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江海潮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批雾见日

江海潮 第一百一十二章 批雾见日

作者:辉荣珍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15 来源:笔趣阁

在纪委谈话室里,应声对面坐的三人,都是海潮县纪委的干部,也是应声案件的承办人。

“姓名?”办案人员问。

“步应声。”应声对他们像审犯人一样的提问很感冒,这到底违了什么纪?犯了什么罪?但是,他还是忍住了心中的不快。

“职务?”办案人员又问。

这可让应声急了,“连姓名和职务都不知道,找我来干什么?”

“步总别急,对不起,这是立案调查的工作程序。算了,基本情况就别问了。”坐在对面中间的人说,他是办案组长。

“步总,你有没有什么违纪违法的问题要和组织说清楚的?”组长问。

“没有!”应声肯定的回答。

“你不要急着回答,想想好再说。”组长又说。

“我没有什么需要想的!”应声斩钉截铁的高声回答。

许久,谈话室里静得让人窒息。组长又重复着上述的问话,应声仍然重复着上述的回答。

“如果继续问这样无聊的问题,对不起,我不再回答。”应声生气的说。

这样的情状,办案人员是经常遇到的。刚接触调查对象时,其都是对组织行为有抵触情绪,对办案人员很反感,认为自己是无辜的,显得情绪异常激动。组长在认真仔细的打量应声,觉得他也不会例外。

“昆仑山空调公司的基建项目是你负责的吗?”组长提示性的问。

转了半天,是因为基建的事呀,应声这才恍然大悟。但是叫众辉来干什么呢?他与这件事不搭界啊。不多想了,确定基建承包商的过程,都是按程序进行的,又能有什么问题呢?应声回答:“是我负责的。”

“你想想,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违纪违法的问题?”组长问。

“没有!”应声答。

这样的问题,反复提问反复回答,始终没有进展。调查谈话陷入僵局。组长开始亮牌,看看应声怎么应对。

“你认识朱众辉吗?”组长问。

“他是我从小一块长大的哥们儿。”应声毫不隐瞒的说。

“董事会确定的基建承包商是哪家公司?”

“克信建筑总公司。”应声回答。

“现在在现场施工的是哪家?”组长问。

“哈哈哈,肯定是克信建筑总公司啦。”应声感到可笑,问这样低级的问题。

“那在现场施工的怎么变成朱众辉的私人公司,如何解释?”组长紧逼着问。

“不可能!”应声既诧异又肯定的回答。

“事已如此,奉劝你不要心存侥幸,有什么说什么,争取从宽处理吧!”组长规劝道。

“我没有问题,请组织调查核实,还我清白。”对组长这样肯定的说法,应声显得有些激动的说。

县委陈书记要求要速战速决迅速突破,看来步应声并不好对付,这么磨下去也不是会事呀。还是巷子里扛竹子直来直去吧,看他如何解释。

“现在有多封实名举报信,反映你在基建工程发包方面的问题。你为什么要用朱众辉的私人公司?有没有收受朱众辉的钱?”组长一下子指出问题的要害。

“这是诬陷,没有的事。”应声肯定的回答。

“施工现场是朱众辉的工人,你能改变这个事实吗?送钱的时间地点很具体,这难道是空穴来风?”组长扔出了一串炮弹。

应声像被炮弹炸懵了似的,施工现场哪来的众辉公司的工人,又什么时候送过钱?这不是空穴来风,又是什么?他很想对组长发一通火。但是,仔细一想,问题反映得那么具体,这分明是有人在背后大做文章。

应声分析得没错,大小书记打招呼的两家公司,竟然没有拿到工程,还不如朱众辉的三级资质的建筑配套公司,有火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其实,他们向纪委实名举报,既有不服气的因素,但举报内容也不是空穴来风,还是有依据的。

海潮县建筑公司没有拿到工程,总经理很不痛快。就派人偷偷的了解情况,还真有重大发现,在昆仑山公司工地施工的竟然是朱众辉的私人公司的工人。把这一事实,实名向纪委举报,既出了口恶气,又履行了公民义务,并无什么不妥啊。

再说柳桥建筑公司,当时为了拿到工程,多次向广志汇报,请求领导出面打招呼。但是听说县委陈书记为县建筑公司打了招呼,担心广志的招呼力度不够而拿不到工程,总经理就带着名烟名酒和五千块钱去找应声。可是众辉在应声家喝酒,他便躲起来等众辉走了再说。过了好长时间,众辉离开,应声拉着众辉的手,“众辉,烟酒你把它带回去,孝敬你父亲。你现在生意做红火了,这一万块钱我就拿了。”众辉提着烟酒踉踉跄跄的走了。

人家一出手就是一万块,这五千块还不如不送,再说账上怎么记还是个问题,柳桥公司的总经理郁闷极了,只好悄悄的离开应声家而听天由命。结果,没有拿到工程,这也属意料之中的事。

然而,应声又怎么知道这些背后的,并非莫须有的事呢?组长说得有鼻子有眼睛,像真的似的,应声心生疑窦,到底是怎么会事?心底无私天地宽,他变得从容淡定不急不躁,非常诚恳的对办案人员说:

“我问心无愧,确实没有违纪违法行为,既然组织上有疑问,我理解,一定配合组织调查。”

组长很聪明,觉得话已至此,只能终止调查谈话。于是,与众辉那边的办案人员汇合商量。

众辉的陈述,让组长豁然开朗。

克信建筑总公司承包了昆仑山空调工业公司土建工程后,具体的施工单位是其下属海通分公司。众辉既没有找应声,也没有找克信建总总经理鲁厚强,而是直接与克信建筑总公司海通分司签订了劳务输出合同。因此,众辉公司的员工出现在昆仑山公司基建工地上是正常的劳务输出行为,根本不是什么偷梁换柱承包了基建工程。

再说一万块的事,几年前,众辉决定辞去体制内工作而搏击商海。应声与众辉感情很深,就和父母一起凑了一万块钱借给众辉作为启动资金。在昆仑山公司基建工程发包之际,众辉很想拿下这个工程,于是带着名烟名酒去找应声帮忙,顺便还上借的这一万块。这才出现了柳桥建筑公司的总经理偷听到看到的情景:应声握着众辉的手说,“烟酒你把它带回去,孝敬你父亲。你现在生意做红火了,这一万块钱我就拿了。”

纪委迅速进行了调查核实,证明了朱众辉的陈述。此次对应声立案调查,非但没有查出什么问题,反而查出了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干部。纪委还是用那辆面包车把应声送回村里,并召开了干部会议,为应声正名,并对他不徇私情勤政为民的精神给予很高的评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