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一百一十二章 瑞昌兵变(上)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一百一十二章 瑞昌兵变(上)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接纳杨廷麟等人后,李安国将杨廷麟安排到九江任九江府同知兼副监军,将

揭重熙安排到吉安任吉安府同知兼副监军,将刘季矿安排到抚州任抚州府同知兼副监军,任命张勇为吉安营副都督并兼刀盾营总管,任命尹先民为抚州营副都督并兼刀盾营总管,任命邱仰寰为南昌营副都督。

安**初定江西后,龟缩在西北角瑞昌城的左良玉就很尴尬了,四面八方都是安**,江对面的马进忠部倒很近,可惜蕲州、黄梅、宿松一带长江北岸的船只被安**水师席卷一空,左良玉就是想渡江投奔马进忠亦不可得。

不光是左良玉,左梦庚、黄澍、金声恒等人都是惶惶不安。

王允成兵败身死之后,瑞昌城就只剩下不到三万人马了,目前左梦庚带着大概一万五千人缩在瑞王府,金声恒带着剩余的人马驻扎在另外的半个城区。

知晓九江失陷后,左良玉对瑞昌城实行了宵禁,不过此时的瑞昌城已经几乎没有普通居民了,整座城池就是一个大兵营,宵不宵禁实际上无关紧要。

城里的这三万人马中,真正的精锐实际上是从以前彭泽、湖口等地驻扎的依附左镇的小股军队抽调上来的,这些小股军队多半为以前投靠官军的“义军”,职位最高者也就是一个游击将军,守备、千总、把总多如牛毛。

比如,目前紧紧守卫在瑞王府周围的便是一个叫邱福的游击将军,以前是扫地王的手下,诨号“转山沟”,在左良玉进剿河南时投靠了他,他的手下有三千人,都是积年老兵,有弓兵、刀盾兵、长枪兵,是目前瑞昌城最精锐的营头。

左良玉将邱福抽调上来后,将他提升为副将,一下升了两级,邱福自是感恩戴德,死心塌地地为左良玉效命。

邱福还是外围的,最里面的是左良玉从周围小股部队里抽调上来的八百骑兵,都按照家丁的待遇发放薪饷,由左梦庚亲自率领。

王府剩余的地方,便是以前李安国留给左良玉的那一万俘虏,由他的远房堂弟左良才统领。

与左良玉相比,金声恒那一万五千人就不够看了,一万人是他在建昌县新募的,目前人手一根长枪,连军服都没配齐,剩下的五千人倒是周边小股部队掺合在一起凑成的,老兵倒是老兵,不过多为王府抽调后剩下的,战力也很是可疑。

目前这五千人由被李安国放回来的楚国佐率领,那一万新兵则由宋奎光亲领,至于金声恒自己,他还有三百骑兵,与左梦庚一样,都比照家丁的待遇,算是金声恒一个小小的依靠。

左良玉的库藏在上次被李安国洗劫过一次后,几乎空空如也,上次袁继咸送过来的白银十万两、粮食十万石(只给了十万石,剩下的十万石尚未送出去王允成就败了)也很快发下去了。

这次左良玉倒没藏私,给金声恒三万两银子、五万石粮食,银子先不说,这些粮食足够他们吃上一年了。

不过这还不算完,明军都是有饷银的,虽然发到手里的不多,但毕竟多少也有一些不是?可惜自从安**将左良玉历年的积蓄搜刮一空后,这将近一年的时间他的三万人马除了家丁、邱福的人马以及其它个别精锐的营头足额发了薪饷,其他人别说银子了,铜钱也没见到一串。

以前的小股部队的带队将领还好,手里多少有一些积蓄,隔三差五给手下的兵卒发一些,虽不足额,不过聊胜于无,左良玉手下那一万李安国归还给他的俘虏兵、金声恒在建昌新募的一万兵却有一年的时间没有见到薪饷了。

就是粮食,也是紧着家丁、精锐营头吃,这两万人一天只有半斤粮,就这个模样,别说操练了,能维持彼等不闹事、老老实实在营里待着就不错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九江的消息也渐渐传到了瑞昌,瑞昌城的兵卒完全成了一支动弹不得的孤军。

左良玉自然也是忧心忡忡,他已经派人偷偷游过长江,去找对面的马进忠以及去南京寻找支援了,可惜至今无论是马进忠还是南京方面仍无回应。

九江城里的李安国却是好整以暇,上次他接见了南京方面派过来“招安”的人,当时也谈到左部的问题,来人还试探着询问安**能否网开一面,让左部退到江北去,当时李安国有些举棋不定,并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

令他犹豫的是,按照目前瑞昌城这几万人马的德性,就算能退到江北,届时也多半会投降满奴,平白给满奴增添实力,实非他之所愿,不过留在九江左近,终究也不妥当,他一时还没想好如何处置。

另外,他当时大大方方给左良玉一万人,自然不是白送,一些个钉子自然也埋下了,另外以前彭泽、湖口的小股部队也不是铁板一块,安**埋下的钉子也在旁敲侧击地接触、暗示、撺掇,这瑞昌城表面上看似平静,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

九江之役后便是波涛汹涌了。

按说彼等老老实实降了安**才是上策,否则在没有船只的情形下,彼等最多能支撑一年时间就不行了,届时全部饿死在城里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惜左良玉拉不下脸面,金声恒的亲兄弟又死在安**手里,自然也不可能投降,于是这三万人马便在瑞昌坐困愁城、黯然度日了。

这一日,王府这边的兵营里,把总李威正在院子里闭目养神,他这个院子正好临着大街,对面便是楚国佐统领的另外五千汇拢的小股人马。

李威手下有三百人,正是以前被李安国退回来的那一万人中的一个,他以前就是把总,退回来后官复原职,这一年来,包括李威这个营头在内的万人都是混吃混喝,每天一干一稀。

刚开始还隔三差五地操练了一下,等到安**进入江西以后,他们的心思便活泛起来,无论上面的军将如何催逼,彼等就是窝在营里不动。

像李威这样的底层军官想的很简单,操练了也打不过安**,何苦操练?何况有没有军饷,我等老老实实呆在营里就算不错了。

“哗……”,对面传来一阵喧闹声将李威吵醒了,他猛地睁开眼睛,神色不禁有些凝重,“猴子,去对面瞧一下,看发生何事?”

半晌,他手下那个叫猴子的兵丁回来了。

“把总,楚国佐手下那些贼兵在闹饷呢”

“闹饷?”,李威不禁打了个冷颤,这军营里闹饷可大可小,一个不防酿成大祸也有可能。

“是的,一石米、柺子王、河上漂等人都带了几百人将楚国佐的宅子围了,说是今日再不发饷的话,他们就不走了……”

“隆隆…”,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梯子!”

等猴子搬来一张梯子,李威爬上去一瞧,只见金声恒亲自带着三百骑过来了。不过以前的兴国州守备柺子王的几百人正堵在楚国佐宅子门前,丝毫没有让路的意思。

金声恒大骂道:“柺子王,你想造反吗?”

柺子王大大咧咧坐在门槛上,他手下的长枪兵纷纷将矛头指向金声恒的家丁。

“我说一斗粟,明人不说暗话,这造反的勾当我以前也干过,你也一样,现在我等差不了多少,就别逞你总爷的威风了,你可瞧好了,不光是我一个,一石米、河上漂、三哨、不纳粮、鬼见愁都过来了,听说侯爷给了你五万两银子,怎地没有分到我等头上?”

“什么五万两,侯爷只给了我三万两!”

“三万两,那你怎地不赶紧分给手下的兄弟,大营有一万五千人,每人也能分到二两,一斗粟,兄弟们已经半年没发饷了,早知道是这样,当初还不如继续干那造反的勾当,虽然没军饷,可自由自在快活啊,省得在军营里憋屈”

金声恒冷笑道:“柺子王,你别给老子哭穷,你有多少家当老子不知道,从指头缝儿漏一点不就有了”

柺子王“呼”地站了起来,大步走到金声恒的马前,“姓金的,你给我听好了,老子有多少家当是老子的事,老子平素也没有亏待过弟兄们,不过当兵拿饷,天经地义,凭什么要老子自掏腰包?老子也不是朝廷大员,更不是皇帝老子,凭什么呀”

金声恒正欲说话,那柺子王额头上突然中了一箭,他指着金声恒,嘴角还带着血沫,“你……”,随即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

“不是……”,金声恒话音未落,柺子王手下的亲兵一个个义愤填膺,举着长枪便刺向金声恒的家丁,有些家丁猝不及防之下也被刺落下马,不过最终还是弓马娴熟的家丁占了上风,瞬间便将柺子王手下这几百人屠戮一空。

院子里的一石米等人早已知晓外面来了金声恒,本来指望柺子王能拦住他,没想到金声恒的人竟将他们全部杀死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一石米一声大叫,“反了他娘的!”,一刀便把围在中间的楚国佐砍倒在地,接着一帮人在楚国佐府邸大肆烧杀劫掠,一帮人涌到门口,端着长枪、腰刀、弓箭与金声恒的家丁干起来,金声恒一看势头不妙,赶紧带人溜之大吉。

一石米等人将楚国佐府邸劫掠一空后,带着几千人马又浩浩荡荡杀向金声恒的府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