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城中村六个平方 > 第三十一章 跟车

城中村六个平方 第三十一章 跟车

作者:桃花伴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04:51 来源:笔趣阁

按照昨日的安排,今天王丹平的工作是跟车。照例他先要去宋主任那报到,汇报上一日的跟班情况。王丹平今天起的迟了,过来的时候宋正铁已经坐在办公桌前了。王丹平赶紧一边打招呼一边小跑着去拿水壶接水。

“主任早。”

“丹平来了啊。”宋主任面带微笑,感觉心情不错。

“嗯,今天起晚了。”王丹平有点不好意思。

“年轻人瞌睡多,可以理解。不过我看你脸色好像不太对,是不是跟班太累了,要不今天先休息一天?”宋主任关切到。

王丹平知道自己脸色不好的原因,心里又暗骂了李鬼无数遍。嘴里却连忙回答到:“谢谢主任关心,最近我想把这两个周跟班的情况做个自我总结,昨晚弄的有点晚了。”

王丹平惊然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说谎话都不再脸红了,言不由衷的话就像是涨了腿的泥鳅,越说越顺溜。他不太喜欢这样的自己,感觉在机关待久了,人的初心都变了。他知道自己不觉中正慢慢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小伙子不错啊!有这个觉悟,挺好!像我年轻的时候。”宋主任很受用,连连夸奖他。

“对了,今天怎么安排的?”宋主任接着问。

“回主任的话,昨天我在邮运班跟班,主要在贾队长那里熟悉车辆调度情况。今明两天准备跟车走一走,实地看一下邮运情况,随时给您汇报。”

“嗯,这样安排挺好。老贾这老怂人是没啥文化,干活倒是一把好手。你跟他打交道啊,需要懂得取舍,学其所长,去其糟粕。别回头本事学了不少,也学一身臭毛病。”宋主任提醒他。

“哈哈,主任说的对。这个贾队长啊平时就是说话老爱带把子。手底下的一帮司机他倒是管的挺好的。”王丹平笑了起来。

“这老怂就是那德行。这点你别学啊。”宋主任强调到。

“嗯,我知道,主任那我先过去了。这个点邮车怕是要出发了。”王丹平告别宋正铁,前往邮运班。

推门进休息室,依旧乌烟瘴气。王丹平打开门缝探了个头,跟昨天不同的是,一众司机纷纷起身打招呼。

“老贾在他办公室呢。”

“哦,好,我去找他。”王丹平从门口退了出来。

“贾队长,准时给你报到!”王丹平立正假装敬了个军礼。

老贾的茶已经泡上了,正躺在沙发上眯着眼品着呢,见王丹平进来,也没起身,头都不转一下,慢条斯理地说:“你小子迟到了啊!还准时,准是个屁。我这最早的一班车凌晨4点就发车了,你那时候到才叫准时呢。”

“对对对,您老说啥都对。”王丹平嬉皮笑脸。

“自己倒茶,喝完给你安排跟车路线。”老贾指了指茶几。

王丹平取了个茶盅,倒满,假装品了起来。

“又装!”老贾斜了他一眼。

“哈哈!”王丹平故意把嘴巴砸得山响。

“你倒是给我说说今天喝的是什么茶。”老贾问。

“我只知道这是红茶,不知道什么品种”王丹平回答。

“我告诉你,这是黑茶!安化产的!连红茶黑茶都分不清还在这给我装。”老贾不屑。探起身子给王丹平普及茶叶知识,讲了好大一通。王丹平听得云里雾里。

在老贾这,王丹平第一次感受到了茶道文化的博大精深。

“你可别小看了这一盏茶,里面门道多了去了。你呀,好好学吧。将来一定用得上。”老贾说。

“那我干脆拜你为师啊。”王丹平笑嘻嘻。

“拜师可以呀,那拜师礼可不能少?”老贾倒也爽快。

“明白,我给您寻去,等找到了好茶,再来拜师。”王丹平回答。

“好哇,你这徒弟,我先预收了。平日有空啊,你就来我这坐一坐,我给你先从最基础的讲起,慢慢啊你就懂得多了。”

王丹平高兴极了。

今天安排的线路是市区开往县局的一条邮运路线,中间有九六个交卸点。线路不是最长的,最长的那条早上凌晨就发车了。虽然线路不是最远,道路也不是最难走,但是这一条路上交卸点多,集镇路段路况复杂。老贾安排他跟这一趟,也是精心挑选的。

一切都很新鲜,王丹平高兴地跳进副驾驶仓。他还是第一次坐这么高的大卡,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跟坐普通轿车的区别太大了。驾驶舱也是相当豪华,这跟王丹平之前的印象区别很大,他还以为这种大卡里面条件会很简陋呢。

驾驶舱空间很大,座椅、门把手全部都是真皮包裹,配有热水器,冷暖空调,环绕立体声音响……总之普通家轿有的配置这里都有,还都是最高配。

一路风光迤逦,王丹平躺在宽大的座椅里,心情大好。

司机姓梅,是个老同志,五十多了,是个闷葫芦。车子里不放音乐就放广播,要么放评书,要么放京剧。王丹平听不下去了。心里暗想,这么好的音响放老梅的车里真是糟践东西。

老梅车子开的很稳,不慌不忙。沿途交卸点都要从主路拐向乡镇的支局所,邮车宽大,集镇路窄,往往错不开车。外加上集镇街道有卖菜的小贩,有三轮车摩托车随意停放的,有牵牲口的,有私家车占道的……五花八门。

这是跑这一班司机最头疼的问题。现在时限卡的很紧张,这一路这么多交接点,特别耽误时间。按照大网原则,市局本只对县局负责,各分支再由县局组开邮路,但是考虑到运行成本和邮件倒流问题,市局决定沿线顺路能捎带的点邮运班尽量捎带,即减轻了县局处理量,也提高了沿线乡镇邮件的传递时限。总之是方便了众人,苦了邮运司机。

这里面还有几个问题,一是邮车开进集镇,掉头困难,有时要跑出好几公里才能找到地方掉头。二是沿途支局门口没地方停车。三是部分支局所人员卸车不积极,造成压车。

总之,各种问题就像一台众生戏,每天都在邮运沿途轮番上演。老梅倒是耐得住性子,见缝插针,游刃有余。但也难免一会儿车轮子把谁家的莲菜给压烂了,一会儿车尾把哪家的花盆给擦花了,小磕小碰再所难免,王丹平看着都着急。

老贾倒是淡定得让王丹平心生敬意。

“这就是现实情况。你们市上的领导部门都坐办公室拍脑子想问题,一天只追求时限、追求低成本,哪管得了我们这些人的疾死活。”老梅瓮声瓮气地说。

“这种状况应该每天都发生啊。我看你倒是不急。”王丹平说。

“急有啥用,遇事了,只能给人赔笑脸,乡镇的人都比较朴实,大部分人都好说话,事情不大也就过去了。”老梅说。

这点王丹平比较认同,他之前所在的凉水镇的居民就是如此,朴实无华。

“那要是遇到难缠的呢?”王丹平问。

“倒也不是没有,那咋办,赔呗。你比如今天这种把人莲菜压了,大不了自己买过来,反正家里也是要吃菜的不是?”老梅无奈地说。

“要是碰到特别难缠的,我们就联系地面局处理。一般支局所长在当地威信都比较高,基本小问题都能解决。”老梅继续说到。

“哦。”王丹平若有所思。

“只要没挂到人,就算万事大吉。要真挂到人了,那才叫完蛋了。我们这工作呀,一天提心吊胆,要是心态再不好点,怕是早被自己逼疯了。”老梅无奈地说。

勉强送完两个沿途交接点,已经快到中午了。老梅把车子停到路边,找地方吃午饭。作业计划已经规定好了司机在哪个交接点吃午饭,该交接点邮件交接时长也相应多预留了二十分钟。老梅带王丹平去了一家他经常就餐的面馆,叫了两份面条。面馆老板跟老梅很熟了,热情地招呼着,吩咐煮面师傅先给老梅他们做,她知道老梅赶时间。面条口味不错,分量也足,便宜实惠。王丹平主动起身付了面钱,老梅不让,但王丹平坚持付了。

继续上路,老梅明显话比刚上车时多了,不知道是不是那一碗面条起了作用。他主动给王丹平讲了好多过去在邮运路途发生的事情,有的故事相当精彩,王丹平听得如痴如醉。驾驶室里的氛围变得异常和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