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城中村六个平方 > 第三十二章 出事

城中村六个平方 第三十二章 出事

作者:桃花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4:51 来源:笔趣阁

一路上,老梅就跟王丹平讲述。当年省城到三江市的邮件运输是由三江市组开,省局专门在三江设立了邮车站,归省局直属,不归三江市邮政局管理。

那是老梅等一众老司机最辉煌的日子。那时节,邮车站光邮车司机都有六十余人,站领导享受副处级待遇,手底下员工的工资级别也比一般部室要高。

邮车站不仅负责省局到三江市的邮件运输,还要负责周边四个省邮件的转运工作。

老梅那时跑甘陕线,要翻越秦岭,走318盘山路。光翻山就得一晚上。老梅从三江市出发,一个班三天时间,其中两天要在邮车上过夜。

那时连接南北,陆运通道就只有翻越秦岭盘山路这一条,沿途大车很多,应运而生的就是路两边的各种店面。有吃饭的,修车的,住宿的,开商店的,加水的,加油的,倒运货物的,走私贩卖的……

让老梅最欢喜的,就是小吃店和路边旅店。小吃店实物便宜实惠味道好。路边旅店就是专门给过路司机准备的,放松用。

“要不说十个司机九个坏。说的就是跑长途卡车的。”老梅有些得意,他告诉王丹平,那时邮车站的司机没有一个愿意在家呆着,都争着跑车,尤其是跑像老梅跑的这种远的线路。

“那时翻越一趟秦岭可不容易,班车费用可贵了,且每天只有一趟,人满为患,多数还坐不上车。那路边上,就经常是那些搭车的人了,平日随便拉上三五个往车后一扔,过去就是一两百块。”老梅指了指后排,有个专门供司机休息的地方,一长排椅子,可以躺也可以坐。

“最夸张是一次春节前,从甘肃西安返回的路上,我整整捡了七十九人,满满一车厢啊,都在后面大箱里挤着。”这次说的不是司机台,说的是包裹仓。“那一趟收获这个数。”老梅伸出了一个巴掌。

“平日要是瞅着有年轻漂亮的单身女人搭车,那就算捡着宝了。别人一概不拉,就仅着她上。这过路司机走南闯北,都练就了一张嘴皮子,往往女娃一上车,就跟她东拉西扯,讲全国各地的轶事,逗得女娃五迷三道的。这一路上,就又会发生各种故事了。”老梅滔滔不绝。

“就这,还有动真感情的。我说的当然不是司机了,是有一女的,被司机哄着说要跟她一起过日子呢,女人信以为真,回去就跟老公离婚了,可她再去找那司机,哪还有人影儿。那女的就天天在路口堵,她知道邮车每周都得从她门上过。后来司机知道问题严重性后,跟局里申请调换了线路。那女的拦下车发现里面不是他男人,就赖着不走,非让现在的司机带他去找他。”

“后来呢?”王丹平插话到。

“后来司机没办法,只得带着她一路走,路上也不停车,就这么一路颠到甘肃,再一路颠回来,还没等见着那男的呢,女人自个儿受不了了,她晕车晕得都快吐死了。返到家的时候是被人抬下去了。此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要不然啊,那司机还真脱不了干系。”老梅说。

据老梅讲,司机喜欢跑远线,不仅仅是可以沿路捡人。还可以借机拉私活。沿路走私的、批发的商贩,明码标价立着牌子在路边等大车联系呢。只要能把货物送出秦岭,那头就有对接的人等着,你只负责把车开到地点,就有人当面把现金交给司机。那时邮件量不大,车厢多半都空着。邮车车厢是四周封闭的,且都在各检查站备了号的,往来一路绿灯,从不查车,安全又隐蔽。这一来一回拉的私活,就够一般在机关上班人的一个月工资了。

后来,有的司机胆子越来越大,有晚上用邮车拉烤火煤的,不仅把车厢弄的脏兮兮,还把邮件污染了,车厢也被弄的坑坑洼洼,更有超重超载的,出过交通事故。那时疏于管理,到最后完全失控。

省局也知道了事态的严重性,就召开会议决定把三江市邮车站撤了,在省城重新组开邮车站。原来三江市邮车站的司机一部分撤回省城,一部分分流到各地市邮区中心局。老梅就留在了三江。

王丹平听着这些,像听故事一样。老梅不说他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简单跑个邮车,还能折腾出这么多事情来。

“现在管理精细化了,司机只有累死的份,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老梅悻悻地说。

“其实严管理也不是坏事,听你这么一说,如果真一直这样下去,我看人人都要出大事。”王丹平说。

“是啊,你说的没错,那个时候都疯了。司机的眼里都没人了,天老大他老二。好多司机最后生活作风都出了问题,就我们那批,几乎就没有跟原配能走到最后的。都是自己作死,最后一无所有。”老梅说。

“所以,现在在老贾这,虽然辛苦点,但是心里踏实。他这个人吧,性子直,但是舍得为职工争取利益。你看我们那的休息室还有其他的配置,都是他吵出来,闹出来的。比一比分拣班,咱这还算好了。所以大家都服他。”

……

不觉中又跑完了三个乡镇,已经是下午时点了。老梅不再说话,他得加快车速,赶时限了。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在经过第六个交接点时,去程在乡镇路上还没事,交接完邮件往回折返的时候,前方施工放炮,碎石把路挡着了,车辆只能绕道。

老梅心里就犯嘀咕。

“最怕遇到这种情况。便道都是村里公路,路窄且路况复杂,咱们邮车又宽又高,难免出事。”话音没落,邮车顶部就挂到了头顶横跨的线缆上了。老梅不是没看到横跨的线缆,他还专门停车下去看了一眼,觉得高度应该能过去,就继续往前。不想还是让车厢顶部的空调机给挂上了。线缆的杆子不结实,一下挂歪了,杆子倒下来,把旁边一住宅楼二楼的阳台给砸了下来,连带玻璃及一楼的家具都损坏了,索幸的是没伤人。

这下走不了了。唯一的通道也被堵死。后面排着长长的车队,司机们都在烦躁地按着喇叭。街道两旁的行人住户都纷纷围拢过来,大部分是看热闹的,也有当事人要过来讨说法的。

王丹平彻底蒙了,他哪见过这等状况,紧张的话都不会说了。

老梅到底是经过事情的人,他打开车门让王丹平下车。

“这会不能乱,你赶紧过去找到这家住户,先把人家的情绪稳定下来。就说我们这是单位的车,一定会给他们个合理的说法,让他们不要激动。我这边要给市局那边打个电话把情况报告一下。”老梅安排到。

王丹平心里有底了。他朝着围拢的人群走去。他看见人群中有两双愤怒的眼镜正瞅着他,一个中年妇女模样的,朝他扑了过来,抱住了他的大腿……

那边老梅先是给贾队长打了个电话,简单汇报了现在的情况。

老贾在电话里说:“你先不要着急,我们这边先派一个加班车来对接,先把邮件送走。你跟那个王丹平可能暂时走不了了,你得保护好他,他是市局的人,不能出差池。还有,联系地面局,让迅速来人!”

在听老梅说让王丹平去平复受害者去了,老贾在电话里跳了起来。

“狗日的老梅,回来我封你的车!”

老梅知道了事态严重性,赶紧关了车门,跑去接应王丹平。这时的王丹平被中年妇女保住大腿,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他不断地赔礼道歉,说会负责到底。

女人及他的家人就不那么好说话了。说这是他们新盖的房子,正要给儿子娶媳妇当婚房用,你这一下给弄的二层阳台都挂下来了,还有门窗玻璃及新打的家具全给毁了。关键是这事犯忌讳,触霉头的,好好一桩喜事因此蒙上阴影……

四面八方各种吵闹声,咒骂声,王丹平喘不过气来,他胃里一阵翻涌,他想吐。

还好老梅及时赶来。老梅穿着邮政制服,人也上点年纪,看着让人觉着踏实放心。他的到来让当事人家里的愤怒稍稍平息了一些。总算找到个能说事的人了。

“大家不要吵,先放人。现在事情已经出了,该怎么办按规矩来,邮局是国家的邮局,我们也不走,又跑不了,该赔偿的少不了。你们这样扣着人,可就是不对了。”老梅拨开人群,直面当事人。

中年妇女也不再吵闹:“那你说该怎么办吧。”语气虽然有所缓和,但仍然没有放开王丹平。

“我说这位大姐,谁都不想出这个事情。但是事情出了就得按规矩,按流程来。这边我跟小王会留下来,一直等这个事情处理完善。但车子得走,一会市局派人来接。这边我们会找专业机构来定损,当然我的车子也上的是全险,保险公司也会来做定损。到时候就算谈不拢,单位也会出面,总之会给你个合理的说法的。”老梅摆出道理,当事人家里不再刁难,放了王丹平。王丹平跑向路边,哇哇吐了起来。

老梅随后联系了保险公司,又联系了地面局。不一会保险公司来人,查完现场,拍照留存后,让老梅把车先让出来,好让后面的车先走。老梅征求当地居民同意后,把车倒进了路边的农田里,损坏的经济作物后期会根据定损赔偿。

不一会儿,当地邮政所的负责人带着投递员也赶了过来。负责人和投递员跟当事人很熟,谈了一会就把老梅和王丹平让进了屋子,倒上了茶水。

这时市局的救援车开到,带了另一名司机过来,见车没大碍,就把邮车开走了,继续赶往下一个交接点。再大的事,邮件不能耽误。

老梅和王丹平就只能先住下,跟当事人谈赔偿事宜。在市局整体协调下,一切推进的比较快,保险公司和专业定损人员也及时赶到,就赔偿事宜进行沟通。在当地邮政所长和投递员的撮合下,终于在第三天达成赔偿协议。

王丹平在村上住了两晚,手机早没电了。期间他给宋主任、寝室老李打了电话说明情况。当然少不了给刘灵灵打电话报了平安。

刘灵灵在那头都急哭了。

王丹平回到市局时周五了。他得收拾好精神,回去找灵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