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江海潮 > 第六十五章 信心满满

江海潮 第六十五章 信心满满

作者:辉荣珍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15 来源:笔趣阁

水波告诉学童,一芳出嫁对应声打击很大,毕竟是在磨难中建立起来的感情,难以割舍啊!学童也为此很难过,他决定找应声聊聊。

学童对应声说:“一芳无奈出嫁,应声你很痛苦,我也很同情,很理解。我在问自已,在我们大队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们党支部有没有责任?有,有很大责任!如果吴家盖房子不等上梁的良辰吉日,也不会遇上暴风雨,墙也不会倒,人也不会死。如果不是穷得付不起医药费,卖掉全部家当,也不会退婚,也就不会有逼婚。根子是穷。现在大家都在加工猫匾,工艺非常简单,据说全国有百分之八十的猫匾都来自韩桥,卖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仿制的人,所以最红火也就是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了,现在销售猫匾明显有压力。老百姓好不容易赚到了第一笔钱,如果猫匾滞销赚不到钱了,会不会还有人家像一芳家发生这样的不幸?”

学童接着说:“市场改造和产品升级是我们大队的牛鼻子。水波主任辛苦一下,带领应声和秀珍去趟海通城,打听打听有没有什呢绣品加工任务和销售渠道,为群众再找条赚钱的路。”

学童心想,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既可以探探路,又好让应声出去散散心,这小子脑子好用,说不定从他脑门里又会蹦出什么花头儿精出来。

应声顿时脸颊发烘,自己是失去了一芳,痛苦不堪。但带来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学童书记和耿叔叔说得都一样,根子是穷。自己怎能光考虑自己的感情,而忽视了五队几十户人家?“光棍司令”家四个儿子都没有找到女娘,如果他有女儿,是不是也像一芳一样被逼做换亲?队长的责任,就是要让几十户人家都富起来,最低目标就是要杜绝逼婚换亲悲剧的再次发生。要趁这次去海通的机会,好好琢磨琢磨。

应声他们仨来到海通,对于秀珍来说,海通已经久违了。虽然到乡下多年,但海通城区并未有多大变化,秀珍对这座城市太熟悉了,这里有她的喜悦,更有抹不掉的伤痛……

他们来到工艺美术研究院,这里曾是秀珍的希望,也是这里毁灭了她的希望,毁灭了她的家庭。在走投无路之际,就是从这里提着箱子独自去薛姚农场找许年良的,而年良怕耽误她一辈子却阴差阳错气走了她,这才被她公婆救到韩桥的。她抚摸着曾经学习刺绣的教室里的桌椅,她感谢这里给了她追求梦想的希望,也感谢这里让她掌握了沈绣的技艺。

“咚咚咚。”秀珍敲门,这是她和她父母曾经住过的宿舍。

“院长叔叔!”秀珍大喊。

“你是……”院长有些疑惑,“是秀珍?这么多年,你去哪儿了?”

秀珍像憋不住的小孩大哭起来。“不哭,孩子,回来就好。”院长安慰道。

应声这才知道秀珍阿姨家庭的变故和所承受的苦难。在这个社会里,遭遇不幸的不只是步应声一人啊,他对社会对自己不公平的怨恨和心底里的玩世不恭感到了脸红。他开始思考社会,思考人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这样那样的不幸?

“这次回来就别走了,我获得自由后,就着手美院恢复工作,你回来工作吧,劳动部门我去说。”院长继续说。

秀珍瞧着屋内的陈设,还是当年的老样子,一点变化都没有,就连她当年的习作还挂在墙上。

她参加沈绣培训班不久,想创作一幅作品的冲动油然而生,她一针一线的绣起了心中的水波荷花。她父亲是个行家,一看绣品,非常开心,嘴里说“虽然稚嫩但很有潜质”,就镶了镜框挂到墙上。

应声看了秀珍的习作《水波荷花》,再看看一旁的何水波伯伯,水波也两眼发光的看着绣品。冥冥之中,何水波是不是早已在秀珍的心中了?秀珍阿姨和许年良老师青梅竹马的爱情,却被那个时代无情的拆开,让秀珍偿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而遇上了何水波,其实秀珍的爱情归宿不就是在这里吗?这让应声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秀珍默默的看着《水波荷花》的绣品,她觉得人生就要像水波一样清澈灵动,像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波与荷相互携偕,相得益彰。这是她憧憬的与年良的爱情,没有想到,这个愿景却在何水波身上得以实现。

秀珍淌着泪对院长说:“谢谢叔叔,我不回来了,我不想生活在过去。”

院长十分理解秀珍的心情,也非常支持韩桥的发展。他说:

“市纺织丝绸进出口公司我熟悉,院里有好多绣品通过它们出口。你们可以根据外贸的需要,组织农民加工,技术上院里可以支持,其实有你秀珍就够了,凤凰虽然落到鸡窝里,但是它孵出来的的仍然是凤凰。”院长把大家逗乐了。

院长打了个电话,把水波他们介绍到外贸公司。

临别前,院长毕恭毕敬的把《水波荷花》那幅刺绣摘下来,用绸巾包得方方整整。他拿着它交给秀珍:“带上,它是你的起点!”

秀珍知道院长叔叔的深意,一边接过绣品一边说:“谢谢叔叔,我记住了。”同时,她当着院长叔叔的面,深情的把《水波荷花》的绣品交给了水波。院长和应声都情不自禁的拍起手来。

外贸公司提供了一份出口产品目录,并让他们一一看了样品。公司承诺:只要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公司全部收购。

“你们觉得如何?”水波问。

“我们有手绣和机绣,这些产品都能做。社员不会做我可以教,但就是女人太少。”秀珍既自信又担心的说。

“太好了,我回去就让光棍们分户,把做猫匾挣的钱拿出来盖房子。看看那些光棍还能不能找到女娘?到时侯,为他们举行集体婚礼和刺绣培训开班仪式!”应声激动的说。

在应声的心里,他要把五队变成绣品队,让几十户人家变成几十个绣品厂,让五队成为绣品市场火爆发展的酵头子。

水波一拍大腿:“就这么干!赶快回去找学童汇报。”

外贸的介入,使各种绣品、针纺织品供不应求,韩桥绣品市场的航母鸣响起了走向新时代商海的气笛,准备远航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