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不嫁教书匠 > 第25章 赶集出摊

不嫁教书匠 第25章 赶集出摊

作者:姝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3:27 来源:笔趣阁

闹钟铃声冷不丁地响起来,划破凌晨的宁静,外间屋的母亲激灵下醒了。

她很快清醒过来,但躺着没动。

铃声响足了,自己停下来的,母亲侧耳倾听儿子房间动静,那间屋鸦雀无声。

她决定不去叫他,不起来正好,外面那么黑,那么冷,就让他睡个好觉吧。

可就在她要迷糊时,里间屋门缝里射出一道灯光,是儿子,他起床了。

母亲坐了起来,披着棉袄,围着被子。在她的注视下,那屋门开了,她的儿子穿戴整齐的走了出来。

他的穿戴是特殊装备,身穿一件旧的军绿色大衣,脚穿一双家做大棉鞋,那是她特意给他做的,鞋底厚,鞋帮棉花厚,鞋里宽绰,他能穿厚袜子。

他的重点在头脸上,他戴着黑色的“一杆撸”,它是种特殊的帽子,套住头脸,眼睛处是两个椭圆小洞,只够露出眼睛。

嘴巴处一道缝,可以呼吸,可以说话。

这种帽子里面是人造毛的,很紧很长,下面罩住了脖子。

“一杆撸”是隆冬出摊人垂青的劳保,方便保暖。

再一个重点是手套,与普通手套的区别是,手指尖能露出来,这样用手方便。

她看着儿子像蒙面大盗似的走出来,心疼地叮嘱:“集上卖啥的都有,天亮时有那热乎豆浆喝一杯,啊”?

头套缝动了一下:“嗯”,他走到屋门口,也叮嘱母亲:“栓好门,再睡一会儿吧”。

他的脚步声在房外远去了,消失了。

母亲盯着窗外,她怎么能再睡着?

没放寒假时,儿子礼拜天出去赶集出摊,放了寒假就变成专职赶集出摊的人了。

方圆几个乡镇的集都是约定俗成的错开时间,按农历计算,有的一四七,有的二五八,有的三六九,这样赶集人只有缝“十”的日子才会歇一天。

而她的儿子放寒假以来,天天出摊。

亲眼目睹儿子如此辛苦,她心疼地劝:“我后悔说那句‘抓紧攒钱吧,娶媳妇儿光靠嘴啊’,你为娶媳妇儿真是拼了,是红梅要这要那了吗”?

他马上否认:“没有!她什么也没要!是我想攒点钱!你放心,我不累,起早怕啥?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母亲忍不住眼圈红了,她又开始自责:“都怪妈没能耐!家里没钱!换做父母双全人家,你就不必这么辛苦了,啥都是父母准备现成的,哎”!

他赶紧哄母亲:“看你说的!我都多大了?还样样让父母准备现成的?我要靠自己双手创造幸福!也要靠自己争取幸福!你放心吧,我会让你看到我的幸福的”。

母亲想起他说过的这些话,更心疼儿子了,儿子真是个好孩子啊!

章红梅有眼光的话千万别错过他啊!

他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可是他起得也太早了。

他大步流星地走到表哥家,他家灯火通明,照着院子,他快步走进去,和表哥一起把装着大瓶小罐的香油的纸箱从屋里搬出来,码在毛驴车里。

表哥熟练地把鞍鞯套在毛驴脖子上,毛驴一天的负荷开始了,他们的工作也开始了。

表哥比他捂得还严实,牵着毛驴出了院门,上了大道,他一窜坐在了前辕板上,毛驴像是得到了命令,颠着跑起来。

布莱克紧走几步往车后板上一坐,毛驴车比较低,他把两腿交叉着,这样双脚勉强离地,村里没几家亮灯,黑咕隆咚的,他们出了村,往西北而去,他们赶的集是卧龙集,这最是熟门熟路了。

表哥在前头说:“最愿意赶卧龙集,离家才8里,沙塘子18里,八宝镇30里,到八宝镇时,毛驴全身都是汗,辛苦我的老伙计喽”。

表哥亲昵地叫他的毛驴“老伙计”,舍不得重打一下,那是他风雨同舟的战友啊!

毛驴匀速小跑着,黑黢黢中追赶过几辆毛驴车,那些也是赶集人,车上隐约盖着货物,这些勤劳的“鸟儿”们从四面八方聚来,都奔着卧龙而去。

毛驴车穿过国道后进了卧龙大街,虽然离市场还有二里路,但车辆密集起来。

多数是毛驴车,也有三轮车,还有零星的面包车。

各种车不约而同地排着长队,发动机声中混着毛驴蹄声,一首杂乱的交响曲拉开了序幕。

他们的方向是前边的住户密集的街里,摊主们在那里沿街摆摊,那就成了市场。

亮灯的地方越来越近,街道两边的店铺多数都打开了门,靠着坐地户的优势,店铺老板们把货物搬出来摆在门口。

大街上人影绰绰,都是各种摊主们在找各自的老地盘安营扎寨。

卖服装的开始上架挂衣服;

卖水果的把推车一横,车上盖着里外三层,像保护婴儿般保护着水果;

卖蔬菜的也如此。

为了区分蔬菜与水果,有摊主挂“幌子”,如果一层棉被上摆个鲜艳的假苹果,那么这摊是卖水果的;

如果摆了个青绿色的辣椒,那么这摊就是卖蔬菜的,可怜那个辣椒冻的皮都白了,它是个真辣椒。

卖鱼的分两种,冻得直挺挺的鱼往地上一堆;

还有养在铁池里的活鱼,鱼在里面不停地扑腾,铁池周围很快结层冰。

大家都不乐意挨卖活鱼的邻居,顾客都不乐意上前,怕摔倒。

每个人的地盘都是天长日久摸索占据的。

如果哪次来晚了,老地盘就易主啦,而再夺回来就难上加难。

表哥和布莱克的老地盘一直没换,那是市场中间位置,是他们比别人出摊都早换来的。

他们两边的邻居也不错,一个卖烟叶的,一个卖豆腐的。

表哥将毛驴赶到街边,他俩从车上抬下两个简易木架,这是布莱克以前给表哥琢磨出来的折叠架,他自己出摊了,就又做了一个。

两个折叠架并排一支,上面的平面就打开了,铺上一块干净的花布,把香油瓶按大小号摆起来。

两个人两个摊床,各卖各的。

毛驴车在他们身后,上面还有成箱的货,就如同他们的库房。

表哥把毛驴的鞍鞯松了松,在它面前放了一捧苞米粒,毛驴低头用早餐了。

而两个人却没有要吃饭的想法。

太阳还没出来,但天色亮了不少,市场几乎满员了,就这么快,摊主们已各就各位。

就像一场隆重大会,各方准备就绪,只等大人物出场。

摊主们的大人物就是顾客,他们会在家慢条斯理地吃完早饭,当作消化食般溜达进市场,挑挑拣拣,讨价还价。

谁也不会关注,摊主们为了准时开张,如何起早,如何从远处而来。

表哥和布莱克站在他们的摊床后面,两个人此时还可以随意聊天。

表哥小声说:“你和我说要单独再摆个摊位时,你猜我心里咋想的”?

布莱克知道表哥又一轮磨叨开始了。反正也没事就陪他唠吧。

他:“你以为我脑子进水了!明目张胆地抢你生意呗”。

表哥:“你说试试看,不行你就撤,没想到我不但没少卖,你也没少卖,这叫啥啦?”

他:“这叫双赢”。

表哥:“不对!你说是经济学的啥原理”?

他:“我也说不准,大概叫‘营销心理学’。意思是,有比较,顾客选择时觉得捡到了便宜,否则觉得你随意定价,没得选,那样顾客心里不平衡”。

表哥:“对对!就是这个意思,哎呀,看来赶集出摊都得有文化”。

身后的毛驴咀嚼着苞米粒,嘎嘣响,表哥把车上一个纸箱挪出来,揭开包裹的棉垫,掏出一个毛巾包,打开毛巾包,一股微弱的热气飘出来。

表哥把“一杆撸”掀起,卷在脑门上,像戴个帽子,他捡起两个大包子,一口咬了一个,另一个递给布莱克。

布莱克也不客气,接了过来。他也把“一杆撸”卷到脑门,开始吃大包子。大包子顶得起它的“大”名,有小饭碗那么大,那么鼓,里面是表嫂精心调配的馅,没多少肉,但滋味足。

他们的嘴呼出缕缕哈气,看上去大包子热气腾腾的,其实,包子已经不热了,只是不凉而已。

他们咀嚼的频率很高,一是饿了,二是怕仅有的温度在寒冷里散光了。

在市场上他们总是这么打发早饭。

“哎,香油多少钱?这瓶!就这瓶”?

一个妇女站到了表哥面前,表哥把最后一口包子塞进嘴里,鼓着腮帮子回答兼介绍。

但那个妇女脚步只是略停了停,就离开了。

市场开始“上人”了,摊床夹着的过道开始了络绎不绝。

这意味着高峰即将到来。

两个人不再闲聊,戴好“一杆撸”,就像戴好了表演的道具,恭肃地站在摊床后,透过小洞,观察着来往行人,不时地吆喝着:“新榨的小磨香油啦!吃饺子,拌咸菜,喝酒来个炝拌菜,小磨香油啦”!

表哥把吆喝喊出了韵律节奏,也喊出了滋味,在冰天雪地里,似乎一桌子丰盛酒菜就是香油调配的。

关于吆喝,开始的时候布莱克张不开嘴,这是和上课不一样的套路啊!

杵着哑巴几天后,他豁出去了,亮开嗓门一吆喝,从那以后就“开嗓”了。

他和表哥珠联璧合,表哥声落,他声起来。

行人有的置若罔闻而过,有的侧目看过来,他们赶紧举起一瓶香油,招徕着。

太阳升到了房顶,市场变得五彩缤纷,摊床连着摊床,绵亘近千米,这头看不见那尾。

人潮熙攘!摩肩接踵!

香油在玻璃瓶里通透明亮,他对这一瓶瓶芝麻的精华珍惜喜爱!

他想对大家说:“看看,这是芝麻晒足了太阳的光辉,小小的种子酿造出滴滴香油,它们怎么能不香”?

他没有这么吆喝,如果真的这么吆喝,肯定被当做神经病!在这喧嚣的市场,他得入乡随俗,吆喝大家最明白的,最能引起需求的话。

出摊赶集是不需要诗情画意的呦!

冬天大集因为天气原因,人们不恋战,十点钟左右,人群方向就变了,出去的多,进来的少。

就在摊主低头忙乎一阵再抬头时,密不透风的人群就稀疏了。

不再有人入场,都是退出去的人流,像是大海退潮,不到半个小时,人没了。

摊主们有的在坚守,有的开始收拾东西,又开始一番热闹,这番热闹消退后,大街亮堂起来,就像割倒了作物的庄稼地,冷清,萧条。

表哥和他总是最后退场,他们不慌不忙地装好香油,又码在毛驴车里。

表哥又给毛驴佩戴好鞍鞯,牵着毛驴上了正道,他往前辕板上一坐,毛驴奔跑起来,它也知道回家是快乐的,跑的比来时快。

布莱克快跑几步,坐上了早晨的位置,他依然悬起双腿,他们在原路返回。

表哥目视前方,大声地计划着:“手头的香油先卖着,不再进货了。过几天开始上鞭炮和烟花”。

他在后头听得真切,看着表哥自信坦然的后背,他问:“能有香油快吗”?

表哥:“大过年的,谁家都会买上一点,大人不买小孩子嚷嚷呀!老百姓过年就是图个乐呵,不在意鞭炮钱,你就等好吧”!

进了表哥家院,他们往屋里搬货。健硕的表嫂声如洪钟,用爽朗的笑声迎接他们。

表嫂:“你们兄弟俩谁卖的多?哈哈!大林攒多少钱了?够买个大件了吧?哈哈”。

他不搭话,把注意力都用在了搬货上,比表哥跑得勤。

他把最后一个纸箱摆在屋地时,货就卸完了,他也不客套,往外就走。

不必约,都知道明天去哪里。

他大步流星进了家门,脱下所有装备,换上家居衣服,往他的炕上一躺,呀!好舒服啊!

母亲在炕上赶紧摆饭桌。

他一歪头看见墙上的红梅,在心里说:“嗨!小丫头!我攒够了钱就给你买自行车!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你惊喜的样子,到时候趁着你高兴,我就让你答应嫁给我!来年这个时候,你就能当我新娘啦”!

想到这里,他忽地坐起来,从军大衣兜里往外掏,一张张来不及整理的纸币摊在炕上。

这是他一天中最高兴的时刻:坐在炕上数钱,扣除给表哥的底子钱,他把纯收入的十多块钱压平整了,存在了抽屉里。

这笔钱差不多够两个车轮了。

他离自行车一步步走近,离娶她的梦想一点点变真。

他累并幸福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