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一百零八章 各方动向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一百零八章 各方动向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安**基本拿下江西后,各方在八月份逐渐得知了消息。

两广方面,原长沙十三营之一的张先壁部本来在靖州依附刘承胤,上次“收

复”武冈州之战中,张先壁生病了,其部下没有跟着来,等他的病好了,安**已经在湖南站稳了脚跟。

张先壁部在十三营中算是颇有战力的,刘承胤对他既嫉妒有提防,最后张先壁便南下投靠了两广总督丁魁楚,此时在龙虎关败退的曹志建部也投靠了丁魁楚,加上从云南途径广东准备去北京“勤王”的滇军胡一清、赵印选部,以及丁魁楚招募的海盗罗明绶部,一时其麾下兵强马壮,水陆皆有。

丁魁楚这下意气风发了,曹志建、张先壁、胡一清都是一时勇将,刘承胤也长期与苗人打交道,部下也多习山地战,特别是参将陈友龙的三千镇竿兵更是异常骁勇,丁魁楚便将曹志建布置在广西平乐府,扼控湖南永州府。

让刘承胤继续驻扎靖州、黎平府,扼控宝庆府。

升胡一清为韶州府总兵,扼控郴州府。

又令刘承胤结交黎平、靖州的苗人、侗人头领,让彼等不断出动兵力肆扰宝庆府西部的城步县、武冈州一带,让当地的农户不得安宁。

令曹志建撺掇永州府南部的瑶人,不断下山肆扰永明县、江华县一带。

至于韶州的胡一清,则让他招募当地的瑶人,肆扰郴州府一带。

一时间,湖南南部靠近两广的区域风声鹤唳,老百姓根本没办法安心务农,靠近上述州县的山里的村民更是出现了整村整村被苗人、瑶人屠戮一空的惨状,山里的药材、皮货也无法运到山下。

八月份,当安**在江西大败明军,几乎收复了整个江西的消息传到肇庆后,丁魁楚心胆俱裂之下,让各部暂时收敛了行迹,生怕安**恼怒之下大举进攻两广,可惜山里的侗人、苗人、瑶人通过抢劫、杀人尝到甜头后哪里会听这些军将的约束,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发变本加厉起来。

而安**尚未收复的辰州府如今也任命了一位巡抚,那便是原湖广提督学政的堵胤锡,他倒没有撺掇山民去肆扰安**的辖区,不过大力交好辰州府、保靖州宣慰司、永顺宣慰司、施州卫宣抚司的各大土司,招募、训练山人精壮作为他的标营,虽尚未有动静,不过磨刀霍霍,也有风雨欲来之景象。

至于历史上此时的湖广总督何腾蛟,此时却不知去向,兴许是李安国这只蝴蝶扇得。

湖南对面的湖北闯营白旺部原本想利用安**在九江一带与明军作战时趁机收复属于荆州府的江南各县,不过九江的战事很快就结束了,安**水师大败明军水师的消息也传到了白旺耳朵。

这下白旺有些坐不住了,以前闯营大举南下攻略湖北一带时,长江上的明军水师多半逃到了江南一带,如今闯营的水上力量多半来自汉水的明军水师以及来不及逃走的夷陵州的水师,加上搜罗的一些渔船,数量自然也不在少数,不过与安**的船队相比就不够看了。

得知九江战役的结果后,白旺赶紧将水师部队全部收缩到夷陵州和汉川县,闯营控制的偌大的江北地带除了少数渔船,几乎没有战船出现。

不过白旺很快就有苦难言了,他接到了李自成的命令,让他继续搜罗、建造船只,并在江南建立大营。

“皇上这是要舍弃西安了?”,接到这个消息后,白旺第一个反应便是这个,可如今安**势头正旺,别说在南岸建在大营了,就是过江也很困难,安**的洞庭湖水师有大船一百五十艘,在宜都县、公安县、石首县、城陵矶一带都安置有船只驻守。

小船也昼夜在从宜都县到城陵矶一带巡逻不停,白旺就是偷偷从江北某地安排渡江,第一时间也会被安**水师发现。

“唉,这可如何是好?!”

白旺长叹一声,不过他也有向李自成称耀的东西,那便是与李自成给他的任务相比,多占了黄州府,勉强也能交差了,至于渡江的事情,还是等皇上到了之后再说吧。

南京,中秋前夕。

正是一年之中比较好的日子,依着往昔,此时南京城必定是一派花团锦簇、张灯结彩、人烟如织的烈火烹油的景象,不过现如今却有些清淡,偌大的南京城似乎沉浸在睡梦中尚未醒来。

南京皇宫武英殿里,君臣几人正相对无言。

高台上坐着的便是当今皇帝朱由崧,他长得高大肥胖,一身明黄色的龙袍紧紧裹在身上,远远看去好似一个硕大的不倒翁,眼下他双目紧闭,不停地打着呵欠,似乎对眼前的事宜漠不关心。

殿下坐着几人,左侧依次坐着马士英、阮大铖,阮大铖的下首坐着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右侧依次坐着左都御史刘宗周、南京守备勋臣赵之龙以及一个七品小官,那人约莫三十多岁,长得颇为英俊,在一众高官中倒没有紧张,不过脸上铺满了忧虑之色。

此时正值下午,朱由崧一阵困意袭来,不禁将右胳膊撑在龙椅上打起了瞌睡,不久一阵闷雷似的的鼾声便响彻整个大殿。

众人霎时便从沉思在中醒来了,都将目光投向当朝首辅马士英,马士英脸上变了几变,最后讪笑道:“陛下最近忧心国事,龙体欠安,不如回后殿歇息,我等商议完毕后再禀报”

说完瞟了一下四周,朱由崧的贴身太监赶紧跑到他跟前准备扶起他。

朱由崧顿时醒了,他迷迷瞪瞪地望向众人,最后将目光放在马士英的身上,马士英见状微笑道:“陛下不妨回后殿歇息,我等有了结果再来禀报”

朱由崧巴不得如此,便摆了摆手,“也好,有了结果后马大人尽快来禀报于朕”

望着巨大肥硕的黄色身影慢慢挪到远处,众人都有些五味杂陈。

朱由崧是马士英力保上台的,自然要维护皇帝的尊严,他恭恭敬敬弯腰等朱由崧走远了才返回座位。

如今马士英、阮大铖如日中天,以前的一些“有识之士”、“清正之士”,比如高宏图、张慎言、史可法、姜曰广、吕大器等人虽都贵为尚书或侍郎,不过在马、阮两人的排挤下走的走(史可法)、死的死(张慎言)、避的避(姜曰广、高宏图、吕大器)。

如今除了一个老道学先生刘宗周尚在位上,整个朝堂几乎是马、阮二人的一言堂了,连朱由崧见到马士英也有些畏惧。

刘宗周和那小官见了,心里暗暗叹息,赵之龙、韩赞周却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都说说吧”,马士英开口了,他的声音森峻,透露出不容抗拒的威严。

“马大人”,赵之龙说道,“我与韩大人都肩负着南京城的守备重任,这京城以外的事情嘛……”

说着他看了一下韩赞周,见韩赞周也点了点头,便继续说道:“自然由兵部拿出方略,我等遵从便是”

马士英点点头,又将目光投向刘宗周,刘宗周轻咳了一声,“马大人,如今贼军就在肘腋之间,水师又强横无比,池州、太平一带须得重将强兵镇守不可”

“那都宪大人有何提议?”

刘宗周道:“听闻那安**贼首以前曾败于黄靖南,不如……”

话音未落,一旁那小官站起来大声说道:“不可!”

阮大铖皱了皱眉头,此人是兵部下面职方司的主事,陈子龙,先前各路会攻九江、南昌便出自他的手笔。

“那卧子有何高见?”,阮大铖不满地说道。

“诸位大人”,陈子龙刚才情急之下站起来大声说话,此时也有些后悔了,不过事已至此,也由不得他了,“庐州、安庆一带左近尚有闯贼白旺部十万大军驻扎,此部甚为骁勇,连左镇的马进忠、马士秀等人也退避三舍,一旦黄靖南迁到江南,白旺部大可麾师东进,到时候没了黄靖南的遮护,江左危急啊”

“何况,守南京必守大江,如今九江没了,再没了江右的黄靖南,南京便危如累卵,扬州的史阁部也不能独撑……”

“够了!”,阮大铖出声厉喝,陈子龙听了跌坐在椅子上面色如灰。

阮大铖看着他继续说道:“先前若不是听了你的什么四面张网之计,也不可能导致九江大败,朝廷宽宏大量,不追究你失职之罪也就罢了,竟敢口出狂言,什么江左危急,如今朝廷尚有兵马七八十万,战船千艘,何来危急一说?”

陈子龙此时也豁出去了,“大人,九江之败,败在黄蜚的水师,与职部有何相干?”

阮大铖冷笑道:“哦?那你现在还有何高见?”

陈子龙道:“诸位大人,如今贼势方炽,已不可仓促就擒,今满奴兵压陕西,按照目前情形,闯贼势不能支,今后多半又逃回湖广”

阮大铖正欲呵斥,马士英却止住他,“卧子的意思?”

“首辅大人,闯贼与西贼历来不和,如果彼等南下,势必与安国贼军要决一死战,我等不如坐山观虎斗,等二贼两败俱伤之际再出动大军,一战定乾坤,岂不妙哉?”

“此其一,又听闻那安国贼军头目与献贼不和,我等何不招安于他?事情成了,有这么一支强军在左近,既能帮助我等挡住闯贼,还能挡住尾随闯贼的满奴,如此一来,大局定矣!”

马士英听了眼睛一亮,阮大铖也回到了座位上,刘宗周却沉吟不语。

半晌,马士英说道:“如今那安国贼军已经有了两省之地,几乎与闯贼、献贼三足鼎立,想招安于他恐怕不易吧,彼等现有的地盘多半不会退出来,其头目如果同意了,给他安排一个什么官职才合适?”

陈子龙道:“如今国势艰危,当不吝名爵,如果那李安国同意招安,可封侯爵,最好是公爵,仍领两省之地,新设湘赣总督一职委任与他便是了”

这时刘宗周突然睁开眼睛,“万万不可,献贼盗掘皇陵,实乃我朝不共戴天之死敌,这安国贼军出自西贼,若能洗心革面投降朝廷,朝廷既往不咎,网开一面也就是了,怎能让他坐领两省之地,还奉上公候的名爵?”

马士英说道:“那依都宪大人之见……”

刘宗周正色道:“让彼等将江西、武昌退出来,给他一个湖南之地也就罢了,再任命他为湖南总兵,封一个伯爵,挂一个平贼或平奴将军印就行了’,如果封了公爵抑或侯爵,如今封伯的江北四镇如何看待?”

“彼等就会想,做官军还不如做贼军,军心必定不稳,彼等或投贼军,或投满奴,或拥兵自重,如此一来,方是危急之时!”

阮大铖这时说道:“首辅大人,我看不如这样,先派人去与那李安国接洽,如果其有意,便往下面继续深谈,下官的意思倒与都宪大人相左,如果李安国愿意归顺朝廷,恐怕比江北四镇加起来都管用,届时遑论公候了,就算奉上亲王、郡王的名爵也在所不惜”

“如果其无意,自然要将四镇中战力最强的黄靖南部调到池太一带,让方国安去镇守庐州、安庆,黄靖南曾击败过李安国,届时或攻或守,都是两可,比方国安部到底让人安心一些,至于江北,下官建议将失去步军的高兴平部调到扬州,史阁部不是一直嚷嚷手下没兵嘛,有了高兴平的五千骑,其应该没话说了吧”

“届时,无论闯贼还是满奴,其南下要进犯京畿一带,势必要与安国贼军大战一场,以安国贼军的战力,就算彼等不能挡住彼等,也必定重创之,届时黄靖南等人再出手也不晚”

陈子龙急道:“如果满奴从扬州江淮进军又如何处之?”

阮大铖冷笑道:“借虏平寇乃是国策,如今左懋第、陈洪范二人不是去北京与满奴议和了嘛,届时与之划定大河或者淮河为界也就罢了,满奴人丁稀薄,得了我大明半壁江山,岂有不满足之理?”

马士英道:“就怕方国安抵挡不住白旺”

阮大铖道:“方国安部其实颇有战力,对付安国贼军不行,对付区区白旺部应该不在话下吧,方部去安庆后,让驻守浦口的张天福兄弟也去那里,南京城有卜从善的两万人马,加上原有的守备人马,总兵力也不下五万,稳守应无大虞”

马士英击掌笑道:“圆海此言大善,有圆海在,我大明无虞矣”

刘宗周正欲再说几句,被马士英打断了,“情势紧迫,容不得我等蹉跎时日了,我意已决,这就去禀报皇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