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狼王黑点 > 二二 桃源精神(下)

狼王黑点 二二 桃源精神(下)

作者:胡涂2018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7:05 来源:笔趣阁

到了唐代,由于桃花源受过战乱的冲击,地震的毁坏,当初的建筑早已坍塌。加上人口增加,人们为了保证粮食供给,于是将以前的井田,改成了面积利用最大化的千丘田。

作为孟光的后人,孟浩然来桃花源小住了一段日子,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过故人庄》,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依然还是一片田园风光。有了陶渊明的前车之鉴,他在诗中,作了一些处理: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与桃花源有渊源的另一位诗人王维,在辋川别墅住烦了,在朋友的带领下,也到过桃花源。在他的《桃源行》一诗中,结尾两句幽远飘缈,诗中有画,诗中有禅,山水禅境呼出欲出: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风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花源的光景,已大不如前,两位重量级田园诗人留下的诗作,还是为桃花源增色不少。

中国的诗歌,从桃花源的诗家开始,从发轫者屈原和宋玉起锚,诗歌如桃花,朝代如洪流,一路汪洋恣肆而下,让后人在楚辞、汉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等景点留连忘返,享受着一道又一道精神上的饕餮大餐。

元朝末期开始,诗歌开始沦落了,桃花源也受到了波及,接连遭受了两次火灾,建筑全部毁于一旦,桃花源中人,只得搬到沅江边居住。

桃花源的建筑,已然毁灭了,而传承下来的人文遗产,构建起来的心灵图腾,还是成为了中国人最向往的地方。

为了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永远地传承下去,为炎黄子孙找到灵魂的皈依,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前赴后继,笔耕不辍,为人们提供着精神上的愉悦享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