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江海潮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年良老师(1)

江海潮 第一百一十三章 年良老师(1)

作者:辉荣珍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15 来源:笔趣阁

应声并未因为县纪委对他立案调查而挫伤积极性,工作的热情和劲头儿反而更猛。

空调样机就快要研制生产出来了,这让他很兴奋。产品销到何处,市场在哪里?理论上讲市场广阔,而现实中又有谁来买呢?必须组织精兵强将,敲开销售之门,这是眼下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销购材,已销定产,这是生产的基本原则。然而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样机的调试和使用,要发挥它的最大效能,为生产、销售提供有力的支撑。谁愿意来吃这个第一只螃蟹,使用这台空调样机并提供科学数据呢?

应声又把触角伸向了海通市合成纤维厂,他认为关心该厂进口空调机的单位,要么就是想研发生产,要么就是想购买使用。在这些单位中寻找用户,是最可行也是最有希望的。他之前已经吩咐姚宝卫关心这件事,还不知道有没有收获。

姚宝卫说,海通市色织厂的许厂长原来是他们保卫科科长读海通中学时的数学老师,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通过保卫科长,带人去厂里参观进口空调机组,说是也想进口中央空调。科长信得过宝卫,遇上这些事,总少不了叫他陪同客人。

宝卫记着应声的嘱托,只要有人来厂里参观空调机组,他就主动搭讪,了解人家参观的意图,并借机宣传昆仑山空调工业公司。

许厂长对宝卫介绍的昆仑山牌空调机很感兴趣,他详细了解了公司现状和空调机的研发情况。他还感叹的说,倘若能国产化就好了,保养维修方便不说,还节约很多外汇唻。

这是一条多么重要的消息,应声有点激动。当年,村里召开在海通务工人员的座谈会,得知海通交通机械厂要将老设备下放乡村合作办厂的消息,他和老赵主动上门找了董厂长,竟然建成了机械分厂。该厂对村里、对组建空调公司,起到的作用是奠基性的。

他决定,仍然要低下头,厚着脸皮,主动登门拜访,宣传昆仑山空调产品的技术性能,并与进口设备的优劣进行比较。要让用户知道昆仑山公司,了解空调机先进的技术水平,放心使用新产品。

应声和老赵、言骏慕名来到海通市色织厂,主动求见许厂长。而厂部办公室的人说,许厂长去了工艺术美术研究院,接着还要去轻工局,上午回不来,请回吧。应声说:“对不起,我们找许厂长有要紧事,就在厂里等他,见不到人不走。”

应声看了很多销售技巧方面的书,已经开始运用到实践中了,他既滔滔不绝的与人家海阔天空的聊天,又问这问那了解厂情,好像与许厂长很熟似的。最后,还“厚着”脸皮“赖着”不走,弄得人家没办法,只好安排他们进会议室等候。老赵和言骏相视而笑,很奇怪,什么时候应声变得这么能说会道了?其实,这是逼出来的,应声按照销售技巧,事先做了些准备,才像变了个人似的而能口若悬河。

“嘟嘟嘟……”

应声听到了汽车喇叭声,是许厂长回来了吗?他赶紧探头张望。只见司机停下车,迅速去打开后门,有位高高个头的男人从小轿车里慢悠悠的下了车,这就是许厂长吗?奇怪,这是多么熟悉的背影啊!他估计人家快上楼了,马上回到座位正襟危坐,东张西望岂有风度?

“许厂长回来了,有人找您,等半天了,好像和您很熟。”

“谁找我?带我去见见。”许厂长爽快的对办公室的人说。

许厂长一进会议室就愣住了,应声、老赵和言骏立马礼貌的站起来。

“许老师,我一直找您,民中老师都不知道您调到哪个单位。好想您啊!”应声真诚的说。

“应声,怎么是你?”许年良非常惊讶的说。

两人抱在一起,眼眶中都噙着泪花。是激动,还是想互诉衷肠?

年良自从在韩桥猫匾地摊与秀珍邂逅相遇后,他为失去了心上人而痛心疾首,为在薛姚农场假办夫妻气走秀珍而自责,为秀珍受到的苦难而难过。从此,他情绪极度低落,吃饭不香,睡觉不实。

年良悄悄的去海通城吊唁了秀珍的父母,又去了秀珍喜欢而被迫离开的海通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领着他看了秀珍的宿舍和学习绣品的教室,他抚摸着秀珍曾经使用过的桌椅,泪流满面。院长亦为之动容,并循循开导。

刻骨铭心的爱,不堪回首的恨,无法挽回的错,世上又有什么样的语言能够劝慰呢?年良临别前,紧紧握着院长的手,请求调到工艺美术研究院工作,陪着秀珍的希望度此一生。院长含着泪,点点头答应他的请求。

依据落实政策的精神,年良很快调回了海通城,按他本人的要求,安排他到工艺美术研究院工作。组织上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他恳求组织上为他的去向保密,只想没有任何打扰,陪伴着秀珍的希望默默工作。

研究院安排他在办公室工作,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后来当上了办公室主任。

年良除了勤奋工作,就是每天要去趟秀珍曾经上课的教室,一呆就是半个多小时。院长心里很急,年良何时才能从过去的痛苦和追忆中解脱出来,这样下去会毁掉他一生啊!院长思考再三,找到了工艺美术研究院的主管部门轻工局的领导,请求为年良调换个单位。

轻工局政治处对年良进行了考察,发现其工作表现好,工作能力强,就是情绪低落,缺乏朝气。轻工局党组为了激发他的活力,挖掘他的潜能,决定提拔他到色织厂担任副厂长。可他很倔,对提拔不感兴趣,坚决不肯调离。考虑到在那个时代他深受伤害,这不肯调离的表现,恰恰说明是深受伤害所产生的后遗症,因此没有采取组织措施,而是给他时间慢慢疗伤。

后来,局长和院长找他推心置腹的谈话,告诉他,秀珍在韩桥带领群众绣绣品、搞出口,富了一方百姓。你年良是复旦大学高材生,有能力有水平,就不想像秀珍一样做些什么吗?年良的神经受到触动,他决定振作起来,服从了组织的调动安排。

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年良在色织厂副厂长位置上不到两年就被委以厂长重任。

老赵和言骏以及色织厂办公室的人员,都看傻了,应声与年良竟然这么熟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