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施州卫(1)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一百一十五章 施州卫(1)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李安国最终还是决定不接受朝廷的招安。

兴许是知晓了这位安**的大头目与以往所有的流贼颇有不同,对于王族以及高官士绅并不斩尽杀绝,反而礼送到南京,连左梦庚也送到了马进忠那里,朝廷便认为此人可以招抚,这次又派人过来了,还是一个侍郎级别的高官。

不过李安国还是委婉地拒绝了,他并没有将话说死,只是说他安**可以与朝廷一道在长江南岸防御闯营及满奴,使者听了此话以后,觉得也不错,等打败了闯贼及满奴,双方再决一死战也未尝不可。

于是,双方竟形成了难得的默契,江西与两广、浙江、福建交接的大山中出山肆扰安**辖内民户的大为减少,不过湘西却依然故我,由于湘西太大,李安国派到那里清剿的李思文部收效甚微。

九月中旬,李安国回到了长沙。

离开家已经开两个月了,小别胜新婚,李安国与喜梅二人自然少不了一番缱绻缠绵。

第四日,他在吉王府召开了针对湘西土人的专项会议,与会者有贺小石、马武、何万强、李思文、谢凤洲、燕厥中。

“大都督,这是靖州、这是辰州,这是施州卫、这是保靖州宣慰司、这是永顺宣慰司,靖州、辰州汉、土杂居,以汉人当政”

燕厥中正在汇报湘西的形势。

“靖州由原黎靖总兵刘承胤盘踞,此人骄横跋扈,如今几乎成了靖州的土皇帝,朝廷派的文武官员他也没放在眼里,他招募悍勇的山里苗人、侗人当兵,管辖境内种地的汉人,横征暴敛,鱼肉乡里,境内的人都敢怒而不敢言”

“辰州由朝廷新派了原湖广提督学政的堵胤锡任偏沅巡抚,不过他目前能管到的只有施州卫、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辰州,靖州的刘承胤已经投靠了两广总督丁魁楚,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人官声倒是不错,不过也招募土人为兵,据职部打探的消息,至八月底已经招募了近三千人,由原来的辰常总兵温如珍担任中军标将,厉兵秣马,听闻常以收服湖南全境为己任”

“大都督,这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的土司都姓彭,据说其祖上在唐代便是湘西的土司王,在大明则为宣慰使,麾下小土司众多,多为彭家近亲,现今永顺宣慰司的头目叫彭泓澍,保靖州宣慰司的头目叫彭朝柱,各有苗兵、侗兵几千”

“彭朝柱曾在常德府桃源县与大西军激战数次,双方竟难分胜负,其麾下兵力不可小觑”

“施州卫以土人为主,兼杂苗人、侗人,朝廷在此地设有军民指挥使司,当前的指挥佥事叫童天阅,乃自大明初年便世袭的童家后裔,下辖各宣抚司、安抚司、卫所多处,有兵五千,乃湘西土司中兵力最厚者”

李安国听了不禁陷入沉思,湘西的问题在历朝都是老大难,亦民亦匪,后世的解放军十万进剿才最终荡平,据说最终伤亡的人数竟不亚于与国民党军的大会战,湘西“匪情”之难可想而知,难怪历朝都以“羁縻”、“宣慰”、“宣抚”的名义管辖。

这些地方山高林深,粮食出产有限,不能供养大军,土人、苗人、侗人又桀骜难驯,就算以武力夺到朝廷手里,这投入产出也算不过来。

不过既然他李安国来到这个世上,就不能容忍这些土司继续逍遥了。

但纯粹以武力来攻占这些地方也非他所想的,他想了想问燕厥中:“这些土司治下有何情形可为我军所用?”

燕厥中道:“大都督,卑职倒也知晓一些,不过户部左侍郎史可镜史大人就是辰州人,他对湘西土司的状况可是了如指掌”

“史可镜?可惜了,他还在九江”,李安国一听便叹道。

燕厥中笑道:“大都督,史大人这几日正好在湖南巡视,查看秋粮入库以及商行运转情况,今日我还瞧见他了”

“哦?赶紧将他请过来”

不多时,史可镜过来了,一见李安国便问道:“大都督也在这里?”

李安国笑道:“史大人辛苦,不知今年湖南之地秋赋如何?”

史可镜年约四十,以前是大明的工科给事中,因得罪了人被贬回故里,张献忠打长沙时被俘,后被任命为西营的长辰常巡抚。

“大都督,今年的收成还好于去年,不过按照大都督府的规定,只按田亩数收缴田赋,这入库的粮食还是与去年一样,差不多四百万石”

“可有作奸犯科,为非作歹之事?”

“尚无,大都督,下官刚刚查完常德府、岳州府、长沙府三府之地,宝庆府、衡州府尚未开始呢”

“好,你这一路走来,可知民心如何?”

史可镜笑道:“大都督,今年收成好于去年,田赋却还是一样,自然对安**、对大都督感恩戴德,日夜焚香祷告大都督长命百岁啊,下官可是见到了,不少农户的堂屋里都挂着一幅画像,正是大都督的,如今各州县的画师可是身价骤升啊,我可是打听清楚了,大都督的一幅画像需要大米五十斤”

“啊?!”,众人一听不禁瞠目结舌。

“就算这样,小民也是趋之若鹜”

“好,行了,我等不谈这个了”,李安国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转换了话题,“史大人,你是辰州人,应该对湘西土司的状况十分熟悉,如今彼等不时肆扰安**的边境农户,我等正在商议如何进剿的事,你不妨详细给我等讲一讲”

“是,大都督。说起这土司,有明一代,做的比以往各朝各代都要好,以往的各朝各代,土司与朝廷之间形同藩国与宗主国,彼等只是按照规定定期朝贡罢了,其朝贡所获的赏赐也远远大于贡物”

“自洪武年间开始就不同了,朝廷下令各土司首领不得称王,朝贡的物品也大为增加,同时也委派了部分文武官员去协助土司治理辖内,勒令土司必须修习汉家典籍……”

史可镜正准备侃侃而谈,李安国赶紧打住了他,“史大人,你就说说这土司有何弊处可为我军所用就行了”

“这个……,说起土司之弊,倒有几处”

“一是土司辖内之田地全部为土司首领所有,耕种之人全部为佃户,平地的好田自然归土司及近亲所有,山坡上的劣田归佃户耕种,不过要缴纳不同程度的贡赋,与汉民相比,由于山地粮食出产有限,其土人之惨状还胜于汉民”

“不过山上出产丰富,土人多半是猎户,用野物掺杂粮食,勉强度日”

听到这里,李安国插道:“可知彼等种的是何作物?”

史可镜道:“平地上与汉民差不多,有稻子、麦子,坡地上只能种粟米……”

李安国一拍大腿,将众人吓了一跳,“史大人,你在湖南巡视,可发现有种植包米、番薯、洋芋的?”

史可镜道:“有,不过不多,多为山区的人在旱地种植”

李安国一听便有了计较,此时玉米、红薯、马铃薯已经在西北以及沿海一带开始种植了,湖南临近广东,也有小规模种植,当地人将玉米叫做包米,红薯叫做番薯,马铃薯叫做洋芋,不过并没有大规模推广。

“史大人,接下来对宝庆府、衡州府的巡视你就不用去了,让手下的人继续巡视就行了,你会后赶紧回九江,去找奚鼎铉奚大人,他手里有一部宋应星写的农政全书,上面有如何种植此类作物的描写,宋应星先生已经被我请到九江担任工部左侍郎一职,你回去之后告诉奚大人、宋大人,让宋大人牵头,在江西、湖南寻找擅长种植包米、番薯、洋芋的农户,收集种子”

“在瑞昌县设置一处地方专司种植这几种作物,由宋应星负责,告诉他,此物我有大用,办完此时后,你速速回到长沙,今后对土人的事宜你也参与”

史可镜道:“可宋大人是工部的人……”

李安国笑道:“我回头让人给他补一个兼户部的的差事就行了,好了,你继续往下说”

“是,大都督。读书识字一途,只有土司及其近亲才有,土民皆愚陋不堪,彭氏掌控永顺、保靖州近千年,在土民中享有偌大的声望,对土司所作所为几乎是逆来顺受”

“土民既是农户,又是猎户,常在山里打转,与汉民相比,多机警、剽悍,对汉民颇为仇视,靖州刘承胤手下的陈友龙的三千镇竿兵大多是土人,坚韧耐劳,为陈友龙建功立业出力不少”

“土民的婚姻不能自主,多由土司首可方行,更耸人听闻的是,土民新婚之夜,新娘必须先到土司房里待上三日方能放归夫家……”

众人一听不禁耸然一惊,“蛮夷!”、“丑类!”、“...”等骂个不停。

李安国却面色不改,“那土民就毫无反抗之心?”

“大都督,不是没有,主要就是为了两宗事情,第一便是贡物,粮食与猎获,第二便是这婚姻了,也有起身反抗的,不过山里的铁器都掌管在在土司手里,苗刀也只有土兵才有,寻常土民手里只有粗陋不堪的柴刀与小弓,你就是想反抗亦不可得”

“那假若我等打倒土司,将田地分给土民,按照安**的规制收缴田赋,让土民子弟上学读书,改由安**官员掌控地方,不知是否可行?”

史可镜道:“那自然好,土民非得日夜焚香祷告,将大都督你当成神仙一样供奉不可,不过永顺、施州卫、保靖州都在大山之中,土司在各处关隘都设有精兵把守,想要歼灭土司也不是易事……”

李安国笑道:“安**什么都怕,就是不怕打仗,我意已决,就在今年年底之前,必须收复湘西,将此地纳入安**正式管辖范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