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八镜台之战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一百三十四章 八镜台之战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当夜,赣州城的大小官员齐聚巡抚衙门,衙门的人在议事厅中央一字摆开了

四大盆炭火,用当地特有的马尾松制成的炭火烧得红红的,还不断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

炭火虽然红火,不过室内的气氛却很凝重。

李永茂、赣州知府、兵备道、分巡道、徐必达、张先壁等人都是愁眉不展,战前誓要将赣州变成满清的“萨尔浒”的雄心壮志此时已化为乌有。

半晌,兴许是觉得室内的气氛太过沉闷,兵备道笑道:“我今年快五十岁了,昨日小妾竟给我添了一个儿子,看来我雄风犹在,老当益壮啊”

回答他的仍然是火盆里的木炭由于粘上老鼠尿液燃烧时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声音。

作为赣州府的最高长官,扼控赣州、韶州两府的李永茂此时也觉得太沉闷了,这样下去可不利于守城,便将目光投向徐必达。

“出城求援的人派出去了吗?”

徐必达站起来答道:“派出去了,不过一个个畏首畏尾的,说甚天气寒冷,就这样渡过江水非落下病根不可,最后职部无奈,每人许了一百两银子,先给五十两,回来之后再给五十两,每人还给了一坛好酒,彼等这才愿意过江去求援,这一下来花费可不少”

李永茂摆摆手:“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乎银子,等城池破了,所有的东西都是贼军的,等彼等返回时,剩下的银子到巡抚衙门领取”

说完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一共派出去多少人?”

徐必达答道:“二十人,于都张国祚那里一路,瑞金的吴之藩一路,龙南的來以萼大人一路,每路五人,还有五人是经建昌府去南京的”

“这最近的于都张国祚部也有一百里路,瑞金、龙南都在两百里上下,彼等都是步行,还要翻山越岭,最快也得五日才有回应,至于南京方面……”

李永茂摆摆手,“别提了,贼军这次攻打赣州,来的军卒并不多,只有两万余人,建昌府必定也在彼等的攻击之下,朝廷的大军离我等最近的便是黄靖南部,彼等倒是颇有战力,可惜他倒是能过来才行,途中尚要经过抚州府,我看一时半会儿是过不来了”

徐必达又道:“这于都、瑞金、龙南的人马加起来也不过九千,若是合在一起还好说,若是三路单独过来,恐怕不是贼军的对手”

李永茂说道:“此一节我已料到了,给彼等的书信里说的明明白白,让彼等都在于都汇合,然后一起沿着贡水徐徐推进,在江口镇扎下大营,江口镇离赣州只有四十里路,届时……”

其实在梅林镇扎下大营最好,与赣州近在咫尺,救援也便利,不过如今安**控制了水路,彼等绝不会坐视三路人马安安稳稳扎营,稳妥起见,只能让彼等在江口镇扎营了。

李永茂还想说甚“互成掎角之势”之类的废话,不过想到五龙山大营的结局,话到嘴边又吞回去了。

“届时等朝廷大军一到,彼等即可向梅林镇进发”

“朝廷大军能到吗?”,徐必达暗自腹诽,嘴上却说:“大人,您之前为何不向两广总督丁大人、福建总兵郑大人求援”

李永茂冷哼一声,“丁大人已经将自己的标营都派过来了,他目前能动的人马无非是肇庆、广州的卫所兵,来了也是白搭,至于那郑芝龙,无非是一个大一号的罗明受,都是些目无朝廷法度的跋扈之人,再说了,彼等擅长的是水战,到了这路上,估计连卫所兵也不如”

大厅坐着的诸人都在暗自腹诽,“坐视罗明受、侗贼等祸害百姓的不就是你堂堂巡抚大人吗?如今反倒怪其跋扈,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恩威莫测啊”

李永茂见到各位都垂头丧气的模样,不禁喝道:“不过区区两万人马,你等就怕了?赣州城池城高墙厚,墙基还是铁铸的,彼等最后还是要蚁附攻城,我等城里尚有万余兵马,区区两倍,彼等也不怕磕碎了牙齿!”

李安国却是不想蚁附攻城,那样的话就不仅仅是磕碎牙齿的事,就怕伤亡一半城池也未必拿得下来。

不过他也不能就这样耗下去,眼看就要到新年了,李自成的大军恐怕已经在西安收拾行装了,自己还要赶紧回到九江主持大局。

第三日,赣州城池北门的三江口附近,安**水师的五十艘大船紧紧将北城墙围住,由于北城墙上也布置有火炮,安**水师的战船都靠近岸边,将船头都对准了北城墙,此时船头到城墙的距离还有三百多丈,城头的佛朗机炮是打不到了,不过安**水师船上的五百斤佛朗机炮也够不着,勉强打到了也绵软无力。

不过他还有另外的招数。

只见每艘大船的船头鼓起了一个大包,当时在与罗明受的船队作战时,大包是用油布紧紧紧紧包着,与此同时,船尾也有一个大包,不过船尾的是一个圆形的东西,船头的却是长方形的东西。

城墙上的明军见了都有些奇怪,这帮贼军不赶紧抢滩登陆,都将船只停在靠近对岸的地方作甚?

城墙上明军的佛朗机炮也开始鸣响了,其居高临下,最远处倒是也能打到安**船只附近,可惜也是力有未逮,炮弹最近的也只落在船只附近,就算有炮弹侥幸落到船只上,也不过是从半空中落下一个圆石头而已。

安**水师船只的船头那包裹的东西揭开了,原来是一门门加大的火炮,每门近一丈长,炮口细小,越往后越粗,炮身下垫着两尺多高的垫板,炮尾两尺处还拉了一道用粗麻绳编制的网兜,正对着炮尾,网兜的两端紧紧系在两侧的船舷上。

这便是李安国心里的秘密武器,近千斤重的红夷炮,炮口可装填十二斤重的铅弹,用药十五斤,可将铅弹投射到五里路远的距离,两百丈到三百丈之间杀伤力最大。

饶是如此,想要将赣州城厚达两丈多的城墙轰垮那也是天方夜谭,历史上多铎的大军攻打潼关时,城下两万斤的大炮发射几十斤重的炮弹,用了两天时间才将城墙轰垮,这区区十二斤的炮弹,又是在摇晃不定的船只上,想要靠它轰垮赣州的城墙无异于痴人说梦。

李安国自然可以将大炮搬到陆地上,在江对岸进行轰击,可惜大炮实在太过沉重,搬运也实在麻烦,最后还是决定就在船上轰击,反正一早就安装好了,来去也方便。

千斤红夷炮开始发射了,十五斤的火药引发的轰鸣可不是五百斤佛朗机炮三斤半的火药可以比拟的,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可想而知多铎的两万斤大炮轰击时是一个什么样惊人的情形。

红夷炮发射的同时会向后猛地后退,它的炮身是固定在木架上,木架上还有一道道铁箍,木架则固定在甲板上,它只有向后猛退一途,向后退时便撞在网绳上,网绳本身有一定的张力,炮尾碰到网绳后几乎将网兜绷到最紧,不过最终它还是弹回去了。

即便是这样,开过五炮之后便要更换网兜、网绳,否则必定是大炮重重地砸在甲板上四处乱窜的可怕的景象。

李安国的意图很明确,那便是将城头上的火炮全部毁去,同时让城头上站不住人。

像这样的轰击安**水师的炮手也是第一次,五轮轰击下来,倒是把城头上的明军全部赶了下去,不过毁掉的火炮却并不多。

不过安**还有大把的时间,在更换网绳、网兜的时候,同时也在清理炮膛,给火炮降温,于是在不停歇的攻打了一天时间后,北城墙上的火炮几乎毁去了一半,高达三层、南宋孔家后裔修的八镜台也完全毁于炮火。

连续三天过去之后,北城墙上的火炮已经完全毁掉了,李安国、王自羽通过薄钰制作的千里镜瞧得清清楚楚。

第三天下午,大船开始向北城门附近驶去,不过如今是冬季,江水较浅,而且八镜台附近都是浅滩和怪石,大船驶到离陆地还有十多丈时就不能再往前开了,这时小船排上用场了,一溜排开了紧紧挨在一起的二十艘小船,小船上铺满了木板,大船上之间也用木板连着,大船的一侧垂着网兜,就这样,杨天星的吉安营士兵从一艘大船来到另一艘。

来到最靠近岸边的那艘大船后,一个个沿着网兜向下爬,通过小船上了陆地。

此时离岸边最近的那艘大船上的五百斤佛朗机炮也开始时不时地放上一两炮,有时是真放,有时是空响。

而没有承接运送士兵任务的大船继续在岸边轰击,不过这次为了不让铅弹落到墙头反弹到下面给渡江的士兵造成伤害,火炮纷纷抬高了仰角,炮弹无一例外地冲进了城里。

城池其它方向的明军自然也知晓了安**的用意,可惜如今他们已经被安**的大炮吓坏了,任凭上官如何催逼,就是不上北城墙。

情急之下,他们打开了北城门,由张升璧带着一千人冲了出来,准备将刚登陆不久的安**赶下赣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