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卧龙军师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守玄武门,至九成宫

李在古考虑到李二知道了他随时能够召唤出数千兵马来,留在长安会令到李二不安。

因此,李在古主动奏请李二,希望李二将其下放到远离长安的地方任职。

李二明白李在古用意,知道李在古此举是向自己表明忠心。

李二没有答应李在古的奏请,反而命李在古担任玄武门宿卫官,检校屯营事务。

李在古万万没想到李二非但没有答应自己远离长安,反而将保护皇宫大内的重任交给了自己。

李在古不知道李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但有一点,他是明白的,李二还是知道他是对朝廷忠心耿耿。

李二考虑到李在古与李靖不一样。

李在古虽说是一员猛将,但他在朝中影响力没有李靖那么大。

毕竟,李靖是立国功臣,又有在前朝当官的经历,其影响力、其功劳不低于李二。

李靖的隐退,李二自然欣然接受。

但是,李在古不一样。

以李在古目前的功劳以及影响力,还不足以功高盖主。

况且,李二之前替李二所做的一切,已经足以表明他对李二绝对是忠心的。李二也早已将李在古当成心腹大臣,这一点是与李靖有很大区别。

不过,自从李二知道李在古能够随时召唤军队的特殊能力后,他对李在古要来一个重新认识。

李二考虑到,李在古主动奏请离开长安是不是试探自己。自己若答应李在古远离长安,便等于承认了自己不相信李在古了。这样的话,李在古会不会认为自己已经不信任他,从而使得他对自己离心离德?

李二将李在古任命为宫廷宿卫官,一方面可以向李在古表明自己对他还是很信任的;另一方面,可以向其他大臣表明,李在古还是他的心腹大臣。

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将李在古置于一个自己随时能够掌握其动向的位置上,总比将其置于远处要好。

李在古看到李二执意要任命自己为玄武门宿卫官,唯有接受。

……

数月后,长安酷暑难耐。

李二要去位于麟游县的九成宫避暑。

皇帝出行,自然会带着浩大的军队护卫。

但是!

李二与别的皇帝不一样。

他不希望自己的出行,过多地骚扰到百姓,也不希望带领浩大的军队护卫而耗费太多钱财,更何况,魏征等诤臣趁机进谏,不希望皇帝的出现而导致民怨财耗。

因此,李二只带领一千护卫前往九成宫。

当然,这一千护卫,都是他的精兵良将。

李在古自然的担任了李二去九成宫的护卫军队将领。

在这支护卫军队中除了大部分李二亲兵外,还有小部分是由胡人组成的将士。

九成宫是隋唐帝王避暑纳凉的胜地,坐落在的杜水之北的天台山,东障童山,西临凤凰山,南有石臼山,北依碧城山。

此地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宜人。

九成宫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竣工于隋开皇十五年,开始名叫“仁寿宫”,是文帝的离宫。

唐贞观五年修复扩建,李二将其更名为“九成宫”。

“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

九成宫是隋唐王朝重要的离宫别馆,许多军国大事均在此处理。

当年隋炀帝弑父杀兄、自立为帝的“宫廷政变”就发生在这个地方。

李在古护送李二来到九成宫后,闲来无事,带着几名下属随处闲逛。

说是闲逛,其实是观察周围环境,熟悉周围环境,以及观察周围是否有异常。

他身为此次李二的护卫队首领,自知责任重大,不容许李二有任何闪失。

李在古来到一块石碑之前,看到石碑上的字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不禁仔细观看。

原来,这是“九成宫醴泉铭碑”。

李在古听说过这块石碑的来历,是贞观六年李二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然后命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以记录李二发现泉水之事。

李在古仔细观看名碑,只见上面书写着:

九成宫醴泉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

维贞观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奢,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李在古一边看着,一边忍不住读出声来。

“好文,好文啊!”

就在此时,身后传来一把男人的声音。

说这话的人,其唐语听起来并不是很标准。

李在古转过身来,看到一名身穿胡服的男人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

李在古认得此人,他是突利可汗的弟弟阿史那结社率。

对于阿史那结社率,李在古也有耳闻。

阿史那结社率诡计多端,心术不正,为了上位总是不择手段。

当年为了上位,为了讨好李二,居然诬告自己的哥哥意图谋反。

但是,他低估了李二。

李二是何许人也,自然不会如此容易便相信了阿史那结社率的话。

李二知道他们兄弟俩的秉性,不但没有相信阿史那结社率的话,反而将他批了一顿。

因为此事,李二对心术不正的阿史那结社率更加厌恶,多年没有升迁,只让他担任五品中郎将。

这一次,阿史那结社率是跟随突利可汗的儿子贺逻鹘一起陪伴李二来九成宫避暑。

当年大唐荡平漠南,生擒大可汗颉利后,小可汗突利就带着部众和阿史那结社率等亲族归降了唐朝。

贞观五年,突利入朝,途中行至并州时突然病逝,其子贺逻鹘继任其位。

阿史那结社率走到李在古面前,躬身作揖,笑容可掬道:“末将参见右骁卫大将军!”

“嗯。”李二淡淡的应了声。

他对这个阿史那结社率这种小人也没有什么好感。

“右骁卫大将军还认得末将否?”阿史那结社率微微挺直身体,堆着笑容道。

“你是?”李在古故作不认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