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试练东汉 > 29、曹节还债

试练东汉 29、曹节还债

作者:灵山尊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3:31 来源:笔趣阁

虽然同姓张,张纮却不是留地张氏族人,和张易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张易知道张纮有大才,连陈琳都说自己在张纮面前是小巫见大巫,而且张纮性格不错,历史上和张昭合称江东二张,是孙权最为敬重的两个文官,能抢先下手把张竑弄来,送他郡守之位才显得有诚意。

唯一障碍是张纮目前只有四百石,级别不够,张易当然知道这一点,因此说完后,就不再多说,意思是你们看着办。

这种事情在朝中其实很常见,宦官五候任用家族子弟时,都是连续升迁,很快就到了级别,现在中常侍安插自己人,同样这么干,如果世家不能帮张纮送到会稽郡守位置,那就是不诚心帮忙。

张易休息两天后,再去上班时,袁术等着宫城门口,笑着对张易说:“听说子纲被大司农看中,迁为大司农部丞,改天叫上他,一起聚聚。”

张易知道事情已经解决,张纮是四百石散官,直接跳到大司农部丞,是六百石实权职务,力度已经到极限,后面再升迁一次,就能跳到千石,因为会稽是边陲小郡,只要太守让位,张纮就能再进一步,直接空降为太守。

他们已经查到张纮和张易没有关系,也没有来往,让张易带张纮去和他们一起聚聚,就是让张纮知道,是张易请袁术他们帮忙的,至于大司农看中,不过是虚话。

“是得找他庆贺庆贺,等我找到大司农大门,再定日期。”

说话间,张易已经进了宫城,袁术只能止步,虎贲不进宫城,里面是羽林的辖区,因为质帝不喜带刀侍卫接近,他们都只能在几处路口巡逻值守,宫门口站岗的都是太监。

张易这个新羽林郎没有搭档,到了内宫门口,带着刀杵在两个守门宦官边上,显得很特别。不一会就有个大宦官从内宫里出来,挥挥手,守门宦官立刻后退,绕进宫门后就不见了。

这大宦官代替两人位置,和张易并行站着,嘴里轻轻说:“他们举迁张竑大司农部丞,六百石,被曹公直接改为卫尉丞,千石,今天朝会就会下旨。曹公说会稽的事情,谢了。”

世家和宦官之间争权夺利,却不是生死仇家,互相之间更多的是交换和妥协,不会闹得不可开交,否则皇帝又会换人了。

知道张竑是张易举荐的,曹节立刻出手,让张竑一步到位,成了卫尉丞。至于提到会稽的事情,是说曹节用这个官位,谢张易帮他干掉许昌,从此两不相欠,以后再要帮忙,得要付钱才行。

曹节和张易不是一路人,因为许昌造反,通力合作过,平东军灭了许昌后,已经是东面最大武装力量,张易因为没有叙功,明面上没有好处,现在职位低,而且刚来,不便提拔,曹节不知道张易要送张竑为会稽太守,急于还清人情债,见到张易要推荐张竑,立刻送上卫尉丞的位置,履历上有大司农丞过渡一下,级别也就够了,相当于踩了一脚。

历史上的东汉,虎贲和羽林由光禄勋掌管的,卫尉掌管皇宫近卫,因为质帝不希望贴身的是护卫,就把虎贲放在宫城外,羽林在宫城内,取消守宫卫士,却让卫尉掌管虎贲羽林,因为他不理朝政,光禄勋的智囊团就是摆设,变成候补散官集中营。

宫城是双方势力交界区,张竑成了卫尉副手,位高权重,不仅让张竑离开世家势力范围,还让张竑到了张易身边,为张易提供便利。

“替我谢过曹公,也谢谢公公传话。”张易点点头,轻声对他说。

“咱家不用客气,咱家张让,祖籍颍川,咱家是自己人,咱家同辈。”

“哦,族兄,甲胄在身,不便施礼。”

“咱家不用客气,咱家丢了祖宗的脸,不对人说咱家是颍川的。”

颍川张氏累世相韩,是老贵族世家,张让净身入宫,做到十常侍后,也就在张易这个本家面前,会觉得丢祖宗的脸,其他人谁敢看不起他。

“族兄有心了,张易记在心里。”张让特意来通消息,主要还是来结交张易的,而且提出两人暗暗接交就可。

张易学历史的,当然知道张让是颍川的,却没有想到自己会穿越过来,还能混进留候世家。两个张氏四百年前是一家,只要能序上家谱,就是本家。偏偏都是老贵族,家谱齐全,竟被张让算出两人是同辈。

张让爵位是候,和张易认族兄弟是折节下交,看中的是张易潜力,皇上最看重的侍卫,以后逃不掉卫尉的职务,张让等人的安全,就得靠张易守护了。

见到张易有心,张让不再多说,转身就进了宫门。

皇帝也快上朝了,也就守门的两个小太监知道张让来找过张易,他们当然不敢乱嚼舌头。

张易觉得自己真是主角光环,皇帝亲近,世家接纳,最大宦官曹节帮了自己大忙后,刚说两不相欠,宦官张让就来暗中序上兄弟,进京刚三天,就开了个好头。

朝会时,皇帝果然下旨,调张竑任卫尉丞。

曹节把圣旨读完,朝堂上就变得很嘈杂,都是大臣在小声议论,随后张易就听到,朝会上开始讨论兖-州蝗灾的事情,没有人对张竑连跳五级提出异议。

朝堂上都是老狐狸,事情反常必有妖,不搞清楚状况,当然不能乱说话。

傍晚,张易从乾坤宫,送皇帝至内宫门口,自己出宫城时,被一名带队巡查的将官碰上,然后他走到张易边上,轻声说:“张竑谢过天和。”

他是举茂才的太学生,混了三年太学后,被塞进光禄勋,每天替主官写写官样文章,他原本觉得无聊,还想辞官回家的,结果忽然被提拔为卫尉丞。

这可是九卿的副手,因为掌管宫城守卫,位高权重,除了几个极品大官,其他上朝的官员在他面前都要规规矩矩的,否则就是殿前失仪。

不需要他打听,就有人告诉张竑,是谁帮忙的。

其他人可以不管,必须要谢张易。

张竑知道张易肯出筹码帮他,必有所求,才主动来等张易。

他是上官,张易一点没有小兵见大将的态度,一边往外走,一边轻声说:“我想请你去当会稽郡守,就请人帮了个忙,年后去不去会稽,你自己决定。”

“去。”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废话,张竑就应承下来。

他虽然是上官,对张易的态度,却不敢有任何不悦,因为张易能把他弄上去,就能把他扯下来。

而且听了张易的话,张竑才知道,卫尉丞只是过渡,一千石还不是自己终点,会稽郡是边陲,郡守两千石,可以军政一把抓,完全是土皇帝。当然,平东军还在会稽,土皇帝是不可能的,能维持好平东军后方,就是大功一件。

光禄勋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里面各种背景的官员都有,消息非常灵通,会稽郡什么情况,张竑知道得很清楚,因为税收都供应给平东军,太守是没有军权的,有屯田军司马在,太守甚至都没有权,但是,张易特意把他弄过去,不可能白送他一场大富贵,肯定是让他用心做事的,张竑不反感做事,也有信心做好,太守任满回京后,至少九卿。

卫尉丞看起来威风,和太守却没法比,想要从卫尉丞升上九卿,也许一辈子都上不去,尤其是他这种火箭式提拔过的,不等资历耗满,不会再上一步,一着不慎,跌下来却很容易。

听张竑答应得爽快,张易才转身,对着他行了军礼,然后就转身离去。

张竑通过考察了,那么就是自己人,上官的颜面得给他撑住。

出了这么大变故,袁术当然要守着张易,也不提去密谈了,见面就对张易说:“你杀了许昌,曹节也出手了,你得叮嘱张竑,屁股不要坐歪了。”

“不会,我要的是会稽太守,送了张竑一程,曹节和我已经两清了。”

张易这么一说,袁术就放心了,立刻邀请张易:“走吧,去我家坐坐,就我们俩,好好喝一杯。”

刚找人办了事情,不能翻脸不认账,张易让张睿回家,只带着张文去了袁府。

进门前恰好碰到袁基回府,袁术立刻带着张易在路边避让,结果袁基见到张易后,下了牛车,直接走过来,笑着打招呼:“早闻天和大才,一直想拜访,只是会稽遥远,徒叹奈何,前两天舍弟说起,新来羽林郎张易,就是著《弟子规》的天和,我还不相信,白白把马车输给他,你的字取得真早啊。”

“年少无知时,恣狂放任,取表字想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哈哈,童年趣事,贻笑大方了。”

“非也,不取表字,谁会承认天和大才?他们眼睛都是长在这里的。”说完,点点自己脑后。

袁基身长俊朗,温文尔雅,人很风趣,说话很有道理。

张易文章传世,如果没有表字天和,别人会对作者产生疑虑。因为没有表字的人,要么是下等人,要么是孩童,都不是他们应该敬仰的,也就不会重视。

张氏送《千字文》出去时,只说自己子弟所做,并没有透露张易年龄,现在袁基没有笑话张易取巧,却说读者没有慧眼,因为《千字文》确实是奇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