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美僮传奇 > 第一百零七章 九江整训

明末美僮传奇 第一百零七章 九江整训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49 来源:笔趣阁

八月初,原南京、安庆、武昌、九江四地总督府。

只见贺云龙、徐勇、杨天星、马武、李振国、凌风、花小山、李思文、尹先

民、邱仰寰、李三才、谢凤洲、周文江、奚鼎铉、周综文、顾景星、李春江等人济济一堂,等着安**大都督李安国的新一轮人事任命。

“大都督到!”

随着小凳子一声尖细的大叫,众人赶紧站起来,安**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几乎控制了湖南、江西、武昌两省一府,在天下义军中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怎能不使众人由衷地敬仰?

如今的义军,闯营江河日下,被满奴追赶得惶惶不可终日,张献忠的大西军尚未占领成都,相比之下,已经有两省一府地盘的安**却是如日中天。

而这一切,大部分功劳要归功于眼前那位刚满二十岁的俊秀大都督。

李安国四下扫了一下,众人赶紧将头低下。

“都坐下吧”

等众人落座了,李安国朗声说道:“诸位,如今我安**已基本控制江西,人心初定,我等尚有诸多事务需要一一列清”

“其一,如今很快就要秋收了,江西的两册却尚未开始厘清,这是摆在大都督府面前的头等大事,我宣布”

“将周文江调到江西,任江西布政使,负责江西境内一切政务,谢凤洲担任湖南布政使,负责湖南境内一切政务”

“其二,军务方面也做一些调整”

“成立九江营,升李振国为九江营都督,九江营满编后有大铳兵三千六百人、火铳兵五千四百人、长枪兵五千四百人、刀盾兵五千四百人、骑兵一千五百人,李振国兼任大铳兵总管,火铳兵总管由胡一鸣担任,长枪兵总管由何万强担任,刀盾兵总管由张勋担任,骑兵总管由靳统武担任”

“任命徐以显为兵部左侍郎兼九江营监军”

徐以显以前是大西军的右丞相,如今只做了兵部左侍郎兼九江营监军,众人不免有些奇怪。

不过李安国却不以为意,无论你以前做过什么,到了安**,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话又说回来,扩编后的九江营超过两万人,名义上李振国是都督,明眼人都瞧得出来,这是大都督亲领的营头,徐以显身为这个营头的监军,李安国亲厚之感是不言而喻的。

胡一鸣则是以前郝效忠手下的火铳兵千总,此次提拔到五千多人的火铳兵总管的高位,自是感恩戴德不提。

“成立抚州营,调贺云龙任抚州营都督,辖地为抚州府、绕州府、广信府,抚州营以在抚州、饶州俘虏的官军、团练的基础上扩编成九千人,火铳兵、长枪兵、刀盾兵各三成,驻地抚州,调周综文为抚州知府兼抚州营监军”

“是,大都督”

贺云龙站起来大声应道,作为李安国的嫡系,贺云龙最近一直窝在宝庆府练兵,眼看着二娃又打下江西了,自己却寸功未立,如今调到靠近南直隶的抚州府,这战功是少不了的。

“成立吉安营,调杨天星为吉安营都督,尹先民、邱仰寰为副都督,辖地为吉安府、袁州府、临江府,驻地吉安,吉安营以在吉安、赣州俘虏的官军、团练的基础上扩编成九千人,火铳兵、长枪兵、刀盾兵各三成,调顾景星为吉安知府兼吉安营监军”

李安国最终还是让杨天星做了吉安营的都督,吉安营有邱仰寰的棚民、尹先民的官军,加上刘季矿的棚民俘虏,几乎不需要怎么招募便可成军,训练个两三个月后便可南下攻击赣州了。

李安国望了尹先民、邱仰寰两人一眼,“吉安营整编、训练完成后,分成三部,袁州府、临江府各驻一千五百人,吉安府驻六千人,杨天星驻吉安、邱仰寰驻袁州、尹先民驻临江,你等有何意见?”

三人赶紧站起来应道:“敢不遵大都督之命!”

尹先民、邱仰寰两人心里有些失望,不过面上却不敢露出丝毫不满。

“成立南昌营,升凌风为南昌营都督,辖地为南昌府、瑞州府,驻地南昌,吉安营以在南昌、德安俘虏的官军、团练的基础上扩编成九千人,火铳兵、长枪兵、刀盾兵各三成,调李春江为吉安知府兼吉安营监军”、

凌风一听之下不禁大喜过望,原本以为自己会在长沙带着那三千刀盾兵蹉跎岁月,没想到二娃终究没有忘记原西营的老人。

他双眼有些湿润了,起身来到李安国面前单膝跪下道:“谢大都督,末将一定殚精竭虑,练好这九千人马!”

李安国点点头,又对李春江说道:“春江,江西一地,上好的田地多在南昌府,读书人也多汇集在南昌,望你上任之后招募人才,尽快厘清两册,以安定民心”

李春江赶紧站起来应道:“是,大都督,职部一定在秋收之前完成所托”

李安国有些欣慰,原本的麻城才子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干才,这倒是他真正希望看到的。

“在新兵招募、整训完成之前,衡州营的兵马驻扎吉安,岳州营的兵马驻扎南昌,武昌营的兵马驻扎抚州,新兵练成之后退回原驻地”

“升何万强为宝庆营都督,升原宝庆同知刘佚辅为宝庆知府兼宝庆营监军”

“升李三才为岳州营都督,升原岳州同知舒日长为岳州知府兼岳州营监军”

“升原常德府同知周圣楷为常德营知府兼常德营监军”

“升王二喜为武昌营都督,黄元凯为武昌知府兼武昌营监军不变”

这些人都是西营或者义军的老人,能力虽然不如马武等人突出,不过胜在忠心耿耿,李安国这次便将他们全部提上来了。

何万强、王二喜、李三才都是喜出望外,纷纷单膝跪下道谢不提,特别是王二喜,原本是二娃最信任的手下,可惜富池口一战后便一直蹉跎在骑兵总管的位置上,现在终于当上了一营都督,说他不激动那是不可能的。

其实李安国之前确定晋升人员名单时,心里也有些打鼓,按说能力比何万强、李三才、王二喜强的也有一些,不过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三人,在安**的驻行战操典出台后,安**的营头只要不是特别愚蠢的将领,想要失败也很难,何况这三人都是跟着他起家的老人,忠心耿耿一途就比其他人要强多了。

“升徐勇为提督衡宝两府将军,衡宝区域一旦发生战事,由徐提督统一指挥衡州营、宝庆营的兵马,平时训练还是各顾各的”

“升马武为提督常岳两府将军,常岳区域一旦发生战事,由马提督统一指挥岳州营、常德营的兵马,平时训练还是各顾各的”

众人一听心里皆是一凛,特别是西营的老人,大都督在都督之上又加了提督一职,如此一来,两名降将出身的将领就要凌驾于众人之上了,这合适吗?

徐勇、马武一听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提督一职虽然盛行于后来的满清,不过此时已经有了,比如湖南巡抚前面往往会加一个“提督湖南军务巡抚”,湖南总兵也会加一个“提督湖南军务总兵”,虽然不像满清那样摆明了是一省军务的最高长官,不过两人并不陌生,“提督”一出,至少对应一省事务。

不过李安国接下来的接下来的话便打消了众人的疑虑。

“任命贺小石为提督湖南区域将军兼总监军,驻长沙,湖南区域一旦发生战事,由贺提督统一指挥湖南全境的兵马,同时监管各营的训练”

此话一出,众人都将热切的目光投向了仅比李安国大四岁的贺小石,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可不是盖得。

贺小石本人却早知晓了,按照他的意思,跟着李安国冲在前线打仗更好,不过如今安**家大业大,湖南又是“基本盘”,轻易马虎不得,他也只好勉为其难了。

“花小山的山地营一分为三,花小山仍为山地营都督,李思文部三千人驻浮梁县,并兼任浮梁县知县,花小山部三千人驻广信府,并兼任广信府知府,吴候部三千人驻南安府,并兼任南安府知府”

李安国说的这三个地方都在山里,由山地营驻扎并负责两册厘清事宜倒也倒也合适。

“正式成立安**水营,任命王自羽为安**水师提督,兼任鄱阳湖水师都督,陈文盛为副都督,任命汤志为武昌水师都督、尚可位为副都督,任命宋江为洞庭湖水师都督,杜虎为副都督”

九江之役结束后,陈文盛当即加入了安**水师,在他的劝说之下,尚可位也降了,至于杜虎,他原本是长枪营的总管,西营的老人,让从陆师转到水师里面去,李安国对水师的期望可见一斑。

李安国将尚可位、陈文盛扶起来,对二人说道:“我之前跟文盛说过,天下能击败满奴者,非我安**莫属,我可不是随口一说,你等既能在内河作战,还有海上作战的经验,相信我,不出三年,你等在海上的技艺就会重新施展起来!”

两人中,陈文盛是心服口服,尚可位确实半信半疑,不过当下都单膝跪下道:“多谢大都督为职部着想!”

说了这些后,李安国对周文江、奚鼎铉说道:“从今日开始,大都督府衙门将转到九江,湖南仅仅作为安**辖下一省存在,谢凤洲兼的吏部、礼部你与奚鼎铉两人再各兼一部,文江兼领吏部,鼎铉兼领礼部”

两人一听,心里都是激动万分,这在大西军里几乎就是左右丞相的存在啊,虽然劳累,自己也得撑着,不过周文江嘴里却说:“大都督,我二人如今兼的差事也太多了,我等自然不怕苦累,就怕……”

李安国笑道:“不怕,进入江西以来,我等先后俘虏了张勇、王进宝、杨廷麟、袁继咸、揭重熙、刘季矿等一大批文武官员,彼等虽不愿加入我军,不过却不可随意将彼等放走”

“我决定了,成立一个湖南巡察团,有贺小石带三百骑兵,将这些文臣武将带着去湖南巡察一圈,让彼等也看看在我安**治下国泰民安之景象,此后,愿意加入我军的,我自然欢迎,不愿意的也不强求,任由彼等自去”

周文江听了心里一凛,如果这些人最终加入了安**,必定是大都督莫大的臂助,特别是袁继咸,如果他最终加入了安**,李安国的声望将提升不止一倍。

而这些人也多半会加入到大都督府衙门里来,届时谁是左右丞相还真不一定。

贺小石却笑道:“二娃,这些人半路上跑了该如何行事?”

李安国骂道:“你三百骑兵还看不住这十几个人?彼等一路不是坐船便是坐车,都在通衢大道上,就是要下到乡里,你等二十人可看一个,如何能出纰漏?”

贺小石道:“二娃,别的人倒好说,那张勇、王进宝二人可是武将,特别是王进宝,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如果被他夺了马匹,伤了无辜的人就不好了”

李安国道:“这我已经给你想好了,张勇就由你亲自盯着,至于王进宝就有靳统武盯着就行了,王进宝再是骁勇,与统武相比也是半斤八两”

说完便不再理他,最后向众人说道:“诸位,你等回去之后,一个是募兵、练兵,限今年十月底之前要训练完毕,其二便是厘清两册,必须在秋收之前完成!”

“是!”

众人肃然领命。

在众人散去之前,周文江又根据李安国之前的指示,对军将的职衔进行了宣

布。

李安国最终还是采取了后世的一些做法。

什长(辖10人)定为一等兵,副职定为二等兵;

队官(辖100人)定为少尉,副职定为一等兵;

哨官(辖300人)定为中尉,副职定为少尉;

千总(辖1000人)定为上尉,副职定为中尉;

总管(辖3000人)定为少校,副职定为上尉;

都督(辖9000人以上)定为中校,副职定为少校;

提督(辖18000人以上)定为上校,副职定为中校;

提督(辖一省人马或水师提督)定为少将,副职定为上校;

燕厥中的按察司定为总管级别,燕厥中本人为少校。

众人乍一看,觉得有些奇怪,大都督将职衔分成上、中、下、将、校、尉三级倒好理解,与大明诸如品级、××将军校尉相比无疑简单得多,不过是不是太简单了一些?按照大明的做法,手下有三千人马就够称得上二品总兵了,至少是一个副将,再加以一个“龙虎将军”的散阶。

不过如今是安**,以前的“流贼”,好听一些的便是“义军”,比不上明军自成体系,只能删繁就简了,李安国这样一弄,称得上将军的就只有贺小石、王自羽两人了。

不过都督、提督却比大明的副将、总兵好听得多,众人虽有些纳闷,不过既然是大都督拟定的,也不敢多说什么。

文官方面,李安国人沿用了大明的管制,不过却去掉了“××大夫郎”的散阶,如今最高的便是兼着各部尚书的周文江、奚鼎铉两人,都为二品,不过李安国却别出心裁,将一省布政使也提高到二品的地位,这样就多了一个谢凤洲。

其它的,知府也拔高到四品,知州拔高到五品,知县拔高到六品,传说中的“七品芝麻官”便不见踪影了,对文官来说多少是一个安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