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卧龙军师 > 第三百四十五章 流放边地,闭门谢客

“燕……燕云十八骑?”

李二虽有心理准备,但还是露出吃惊的神色。

早已毁灭的燕云十八骑居然活生生的出现在眼前,即使李二见惯大场面、见惯各种怪事,经历过常人都没有经历过的事,也不由得感到惊讶。

李二倏地站起来,抬起脚想走上前,但想想,还是不敢上前。

不管怎么说,眼前这燕云十八骑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没有灵魂的阴兵。

让李二看了片刻之后,李在古召回燕云十八骑。

李二看见燕云十八骑突地凭空消失得无影无踪,又大吃一惊。

由于大汉虎贲军人数过多,都骑着马,此地容不下,李在古向李二解释后,没有召唤出来。

李二搞清楚李在古和李靖没有谋反,而是遭人陷害之后,答应李在古,会给李在古和李靖一个说法。

……

数天后,李二查清楚高甑生和唐奉义诬告李在古和李靖的原因。

李二于太极殿上召见百官,就高甑生和唐奉义诬告李在古和李靖谋反之事做批示。

李二再三考虑之后,认为高甑生和唐奉义因为私怨,且有错在先,而诬告忠良谋反,此事不能姑息,若轻饶他们,以后便会有很多分仿效。

按唐律,诬告者反坐其罪。

“谋逆”被列为“十恶”的第二位,是不赦的死罪。

故按反坐法,高甑生应判死刑。

李二决定命房玄龄拟旨,处死高甑生和唐奉义。

要处死高甑生和唐奉义的旨意一出,朝中有不少大臣震惊。

特别是昔日同在秦王府共事的多位大臣替高甑生向李二求情,请求李二饶高甑生一命。

“陛下,高甑生诬告朝中大臣,按律当属严惩,但不至于判其死罪。”首先替高甑生求情的人是程知节,“高甑生曾为秦府旧将,多年跟随陛下征战,曾立下不少战功,而其在利州刺史任中,颇有政绩。”

“陛下,臣附议!”尉迟敬德随即附和道。

“陛下,臣附议!”侯君集也附和道。

“陛下,臣等也认为高甑生罪不至死,望陛下看在高甑生以往替大唐立下无数功劳的份上网开一面!”

不少秦王府旧部出声替高甑生求情。

自从李二取得皇位之后,这些亲王府旧部平时都是面和心不合,相互看对方不顺眼,都认为自己的功劳比对方大。

今日他们之所以如此异口同声的替高甑生求情,目的并不是为了救高甑生,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着想。

他们都担心若李二因为此事而诛杀了高甑生和唐奉义,那就等于开了诛杀秦王府旧部的先河。若开了诛杀秦王府旧部的先河,万一他们这些人中,有人不小心犯了法,便有可能也会被处死。

李二没想到会有那么多大臣替高甑生求情,不由得皱起眉头。

“陛下,按反坐法高甑生确实当诛,但高甑生是有功之臣,朝廷应当网开一面,以令昔日有功之臣不用心寒。”房玄龄也出声替高甑生求情。

李二犹豫了一下,不紧不慢道:“好,看在诸卿替高甑生求情的份上,朕免高甑生一死!”

顿了顿,他继续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高甑生曾因违李靖节度而获罪,他为求解脱,便诬告李靖、李在古谋逆。按大唐律法,诬告者反坐其罪。高甑生本应判死罪,朕念及其有功于大唐,故免其一死,流放边地,永远不许回长安!

唐奉义串通高甑生诬告李靖、李在古谋逆,朕念及其有功于大唐,同样免其一死,流放边地!”

“陛下,臣替高甑生求情,恳求陛下对其轻判。”程知节又出声替高甑生求情。

高甑生虽免于一死,但他被判流放边地,永远不许回长安,对于他这种热衷权力的人来说,简直与死也差不多了。

李二瞪了一眼程知节,没好气道:“大唐创立以来,曾跟随起兵的人及以后征战有功的人很多,如今若因其有功便随意轻判,往后便会使有功之人心存侥幸,以为只要有功,朝廷便对其网开一面,于是都来犯法,如此天下何以治理?朕免其一死,已是最大宽恕。若不严惩,便会有其他效之!”

程知节等秦王府旧臣听到李二这样说,又看到他意已决,都不再说什么。

他们也明白,李二要拿高甑生给他们做一个警醒,别以为是秦王府旧臣就能随意妄为。

李二扫了众臣一眼,威严道:“既已查明李靖与李在古被人诬告,朕宣布其二人无罪。”

李靖和李在古当即躬身作揖谢恩。

“此事就如此了结,其他人不许妄议!”李二以命令的语气道。

众臣唯有躬身应诺。

经过这件事后,李靖开始闭门谢客,不再理会朝廷政事。

有空的时候,就喝喝茶,养养花,写写书。

他根据自己一生的实践经验,开始著作《李卫公兵法》、《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对后世影响甚大!

李靖明白,李二之所以一开始没有阻止高甑生和唐奉义诬告自己和李在古谋反,而是令事件发酵之后,才要查明真相。

很明显,李二是要借助这件事提醒李靖,他已经功高盖主了,是时候隐退。

李靖是何等聪明的人物,自然明白李二的意思。

因此,李靖主动放弃朝廷给他的职位,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

确实,论战功,李靖已经高过李二了。

李二看似无情,实际上也是为了李靖着想。

毕竟,功高盖主之后,若不主动收敛或隐退,势必会引起君臣猜忌,如此下去必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李二是个政治老手,而李靖不仅精通战场兵法,更深谙人生处世的兵法!

李靖知道功高震主的人是什么下场,在功成名就的时候选择隐退才能更好的保全自己。

正因为李靖主动隐退,使得他在以前所立下的功劳丝毫没有受损,下半生也固荣无忧。

李在古知道李靖主动退隐之后,也向李二提出远离朝堂,深居简出。

李靖想到的事,李在古自然也想到了。

伴君如伴虎!

何况自己短短几年时间,便升到了从二品,容易引起朝中大臣眼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