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我能召唤千古英雄 > 第173章 齐桓公与楚庄王【加更第一更】

这些人里面,有着一位中级战神,两名初级战神,还有一位巅峰神将,三位神将后期,一位神将中期,以及十八位先天境界的高手!

这次制衡会简单吗?

不过,既然这次能召唤出神枪将军姜松,以及附带出来的罗成和罗艺等人,区区一次制衡而已,王羽觉得太值了。

不过毛毛雨罢了!

只不过,随着这次系统制衡出来后,王羽就不会这么说了!

【叮咚,制衡第一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小白,统帅92,武力88,智力94,政治99,魅力96。

植入身份:姜白,字子桓,小名为姜小白,姜松的舅父,姜桂芝的亲弟弟,得知事情经过后,现随姜松母子二人,一同赶往并州的雁门关!

携带人物11人,分别是:公孙无知、姜纠、长卫姬、少卫姬、姜无诡,齐僖公姜禄甫,齐襄公姜诸儿,易牙、竖刁、卫开方、常之巫!】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早年因齐国政治混乱,于是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

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齐桓公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而且,齐桓公继位滞后,听了鲍叔牙的劝谏,要重用管仲,于是便对外假称,要亲手杀了管仲以报仇雪恨,并要求鲁国押送管仲回到齐国。

结果,管仲一到齐国,齐桓公立刻就任命管仲为国相,让他主持政务,辅佐自己。

齐桓公的这份胸怀,在自古几百位帝王里绝对称得上凤毛麟角。

毕竟管仲可是差点杀了他,让他丢失王位,可以说,能够任命自己的仇人为相国,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何况还是一国之君。

正因为这份胸怀,才有了“春秋霸主”的气概。

而且,齐桓公还做到了从谏如流,锐意进取。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国之后,管仲首先提出了改革的方略,齐桓公非常认可,于是开始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制度,很快就使齐国强盛了起来。

后来,齐桓公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灭掉谭、遂、鄣等小国,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只不过,齐桓公这一代霸主也免不了晚年昏庸!

在管仲去世后,齐桓公任用易牙、竖刁、开方、常之巫等人,将朝政交给他们管理,而齐桓公只在后宫宴饮嬉游,沉湎女色,生活又如过去一般快乐无比。

此时,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由于大权在握,已成为齐国三贵,他们为了能继续把持朝政,在齐桓公所住的宫殿外筑起高墙,并严厉禁止所有人去探望齐桓公。

随后易牙三人为了夺权,发兵攻打太子昭,太子昭被逼流亡国外后,公子无亏则被他们立为傀儡国君。

齐桓公的其他公子,为争夺国君之位,又开始大打出手,互相攻伐,谁也没空关心被关在高墙之内的齐桓公。

可怜齐桓公,这位春秋五霸之首,最后竟被活活饿死,更可悲的是他死后67天,尸虫顺着窗户爬到墙外,才被人发现收殓下葬。

齐桓公因谄信小人,最终落得一个被活活饿死的悲惨下场,而强盛的齐国也因为这一场内乱,大伤元气,自此开始走下坡路。

真是可悲可叹啊!

【叮咚,制衡第二人,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熊侣,统帅95,武力88,智力93,政治97,魅力98。

植入身份:袁家嫡子,袁术袁公路,因一直被庶兄袁绍压制,便一直效仿战国楚庄王,隐藏自己的实力,然后等待时机。

可携带人物5人,分别是:伍举,苏从,伍参,唐狡,巫臣!】

“第一个制衡人物,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这第二个制衡人物,就是问鼎中原的楚庄王,这第三个不会是越王勾践吧?”王羽忍不住吐槽起来!

说到著名的春秋五霸,其实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

但公认的有两份名单,第一份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第二份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但不管选哪一个,其中有三位都是没有任何争议的,这就是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

也就是说,这三人绝对是春秋争霸中第一阶梯的人物。

而说起楚庄王,就不得不提起楚国,楚国早在楚成王时代就已经崛起,而且一度距离称霸仅有一步之遥!

如果不是楚成王执政时,无法平衡国内的一众豪族,估计也就没有晋文公什么事了。

不过败了就是败了,后悔也没有什么用,楚成王只好把争霸大业教给了自己的子孙,其中最被看好的就是他的孙子熊侣。

相比齐桓公、晋文公二人,继位时的一波三折,熊侣继位可谓名正言顺,这个过程中也没什么故事可讲!

楚穆王去世后,满打满算20岁的熊侣继位,是为楚庄王。

不过楚庄王继位后的局势,也比上面这两人好不到哪里,当时楚国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

在这复杂的形势下,楚庄王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辨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一个戏剧化的契机下,楚庄王终于开始动手了!

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后又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随后,楚国又描向了摇摆不定的郑果,最终,楚国在北林打败晋**队后,郑国开始听命于楚国。

随后,为了争当春秋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

最终,楚国在楚庄王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战中大获全胜,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们的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