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卧龙军师 > 第三百七十章 高昌犯境,大军集结

差不多一年后,李在古被李二召回长安。

李二对外宣称,念及李在古出任沙州刺史的这一年,使得沙州民风得以改善,百姓得以安宁生活,迁李在古为左骁卫大将军。

李在古回到长安不到半年,高昌与西突厥联兵攻打已属于大唐西伊州的伊吾。

高昌国王麴文泰还听信西突厥可汗的怂恿,在西域诸国通往大唐之路上设关立卡,阻断西域商人与大唐之间的商品交流,拘留诸国遣唐使。

更可恨的是,麴文泰命令士兵任意抢劫过往商户,拘禁大唐使者。

高昌的所作所为传到李二的耳中后,李二大发雷霆。

没想到小小的一个高昌居然如此大胆,如此放肆。

李二立即召集众大臣商议,要出兵讨伐高昌。

不过,朝中不少大臣进言,能不出兵就不要出兵。

先派使者前去交涉,若高昌王麴文泰不知悔改,一意孤行,再出兵讨伐也不迟。

李二是个政治老油条,接受了先派遣使者前往高昌交涉的建议。

李二考虑到要想远征高昌,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长安距高昌有数千里,而且还有沙漠,大军长途跋涉,后勤供应方面也是一个问题。

能不动武就不动武,最好是坐下来协商解决。

李二暂时不动武的决定,也得到李在古的支持。

李在古这一年在沙州的经营,对高昌已经很了解。

他之所以赞成李二不立即动武,主要还是让李二趁机做好大战之前的后勤准备。

若想顺利远征高昌,必须有充足的后勤支撑。

同时,故意给麹文泰一个错觉,让麹文泰认为大唐确实没有足够的实力敢讨伐高昌。

麹文泰接见大唐使者的交涉之后,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长安谢罪;另一方面增城深堑,预备讨伐,进行军事抵抗的准备。

他甚至公开对大唐的使臣说道:“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活耶!”

这话的意思,就是明明白白告诉李二,高昌不再臣服于大唐。

在麹文泰看来,大唐的伊州受到高昌与西突厥联军攻打,而大唐却没有采取军事行动进行反击,而是派遣使者前来交涉,说明大唐的实力不如前。

麹文泰还认为大唐与高昌远隔数千里,又有大沙漠的阻挡,加之还有强邻西突厥庇护,天高皇帝远的,大唐不可能远程奔袭高昌。

因此,麹文泰更加有恃无恐。

李二对于高昌不再臣服大唐感到愤怒,但他还是忍住。

李在古告诉他,时机还没有到,再忍一忍。

麹文泰看到大唐没有对高昌有军事行动的迹象,更加放肆。

麹文泰派遣使者前往西域各部族,挑拨西域部族和唐朝的关系,甚至公然对薛延陀部落酋长说:“可自为可汗,与大唐为敌,根本不需要继续以属国身份拜谒大唐。”

此时的薛延陀部落酋长可没有像麹文泰这样胆大妄为,深知大唐皇帝不好惹,也知道大唐军队不好惹。

薛延陀部族没有受到麹文泰的挑拨,反而遣使上书,请求为唐军向导,讨伐高昌。

李二看到时机还没有到,便再给麹文泰一个机会,下诏征麹文泰来长安面圣,希望他能够悔改。

麹文泰自然不愿来长安,借口生病没有前往。

最后的机会已经给了麴文泰,可他不珍惜,那就不要怪大唐了。

麹文泰虽然没有来长安,但如今时机已到,大唐做好了出兵的准备。

这年十二月,李二任命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永安郡开国公薛万均,左屯卫将军、通川县开国男姜行本为副总管,左骁卫大将军、代国公李在古,左骁卫将军薛孤吴仁,左武卫将军牛进达等人分别为各路行军总管,集结大军,联合突厥契苾等部族兵马,步骑数万征伐高昌。

这一次的将领,大部分是参与过征讨吐谷浑战争,以及参与过松州之战。

可以说,这些将领都是擅长长途征伐之辈。

……

高昌国都高昌城中。

麹文泰与其臣子已经收到探子回报,得知大唐派出数万兵马征讨高昌。

“父王,李唐派出十万大军,要攻打高昌,该如何应对?”麹文泰的儿子麴智盛忧心忡忡道。

“王子无需担忧,李唐号称十万大军,实际上不到五万兵马,不足为惧。何况,还有我突厥作为高昌后盾,即使唐军真有十万之众,也能将其击败!”接话的是阿史那矩。

阿史那矩是西突厥人,乙毗咄陆可汗统一西突厥后,遣吐屯阿史那矩领高昌冠军大将军,监督其国。

“阿史那大将军所言极是,我等无需惊惧。”

高昌国王麹文泰镇定自若,胸有成竹道。

“本王昔日入长安朝见,看到长安之北,城邑萧条,根本无法与隋朝相比。如今李唐出兵伐我高昌,若其派出过多兵马,粮草补给一定跟不上;若其派出三万以下兵马,我等定能将其击败。况且唐军想攻打高昌城,道路艰难险阻,等其到达高昌,自然是人疲马惫,我等只需以逸待劳,坐收其弊,唐军定会大败而归!因此,我等根部不需要担忧!”

阿史那矩以及部分大臣随即点头表示赞同。

麴智盛却沉思着。

“李唐距离我高昌数千里,还要穿过二千里戈壁沙漠。”麹文泰继续道,“沙漠之地无水草,冬风冻寒,夏风如焚。风之所吹,行人多死。唐军长途跋涉,粮草跟不上,等其兵临高昌城下,不出二十日食必尽,到时自然溃败,我大军便能趁机将其击杀!”

听到这,很多人都点头表示赞同麹文泰言之有理。

麴智盛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这个麹文泰简直是翻版的夜郎自大、井底之蛙。

他对大唐的印象,居然还停留在十年前。

东突厥、吐谷浑的教训,他是完全没有吸取。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麹文泰夜郎自大。

只因为,他的身旁都是一些猪队友,或者是一些希望他怂恿他犯错的其他国族之人。

如阿史那矩这种异国派来所谓协助麹文泰的大臣,一方面吹捧麹文泰英明、吹捧高昌国力强盛,邻国少有敌手;另一方面不停的怂恿麹文泰对大唐不敬,要与大唐作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