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狼王黑点 > 二一 桃源精神(上)

狼王黑点 二一 桃源精神(上)

作者:胡涂2018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7:05 来源:笔趣阁

历史的长河,奔流而下,来到了东晋的码头。

陶然的后人陶渊明,在桃花源外居住,自小旷放自逸,不汲汲于功名,通过族人的私下介绍,对桃花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悄悄写了一首关于桃花源的诗,他担心桃花源的秘密被泄,一直都没有写序。

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由于失去了宝贵的自由,心里非常难受,但他嗜酒如命,怕离开官场后,又没有酒喝,一取一舍之间,很是进退两难。

于是,陶渊明整天郁郁寡欢,身在官场,心却在桃花源。

一天,陶渊明在官衙里,实在百无聊赖,于是拿出那首桃花源的诗,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才情在酒的激发下,一发不可收拾,他索性根据族人的描述,又作了一些处理,很快写出了诗序,与诗一起整理成《桃花源诗并序》,序的文字简练,意境优美,竟然超过了诗的本身: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乃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拿着诗稿,爱不释手,完全陶醉在诗序的意境中,不由酩酊大醉,倒在公牍上睡着了。县丞发现后,也被序中的桃花源所震动,便偷偷地抄录了一份。

县丞本是溜须拍马之人,见陶渊明整天不理公务,只知诗酒自娱,早有取而代之的意思。为了拍马屁,县丞将抄录的《桃花源诗并序》,呈给了太守。

太守很欣赏陶渊明,看了诗和序,也被诗中的桃花源吸引了,立即拿着诗,让陶渊明带他去游玩一次,陶渊明才知闯了大祸。

陶渊明不想公开桃花源的秘密,只得一味地敷衍塞责,推口说诗中的桃花源,纯属自己杜撰出来的,世上压根就没有这样的地方。

太守对陶渊明的固执,非常生气,开始百般的刁难他,经常在公事上找岔子,使陶渊明不胜其烦,陶渊明无奈之下,只得挂印而去。

陶渊明卸任后,太守将诗和序公之于众,世人哗然,好事者纷纷按图索骥,开始寻找诗中讲到的桃花源。桃源中人大为紧张,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走出悬崖半步,陶渊明也因泄露了秘密,终生也被拒绝踏入桃花源半步。

作为中国田园诗的创始者,陶渊明彻底和桃花源失之交臂,真的令人惋惜。但他描写的桃花源社会,没有世俗纷争,没有高低贵贱,永远扎根在文人士子心中。

陶渊明绝望了,只得继续在诗酒田园中寻找寄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想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文辞简约,自然天成,没有任何雕饰,读之却如饮醇醪,余韵悠长,一品便醉。

无论如何,诗家有这样的传承人,有这样熠熠发光的作品,无论他身在桃花源内,还是桃花源外,对中国诗歌来说,是幸运的,对于读者来说,也是幸运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