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江海潮 > 第一百零六章 放弃合作

江海潮 第一百零六章 放弃合作

作者:辉荣珍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4:15 来源:笔趣阁

老赵从二二〇厂回到白龙港村后,和应声关在屋子里半天没有出门。应石很不放心,想想与老赵见面时,他的脸色并不好看,喊他“赵老”他也只是毫无表情的应付了一下。莫非与二二〇厂合作办厂的事吹了?

已过晌午,大家都在吃饭,而应声和老赵还呆在房间里。应石从家里盛了些饭菜送到应声办公室。

“能不能与二二〇厂再谈一次,我们可以在股权比例等利益问题上给予优惠。”应石尚未进门,就听到应声在说话。

“县属全民大集体的企业性质和县政府同意引进一百名科技人员的批文,这两个条件一个都不能满足,怎么谈?起码也得满足一个,才有再找二二〇厂的理由吧。再说他们与地方合作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安置人员。”老赵为难的说。

“先找老洪商量商量,行不行?”应声商量着说。

“老洪是分管领导,项目洽谈是由刘智负责,他这个人精得很,不好说话。如果安置一百个科技人员的问题不解决,谈合作是不可能的,连老洪也不会答应。”老赵说。

“我看还是先到乡里找一下广志,如果在一百个人的问题上,能像马工一样安置在乡里,当然人员工资等一切费用由村里支付,那么新建厂子的性质是村办还是全民大集体,就无所谓了,我分析二二〇厂也不会再计较。”老赵接着说。

应声觉得有道理,关键是要把一百个人安置好,这个问题解决了,合作应该是有希望的。应声匆忙打开门,只见应石端着饭菜站在门口,他焦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摸摸咕噜叫的肚子说:“还真饿了,赵老,我二哥送饭来了,先吃饭。”

应石看着弟弟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开心的笑了。作为亲哥,他是第一次这样看弟弟吃饭。应石看了他整天为村里的工作不停忙碌的样子,真有些心疼。他觉得应声也该找个女娘了,对,这件事再叫娘和应梅跟他说说。唉,这个弟弟也太倔,应梅都给他介绍了几个女同学,他不是不愿见面就是说没有感觉,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会事。

“乡机关还不到一百人,挂靠的就要一百人,就是乡里同意,估计县里也不会同意。”广志说,“但是,如果不解决,这四百万元就要泡汤,这么一大笔投资,不要说乡里,县里也会动心的,全县什么时候有过这么大的投资项目?你们先回去吧,这件事我专门去县里汇报。”广志对应声和老赵说。

离开广志,应声又拉着老赵去海潮县城找张祥,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张祥说,这么多人挂在乡机关,意味着超编一百人,编委会不会同意的,谁会承担责任?说到哪里都成笑话儿。

“你上次说的风机厂,能不能帮帮我们的忙,把一百人挂那里,我们多出些管理费,行不行?还有,给些……”应声央求道。

“少数人打打招呼可以,老弟呀,一百人你想都别想。我可以爽快的答应你,如果你应声来找我,引进科技干部十人以下,我想办法解决挂靠问题。”张祥认真的说。

“我们引进一百人是个特例,发展乡村经济总得要引进人才,总不能都像马工调进来一样挂靠吧。我的意思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事局应该考虑一条为乡村企业引进人才的路径。”应声说。

“应声你说得对,应该考虑,这还真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因为我是搞企业干部调配的。在局里我也说过,没有人接茬儿,所以我也就懒得考虑。你提醒了我,我再呼吁呼吁这个问题。”张祥似乎有责任感的说。

“老张,我说,不光是打通乡村企业引进人才的通道,还要制订鼓励科技人员到乡村企业创业的优惠政策。这才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唻。”应声又建议。

“说得好,你是大学生,又是在基层一线,你帮出出点子,让我们也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张祥谦虚的说。

“依我看,到乡村企业的科技干部浮动一至三级工资。人事局成立一个人才开发中心,为乡村企业引进人才服务,下面把人员工资汇到开发中心发放。中心管理人员的费用在上交的管理费中列支。先接受我们这个项目中的一百人作为试验,逐步完善管理制度。行不行?这就是人事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我看领导会表扬嘉奖你们的。”应声出这个主意,既是为了人事局,更是为本村的项目。

“一条通道,三级浮动。这才是真正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把口号喊在嘴上。我来努力努力。”应声把张祥的心说得热乎起来了。

他趁热打铁道:“要不要我们基层也出出力,去找找耿县长,他是分管农村经济的领导。”

“不用老弟烦神,听说你和耿县长不一般。但是,我们局长是老资格,他没有想通,这事就办不了,除非把他撤了。只要局长同意我们的意见,我为你们的事,特事特办,与制订政策同步进行。”张祥非常爽快的说。

“好呀,人事局如果能这样的话,我们引进一百个科技人员就没有问题了。看来,事在人为。我们就指望老张了,拜托拜托!”老赵似乎看到了与二二〇厂合作的希望,既感慨又感激的说。

“赵老,你客气了。我马上就汇报,这事只要我们局长重视就好办。”张祥说。

应声在考虑,要不要去找会民叔叔汇报?他思来想去,暂时还是不找了。张祥这个人他是知道的,只要领导同意他的想法,他会尽快帮助调进一百个人的,还是等他的消息再说。

张祥还真雷厉风行,他把应声的想法加上自己的思考,形成了简短的文字材料,去找局长汇报。局长笑着对他说,老张汇报工作什么时候带笔带本子的,这次还准备了汇报提纲,看来真是大事。

张祥还没有汇报完,局长就皱起了眉头。张祥觉得不妙,但是他在局里虽然不是什么官,但也是老资格。局长虽然有些不耐烦,但还是听完了汇报。

局长说,想法很好,思路很新,基层欢迎,领导也会赞同,但是,局长故意把“但是”说得很重,所谓的人才开发中心发工资,如果基层不给钱而发不出工资,闹起事来谁负责?这不是吃饱了撑的。

本来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来解决的,但是局长不愿干,那也没门儿。

张祥怕耽误应声的事,从局长办公室出来后就给他打了电话。

应声接完张祥的电话几乎到了绝望的地步,但他还是冷静了下来。一百个科技干部调进一个村,谈何容易?就是找到县委、县政府,最后工作还是落在人事局,局长拖着顶着不办,基层还能有什么办法?看来单从安置一百人的角度来考虑合作办厂的问题,已经行不通了。那只有把新厂办成县属全民大集企业才行,既然是县管了,还要村干什么?到时候,县、村和二二〇厂合作,中间还夹一个乡政府,麻烦事肯定不会少。体制越复杂,管理难度就越大啊。

想到这里应声打退堂鼓了,人家二二〇厂提出的两个条件,不是一个村所能办到的。既然办不到,又何必去耗费精力呢?应声想,与二二〇厂合作的最大优势,是资金优势,当然也能为今后发展储备人才。而村里目前最紧要的工作是筹措资金,生产样机,为建厂做准备。没有了二二〇厂的资金投入,就停下脚步?不能!海通盖最高楼南天大饭店能农民集资,我们上新产品为什么不能?

应声主持召开了村支委扩大会,言骏应邀参加了会议。马工从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肯定了新产品的先进性和市场优势,大家对发展空调产品信心实足。会议决定,通过群众集资入股的办法解决资金问题,生产样机与建设新厂同步进行。

应声最后说:“我们今天与二二〇厂合作不成,不要气绥,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有具有特大型企业管理经验的赵老,有全国著名的空调专家马工,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把生产样机、建设厂房、开拓市场并举,只要有优质产品和市场订单,我们不要担心扩大生产规模没有资金,只要产品好有市场能挣钱,我相信到时候外资内资都会找上门儿的。”

老赵和言骏看着这位年纪轻有魄力的村书记,对空调机厂的前景充满了希望,他俩既连连点头又和同志们一道不停的拍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