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不嫁教书匠 > 第26章 岁月静好

不嫁教书匠 第26章 岁月静好

作者:姝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3:27 来源:笔趣阁

红梅醒来的时候,天已大亮,妹妹没在身边,她的被窝卷在一旁。

外间屋烧起了地炉子,炉筒子贴着棚顶从她头上越过,插进墙壁,煤烟带着强劲的抽力把炉筒子鼓得呼呼响,煤烟顺着烟囱散到空中去了。

自从她上班以来,家里的炉子就烧煤,很慷慨的烧煤,小屋才暖和。

她在被窝里懒着,放寒假以来就不必起早,这样的日子简直是生活对她的补偿!

窗户玻璃经过一夜神秘淬炼,变幻出奇花异草的霜花,彤彤红日下,霜花在变形,消融。

玻璃映着迷蒙的影子,像霞光下的一片湖水。

她从被窝里坐起来,穿上一件碎花红棉袄,这件棉袄是大姐给她做的。

她买的新棉花,新花布,对大姐反复强调:“薄薄地絮棉花,棉袄要合体,穿起来别像大傻丫头似的”。

大姐说:“棉袄都是粗线条,只有你的棉袄我是用尺子量身定做的”。

大姐量身定做的棉袄果然合体漂亮,这一假期她都穿着它。她穿的裤子比较宽松,为的是在炕上坐着方便。

她把被子叠好了摞在炕琴的一头,炕琴另一头是她的“化妆台”,她对着小镜子把头发梳成了一条大辫子,她捋着辫稍,发现头发又长了不少。

她看着自己,想起看过的朝鲜族小人书《春香转》,冲着镜子一笑:“我像不像春香”?

忙完了这些她才挪着下了炕。外间屋的炕已经收拾得溜光,父亲正站在炉子旁,拎个炉钩子,盯着炉火出神。

他扫了红梅一眼,那眼神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任何色彩,红梅扫了炉子一眼,互相就算打完招呼了。

她来到厨房,锅盖只有袅袅蒸汽飘着,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看来饭菜已经煮熟多时了。

她把房门打开一道缝,见妹妹正在院里喂鸡。

一个破旧的大搪瓷盆里是妹妹用米糠和剁碎的白菜搅拌而成的鸡食。

一群鸡围着食盆低头啄着,它们脖颈上的羽毛蓬松鲜亮,各色羽毛在风里抖动着,这些鸡被妹妹喂养得很好。

妹妹站在旁边,手里拎根拌食的木棍。

她穿件灰蓝色的半大衣,这是她在外面干活时穿的,那件大衣沾着米糠的新痕旧渍;

脚上穿双臃肿的大棉鞋,鞋面上也有点点食渣;

头上包块墨绿色头巾,在下巴颏下系着,头巾下露出一条大辫子垂在后背上,大辫子还没梳理。

不看脸,只看这身打扮她就是一个农妇模样,只有转过脸来,才恍然大悟,哦,这是个孩子。

妹妹的脸色与红梅截然不同,妹妹的脸颊像初秋的骄阳染红的秋梨,活泼健康,一双大眼睛睫毛特别长,她是家里最漂亮的女孩。

正常的话她正是高一学生,可是她却已经是持家能手了。

她又像当年的大姐一样,任劳任怨地做饭,喂猪,喂鸡。几经磨炼她比身为姐姐的红梅更成熟。

父亲打心眼里喜欢妹妹---他的老闺女,反正谁为家奉献他就觉得谁懂事。

每个人都在成长,都是自己成长自己的,当有一天意识到一个人的变化时,其实她已经走过多少心路,谁也不知道。

红梅是突然发现妹妹长大的,妹妹说的话,做的事,令她这个姐姐突然就惊讶了“咦!这小丫头不可小觑耶”!

就是从这些发现后,妹妹成了她的知己。

她开着门缝发呆,妹妹抬头看见了她,笑着说:“你要么出来要么回屋放桌子准备吃饭,开门站着热气都放出去了”。

她想了想关上了门。

早饭后的时间就是闲暇了,妹妹脱去了那件大衣,穿件自己织的棕色毛衣,像个小棕熊似的,圆润可爱。

她梳好了头发,大辫子粗长黝黑。她把她的宠物,一个“荷兰猪”抱到炕上,红梅立即挪过去和她玩。

这个小东西长得像一只老鼠,但比老鼠大,比兔子小。周身白毛闪亮,毛根处的皮肤也是白的,这样它就是通透的白。

妹妹轻声叫:“小白”。

小白的头像极了缩小版的猪头,所以叫“荷兰猪”吧!

不知谁给妹妹的,也不知妹妹从它多大养起的,红梅注意到家里有这个小东西时,它就这么大,不再长。

小白极其谨慎胆小,整日在旮旯胡同藏着,屋里安静时溜出来,四处闻嗅,稍有异常“嗖”地不见了。

妹妹把它放在炕上说:“来,小白,晒晒太阳”。

姐妹俩把头凑一起同时俯视着小白,小白来到这么明亮的地方吓傻了似的,匍匐着一动不动,两个圆溜溜的红眼珠观察着它的环境。

红梅用手指在它肥硕的屁股上按了一下,就像按到了机关,它往前蹦一下,再按又蹦。

妹妹在对面也按了它一下,它调转屁股往回蹦。

“哈哈哈”,小白的头上是姐妹开心的笑声。

玩够了小白,妹妹把它放在地上,它“嗖”地没影了。

妹妹背对着阳光坐在炕头,她又开始给红梅织那件跨世纪的毛衣。

她感觉那件毛衣还在原地踏步,她从没催过妹妹,她觉得那件毛衣这辈子就会一直这么编织下去了。

她无聊至极,打开炕琴的柜门,一阵芳香扑鼻,柜门里面塞得满满当当,她抱出她的那个大书包,她又开始捋她的私人物品。

就像晾晒她的回忆。

那几本日记翻开时飘出淡淡的霉味,日记里记录着初中时的远大理想,中专时的惆怅彷徨。

一扎扎书信捆住了千言万语。五颜六色的贺卡上祝福的话语幼稚苍白,说那些话的人早没了联系。

一沓簇新的信笺赫然在目,她做贼心虚地瞟了妹妹一眼,就把他的十六封信藏在了日记本里,还有那支英雄钢笔。

妹妹听见姐姐又翻“家私”了,手不停地编织着,突然问她:“围脖送走了?”

姐姐不回答;

妹妹:“喜欢吗?”

姐姐像没听见;

妹妹:“大小够用吗?”。

红梅轻轻地摇晃着腿不言语。

妹妹不吱声了,又陷进她的工作里。

红梅凑到妹妹身边,压低声音说:“我跟爸说我学习用钱,他没要我十二月工资,给你点呀?平时买点什么用”。

妹妹:“我在家也不花钱,你留着吧,学习回来时看见什么小玩意儿给我买一样就行,没时间千万别特意出去买”。

然后大方地说:“我攒了十块钱,你需要就拿去吧”!

她坐了回去,说:“你那十块钱不知攒多久呢。我可不敢借”。

但实际上她借过,实在穷急眼时借的,来工资时赶紧还了。

妹妹:“你什么时候去县里学习”?

红梅:“据说省教育学院的老师到各县讲课,授课点太多,老师们轮流讲,轮到我们都快过年了”。

她说这些的时候巴不得立刻能出去学习,不是她对学习多热爱,趁着学习机会可以出去玩,出去约会。

姐妹俩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时,外间屋进来了外人。

那人的声音一个顶三个,高音像暴雨突袭般响了起来。

不必细听,就判断出来人是谁了,是她们的大舅,母亲的亲弟弟。

妹妹放下针线,扭过头小声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你看大舅没事来咱家吗?

他肯定有事!年底了,咱家的贷款又要催账了,有一笔贷款就是大舅担保的,这肯定催债来了”。

又是债!又是钱!

她们听着外间屋的聊天。

父亲开始的话题,他用讨教的语气问:“粮价怎么样”?

大舅:“白扯了,卖不上价”。

他突然来了句:“你们哪知道种地人的苦,你们旱涝保收,到时候就能来几个钱,不发财也饿不死,粮价和你们有啥关系?越贱你们越乐呵呢”。

这是大舅开天辟地以这种方式夸父亲。而且大舅情绪很好,好像专门来聊天,没提贷款的事。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父亲受宠若惊的:“开始交公粮了吧”?

大舅:“正在交!苞米打下来,谁家都是挑最好的用来交公粮,不好的粮食粮库根本不收,折腾到那里还得折腾回来,不是瞎扯嘛!

谁家不是头一天就装好袋子?早晨两三点就赶车到粮库门前排队,去晚了粮库大门都看不见,一溜排出好几里。

这样也得深夜才能交上,排后头的半夜也交不上,又走不开,就得跟着车一点点往前挪,大冷天不吃不喝真遭罪”。

大舅是个能吃苦的庄稼汉,他觉得遭罪那就不是一星半点遭罪了。

大舅无奈又羡慕地说:“瞪眼看人家走后门真眼气人啊”!

父亲惊异的:“还有走后门的?咋走后门?”

大舅不屑的哼了一声,意思是教书匠这么大岁数白活,走后门都不知道!

他说:“粮库正门旁边有个门是职工通道,有人把着,不认识不让进。

可有的车就明目张胆的赶进去了。

不大一会儿就拿钱回家了,真眼气人呀。

排队等一天这都能忍,给粮食验等级时才心疼呢”!

父亲:“咋验等级”?

大舅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装满粮食的大车终于到门口了,验粮的技术员随便对着一袋苞米用那种铁签子一插,拔出来时带出粮食样品,就那么扫一眼,说一等就一等,说二等就二等,三等也得受着。

等级不一样差好多钱呢,一年不管咋辛苦就那一签子决定了”。

父亲义愤填膺地说:“这也太草率了,怪不得总说农民卖粮难。”

大舅嚷嚷完了一时没话了,父亲也没话了。

两个人都不知怎么往下进行,气氛就尬那里了。

那种突然的沉默令人奇怪纳闷。

突然大舅又开腔了,用欢快的语气说:“前几天我当娘家人送亲喝喜酒,你猜我遇到了谁?”

大舅一点过度没有就转折话题,就像他赶大马车,突然三百六十度大转弯,把人吓一跳。

他说:“陪娘家人喝酒的就有个粮库的干部,他是粮库主任。

那个主任问我是哪里的,我就说于家店的,有大梨园子那个村的。

他一下子就高兴了说:‘我儿子认识七中一个女老师,就是大梨园子那个村的’。

我一听就乐了,我说那个女老师是我外甥闺女,我们村就我外甥闺女考上了老师,她是我亲外甥闺女。

那个主任一下子就站起来了,给我敬了一杯酒。

他说:‘我家还有个老儿子,退伍好几年了,在粮库上班,是粮食检验员。

我儿子和你外甥闺女都认识,就是没说过话。

娘亲舅大,这位舅舅帮帮忙,给他们牵线搭桥,咱们当亲家,以后卖粮好说,那是咱们自己家的事儿”。

大舅终于说出了此来本意,绕了一大圈保媒来了。

父亲因为不是被催债而轻松不已,这能从他的声音上听出来。

但他有了上次在红梅面前碰钉子的经历,这次比较理智谨慎,他底气不足地说:“这得问问红梅本人”。

大舅马上说:“快问问吧,我家马上卖粮了,全屯子都要卖粮了”。

他觉得还欠火力,加了一句:“粮库主任家,可不是谁都能嫁进去的,人家看上咱们了,别端着”。

他拿出了大舅范儿。

他的目的达到了,充满期待地走了。

外间屋静下来了。

他们的谈话红梅和妹妹听得一清二楚。

妹妹冲她挤眉弄眼:“快答应吧,大舅家要卖粮啦,全村人都要卖粮啦!

你的使命多重要啊!相当于咱们村派你去和亲!

以后他们卖粮都走后门,都是一等,甚至特等”!

红梅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这番操作令她无语。

父亲终于忍不住走了过来,他站在里间屋门外,瞅着红梅的背影,她在低头整理什么,父亲眉开笑眼地问:“你大舅提的那个小伙子你见过吗?怎么样?”。

红梅后脑勺对着父亲,说:“他那么愿意攀亲家把他闺女送去得了,我不去”。

父亲果然又碰了一鼻子灰,他似乎觉得红梅说的有道理,但又觉得没完成任务,因为有贷款的压力呢,他在门口徘徊又徘徊。

最后耐着性子说:“你上次说不找老师,现在粮库主任家还不行吗?”

红梅:“不行”。

父亲瞪着她的后脑勺,脸上渐渐堆上怒容,就像心里的愤怒穿透掩盖的皮肤,终于露到表面,他狠狠的瞪了一眼这个闺女,然后第二眼,最后第三眼。

他嘴角紧闭,忽地一转身,上了他的炕,笔直地坐着,两眼瞪着窗外,院里的海棠树枝光秃秃的,像琴弦拨弄着风声呜呜的响。

父亲心里的节奏更乱,他下一步面临的就是被催债了,那时,孩子大舅再也不会是好脸色,会像数落狗一样,数落他这个年迈的姐夫。

这一切都源于不懂事的闺女,他怎么能喜欢她?

妹妹眼瞅着父亲一眼眼瞪姐姐,吓得大气不敢出,她目送着父亲离开,转身看着姐姐。

红梅把日记本啦,信扎啦,贺年卡,等等仔细地装回了大书包,把大书包塞进了炕琴柜门里,这些东西就是她的青春和爱情,至于别的,都是俗不可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