国并没有同徐以显说这些,同他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过徐以显情急之下便胡诌开了,他想到黄得功的麾下除了田雄、马得功,最信任的便是水师总兵,自己的大舅子翁之琪了,便继续胡诌道:“还预见到翁总兵落水而死”

“啊?!”

这下温惟明不禁大惊失色,他所说的两人一个是他现在的父亲,实际上的姑丈,一个是他的亲生父亲,虽然徐以显的话有些危言耸听,不过他说的斩金截铁,不像是胡诌的。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当即便下定了决心。

“先生,请跟我来”

徐以显在后院见到了翁氏,她果然是在病中,刚才完全是黄府的下人不想让他见她,她根本不知道外面还跪着一人。

翁氏由于不能生育,一直笃信佛教,听了徐以显的话也有些天旋地转。

“可有解救之法?”,她情不自禁地抓住了徐以显。

徐以显有些尴尬,不过他还是侃侃而谈:“夫人,眼下鞑子的大军近在咫尺,侯爷内部若是没有动乱,自可麾师与之大战一场,以侯爷的勇武,胜败尚未可知,可惜如今灾祸就在眼前,就怕凶多吉少啊”

看着翁氏、温惟明两人焦急的眼色,徐以显心里好笑。

“不过……”

“明儿跪下”

翁氏一听便让温惟明跪下。

“快向徐先生讨教”

徐以显哪能让堂堂的侯府公子给他跪下,连忙扶起他,“夫人,公子,听说侯爷手下除了田雄、马得功,尚有总兵多员,谁平日里与公子交好的,赶紧去联络,最好能让彼等划到公子手下听令”

“另外,听说侯爷手下还有五千精骑,公子也要牢牢地握在手里”

“按照我家大都督的预料,灾祸就在近几日,届时与鞑子接战时,公子让你能控制的人马放在后面,与接战的人马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旦事有不济,赶紧向牛头山方向撤退,我家大都督已经占了牛头山,肯定会在那里接应你等”

“夫人最好尽快与公子出城,否则大祸一生就悔之晚矣”

他看了看温惟明,“侯爷旗下还有什么营头公子可以直接掌握的?”

温惟明答道:“也就是二舅那一营了,不过人马不多,也就五千步骑”

“哦?那骑兵呢?”

“先生,我能掌控的也就是一千家丁”

徐以显点点头,“那翁总兵呢?”

温惟明摇摇头,“大舅一向以家父之命是从,绝对不会听我的”

徐以显想了想又说道:“公子,在下建议,公子不妨将你母亲、二舅的兵马以及一千家丁转移到池州西侧的沙镇,沙镇紧邻长江,如果侯爷侥幸没事,又击退了鞑子,你等自然可以回到城池”

“一旦事情有变,你等就向牛头山撤退,来不及的话也可以坐上安**水师的船只,此间事情一了,在下立即赶到牛头山向大都督回禀此事,届时自然有船只来接应你等,公子也可通知侯爷向沙镇撤退,同时提醒他出战时做好身边的防护”

安**在池州也有探子,徐以显自然也知晓了李安国已经亲自来到牛头山的事,不过船只的事就是他胡诌了,他想着只要让黄家母子与黄得功的大军隔开一段距离便可从容撤退,多少也是一件功劳。

没想到错有错着,李安国确实安排了杜虎、陈文盛一百艘大船正向镇江方向驶去,估计明日就可能抵达池州附近。

“那皇上呢?”

温惟明突然想到城里还有大明的皇上以及众多的妃子、宫人。

徐以显冷笑道:“其不等鞑子大军抵达便落荒而逃,平日里也是荒淫无道,有此君王,大明焉能不败,都什么时候了,公子还记挂着他?”

朱由崧的昏庸温惟明自然知晓,不过他也不能在外人面前说皇上的不是,便岔过话题,“先生,时候不早了,你赶紧回去吧”

等徐以显走后,黄家母子立即展开了行动,温惟明在家丁队伍里挑选了十人,都是对黄得功忠心耿耿、武艺高强之人,他让这些人去到黄得功的身边形影不离,这些人本来就是黄得功的亲兵,听了温惟明的话后自然点头应允。

晚上,黄得功一脸怒容地回到府上,见了温惟明便厉声说道:“跪下!”

温惟明知道白天的事发了,赶紧依言跪下。

“说,为何将赵三等人安排到我的身边?”

“是我让明儿做的”

只见翁氏在两个丫环的扶持下走了进来。

“夫人,这是何意?”

黄得功有些摸不着头脑。

翁氏便将白天徐以显的一番话说了一遍,黄得功一听便大怒:“这厮真是多事,我让他离开池州便是宽宏大量了,没想到他竟然……”

翁氏“扑通”一声也跪下了,“侯爷,如今鞑子的大军就在左近,您一心忠君保国我没有话说,不过黄家三代单传,我可不想在我这里便断了香火,我让明儿和他二舅驻扎在沙镇,也是为了黄家着想啊”

黄得功对她这位夫人一向很敬重,听了他这话赶紧将她扶起来,“夫人,你尚在病中,何苦怠慢自己,好了,既然明儿已经将他二舅的营头调到了沙镇,就这样办吧,夫人,你和明儿都去那儿吧,一旦有事就去投靠李安国”

翁氏听了有些不知所措,“侯爷,您想通了?”

黄得功摇摇头,“我深受大明厚恩,自然不能投靠贼子,不过如今鞑子的大军在东面,北面是大江,南边是大山,一旦有变,你等就无路可走,只有投靠李安国一途,那李安国的治下政治清明,为人又仁厚,你等去了那里也不会受到怠慢”

翁氏一听此话,眼泪便止不住地往下流,“侯爷……,那您呢?”

黄得功正色道:“本候自当与鞑子死战到底!”

看到翁氏流泪了,便安慰他道:“夫人放心,我麾下尚有大军数万,又训练有素,不敢说能大败鞑子,不过自保还是有余”

翁氏还是哭个不停,黄得功一跺脚,“夫人,最多让赵三他们寸步不离我左右便是”

翁氏这才止住了眼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