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江海潮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级证明

江海潮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级证明

作者:辉荣珍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15 来源:笔趣阁

大年初一,向各位读者拜年啦!衷心祝愿您和您的家人幸福安康、万事顺遂!言归正传。

堆场经理所说的运输许可证,对于生产队自用的船只来说肯定是没有的。一芳被“许可证”的事呛住了,不知道说什么好。李大爷看出了一芳的心思,他心里明白,作为社队企业的堆场,在运输的船只中,没有几条船有许可证。李大爷打圆场的说:

“经理,人家是农用船,没有许可证,你就宽限点儿。”

“好吧,看在李大爷面子上,就不坚持许可证的事了。但是,必须有小队大队公社的三级证明,这可不能少。”

“这个一定,您放心。”一芳觉得证明没有问题,便满口答应下来。

现在一芳最担心的是,公婆是否同意,小叔子们愿不愿意做运输这个营生,对使用叔叔遇难的那条水泥船有没有什么顾忌。她满怀着忐忑回到了家。

公婆做了一桌子好菜,三个小叔子翘首以盼一芳快点回家。一芳落座后,婆婆就说:

“新良长期不在家,老任家亏欠一芳了。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唻大家为你贺生。”

“谢谢父谢谢娘,谢谢大家,我都忘记生日了。”一芳不无感激的说。

“一芳嫁过来,带夜绣花,才使家里有了活钱。你文化最高,家里的大主意要靠你拿。我捉摸着你突然去海通,肯定是为我们家带来什呢好事吧。”一芳公公说。

“父,娘,还真让父说中了,我为三个小叔子找了个挣钱的活儿。”一芳把做水路运输的事说了出来。

让她始料不及的是,全家人乐不可支。特别是三个小叔子积极性很高,信心实足。因为他们以前经常乘水泥船到外乡积绿肥,掌舵、撑篙、拉纤都很熟练。再说那闲置的水泥船,外人担心闹鬼不敢用,而她的小叔子们却说,叔叔是英雄,是为了救人而死的,侄子行船他还会保佑我们唻。

公婆的支持,三个小叔子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一芳原来担心的一些问题,全部随风而远去了。

她兴冲冲的去找队长,可队长却说:“你家三个小叔子是一等一的壮劳力,出去搞运输,虽然说给队里交钱,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忙季节,生产队需要身强力壮的人干活,要应付大队公社的各种检查!再说,我不是吓你,那条船上死过两个人,经常闹鬼,你从外乡来不晓得这些事。”

队长的一席话就像盆冷水,浇得一芳冷透了心。她就去找婶婶商量,纪英说:“这是好事,我支持。队长是个只顾面子不顾里子的人,对上面的人拍马屁,哪里会关心群众的事。这件事你放心,交给我办好了。”

队长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不让三个小叔子搞运输,婶婶有什么办法说服队长呢?一芳半信半疑的陪纪英去了队长家。她百思不得其解,纪英提着那么多纸钱干什么?队长家又没有死人,这是让人很忌讳的事呀。

纪英来到队长家大门口的庄稼地里,拔掉一些庄稼,就在空地上烧起纸来,边烧边哭。队长和家人都蹦出来了,还来了不少人围观。一芳为痛哭的纪英捶背抹胸。

队长很窝火,但又不能发出来。他想,当着大门烧纸钱,真倒霉晦气,“大家都散了,散了。”他喊着,就和他女娘把纪英搀回自己的家。

“纪英,出什呢事了,你要这样对我家?”队长带有责怪的意思而轻轻的问。

“我是为了你,为了你家。我家死鬼托梦,他被小鬼缠在船上,过不了奈何桥上不了黄泉路。他英勇救人,本应该是烈士,说队长没有上报,让他不得超生。”

纪英这么一说,队长脸色发紫发青,手也开始哆嗦起来。当年队长担心,如果死者被追认为烈士,生产队就有长期负担家属和子女的责任,于是就故意没有申报。而纪英也不知道有这么会事,不然依她的性格,怎么可能放弃?

后来,队里出了些钱物把丧事体面的办了,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过了这多年,死鬼又找回来了。队长是相信有鬼的,他小时候遇见鬼的事情,在他心头一直有阴影,要不然那条水泥船也不会长期废弃。

“他……他想怎么样?”队长想起了当年沉船被打捞上来,见到的死者的惨状,心中十分恐惧,嘴唇瑟瑟发抖的说。

“叫四个侄子住在船上,这群小鬼就不敢胡来,他就找机会超生。”纪英边说边哭,“新良在外打工又回不来,只能让在家的三个侄子上船了。我和新贤自身难保,怎么供得起三个侄子的报酬呢?”

队长被吓得不轻,马上问一芳说:“你……昨天……找我出证明盖公章是什呢事?”

一芳已经完全明白纪英的意思,她是想用队长怕鬼的心理来达到目的。一芳卖关子的说:“其实也没什呢,本来想用队里的那条闲置的水泥船,让三个小叔子做运输的,唉,也不能让队长太为难啊。”

“这件事我同意了,马上给你们出证明。正好也成全了纪英的想法,两全齐美。”队长爽快的答应了,并立即从抽屉里拿出纸头和公章,出具了生产队的证明。

“这件事你还要和大队书记打打招呼,他不同意还是办不成。我家死鬼再找怎么办?”纪英说。

队长出了证明就感觉轻松了许多,似乎死鬼已经放过他了,他又有点趾高气扬起来。“大队的事我可以和书记说说,但是不一定帮得上忙。现在变成老任家的事了,你看看他们家什呢时候请大队干部吃顿饭的。”

队长说得没错,大队干部从来没有端过老任家的碗。不过,不少群众把能请大队干部到家里吃饭喝酒看成是荣耀的事,而干部们把到群众家吃饭认为是给人家面子。每年从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人们争先恐后的请干部吃饭,大队书记专门排了一张到群众家用餐的日程表,被安排上表格的人家都感到特别有面子。自豪的和亲友们说,那天大队干部都来参加,你们可要早点来。当然,除了春节,平时社员家有个什么大事小事,比如嫁娶、贺寿、上梁等等都得请大队干部赏光。

记得韩桥大队朱学童刚刚自由恢复支部书记职务,就想着老百姓没油水,自掏腰包请代销点的人喝酒,让他们到肉联厂进点便宜的下脚料猪肉卖给群众。在韩桥,哪有群众请干部的事?

可这是在平桥,入乡只能随俗。

要大队盖章,不请大队干部搓一顿,怎么好启齿?

一芳想着,请干部们吃饭老任家从来没有搞过,公婆反对怎么办?再说一桌酒菜花销也不少,还不如给书记悄悄的送点土产。

于是,她带了不少土产去找书记。书记说,这些东西谁家都有,拿回去吧。对一芳提出的在证明上盖章的事只字不提。

一芳提着被退回的土产,含着泪从书记家出来,途中遇到放学回家的新贤。她说:

“书记的儿子和我同学,听他说,经常有人送烟酒鱼肉。要不要我和书记的儿子说说。”

新贤的话启发了一芳,怎么能送土产呢?人家烟酒鱼肉肯定也不少,得送人家不常见的东西。她去了趟平桥供销社,根据书记的身材买了块布料。

她带着布料去找大队书记,书记正弯着腰在拌猪食,一芳称呼他书记,可他头也没有抬。

“书记,这块的卡的布料,给您做条裤子。”一芳轻轻的说。

书记一听有“布料”,马上直起身,“你这么客气,还买什么布料?”他接过布料看了看,还真不错。“噢,你那个运输的报告带来了吗?大队的章就在我包里呢。”

“带来了,带来了。”一芳激动的从口袋里掏出生产队已盖章的报告,书记看了看,便签上了“同意生产队意见”的字样,并加盖了公章。

一芳喜出望外,又急乎乎的去公社。听人说,只要小队大队同意了,到公社盖章很方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