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试练东汉 > 30、报纸

试练东汉 30、报纸

作者:灵山尊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3:31 来源:笔趣阁

要开拓海港,首先要有船只和水手,航行时水手要懂得修理船只,探索到合适港湾后,水手还得上岸建设.

值得建设的地方肯定不是无人之地,水手上岸建设时,当地人是不会在边上白白看着,因此水手还得守住地盘才行,就必须能打。

能打仗是最关键的,也最难培养,当初如果没有许昌的四千老兵,会稽的六个海港是不可能慢慢发展成现在的海港城市。虞家商队发展这么多年,除了张易送他的金塘港,连淮河沿岸的港口都没建成,就是因为他家没有武力,即使建了也守不住。

大汉北军是最能打的一批人,拉倒船厂里当小工,造船的同时教会他们修船,开船,以后就是最好的水手,也只有他们,才有开疆裂土的雄心壮志。

张易出席船厂开工典礼后,贾诩也在海岛上完成回炉重炼。

张易亲自送他到金陵官邸区的商务调查大楼里,正式接管吴候府的密谍系统。

把整整一屋子书橱指给贾诩,张易对他说:“这里是所有密探的花名册,你要管的不仅仅是这个大楼的人,还有整个书橱里的人,加上你,总共三千四百二十三人。人数很多,可祖茂只知道派这些人做生意,不仅盖了这座大楼,这座楼最下面一层全部是库房,里面堆满了钱。对了,赚钱也有你的不少功劳。”

贾诩立刻拱手道:“卑职只出微薄之力,不敢居功。”

“钱确实赚了不少,可大荣给我的情报还不如奉孝的情报部多,关键时候被人隔绝了信息,还是五原县的高顺给我送信,我才知道皇上驾崩,这一点我非常不满意。”

说这个,其实问题最大的还是贾诩,因为他是祖茂派到西凉的人,结果他却跟着董卓走了,西凉密探群龙无首,被封锁后,没有立刻拿出手段。

张易说这话,其实是敲打贾诩,只是拿祖茂作伐。

贾诩只能低头不吱声。

时过境迁,张易也不再多说,于是对贾诩说:“在我看来,这个楼里,就这个花名册最有用,希望你能利用起来,让我坐在家里,也能清楚天下事。”

张易批评祖茂来敲打贾诩,就是希望贾诩能认真对待情报的事情。

祖茂其实干得不错,除了皇上驾崩时,被朱儁和陇西世家联手封锁了消息。现在祖茂调走,整个密谍系统全部交给他,这是对他委以重任,因此贾诩躬身一辑道:“卑职自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厚望。”

被张易当面数落,祖茂就在边上傻笑,他已经被张易委派了新任务。就是联合十三家扬州豪商,在大汉重要城市建设钱庄,统一命名为吴郡银行。

银行推出一元的银币,等值一千汉五铢,还发行十元的银票,用于异地汇兑和大额贷款。以后扬州和骠骑将军府所有官员和将士,都用银币发放薪水,不再是原来的钱粮。

吴郡银行总行设在吴郡城,已经建成,祖茂这次来金陵,除了交接密谍系统,就是建设吴郡银行金陵支行。

郭嘉笑着对祖茂说:“祖老师以后坐在家里收钱就可以了。”

“那怎么行?那点利息还不够我养人的,有了银行,老兵互助会里的退伍战士,就能贷款办工厂,我手里有个皮鞋厂,准备扩大规模后分出去,奉孝要不要弄一份?”

“不用,卖皮鞋不合适我,老师把报纸给了我们情报部,我还是找文和谈谈合作的事情。”

张易立刻说:“吴-郡商-报是给奉孝的,金-陵商-报由文和做,销路可以合作,报纸却要自己办。”

贾诩一听,懵了,狐疑地看了祖茂一眼,然后问张易:“金-陵商-报是什么?”

郭嘉立刻从身后背包里取出一份报纸,对贾诩说:“吴-郡商-报首期,给你借鉴一下。”

贾诩打开一看,正面板块是船厂开业典礼的事情,然后就是介绍船厂概况,重点说明船厂建成后可以同时建造三十艘千料船和十艘五千料船。

报纸背面板块是吴郡船舶学校招生的告示,详细说了招生条件,必须年满十六岁,还得经过启蒙才行。招生告示下面是吴郡几种商品的介绍和物价,还有几家吴郡商行的招工信息,招工信息内容中,除了工作地址外,就是年龄限制,还醒目地注明待遇:一经录用,包食宿,每日十五文工钱,有特殊专长的从优录取。

贾诩问郭嘉:“每日包吃住还能买三斗米?这是哪家的商行?”

现在吴郡米价比较平稳,一斗米才五文,如果到了长安,十五文只可以买一斗米,却能买五斗谷子,十五文在大汉百姓中算高薪了,再包吃住,因此让贾诩觉得诧异。

见到张易正在和祖茂商量银行的事情,郭嘉指着那一小段文字,小声说:“几家铁器作坊,一时招不到人,就到我们报纸上做了广告,就这几个字,付了一万钱的广告费。”

贾诩眼睛眯了一下,又问:“这张报纸印了多少份,每张卖出去多少文?”

郭嘉嘴巴歪歪张易位置,低声说:“总共印了五千份。本来我准备五十文一张,被老师提高到两百文,而且是一百份才能拿到的批发价。”

贾诩又问:“卖得怎么样?”

郭嘉小声说:“卖光了,不过大多数是这些商家买走的。”

郭嘉来找贾诩合作,是想借助贾诩的密探系统卖报纸,结果合作被张易当面就否决了,却同意统一销售。

贾诩对着郭嘉一辑道:“多谢奉孝解惑,五天后金-陵商-报首刊,版面比这大一倍,会印一万份,一百份才能拿到的批发价是五百文。”

只看一眼吴-郡商-报,贾诩就知道报纸是张易设计的,和郭嘉不同,他当过魏记商行主办,几句话一问就估量出这份报纸的价值。

“哦,文和有什么指点的呢?”郭嘉善于军事谋划,商贾之事却不甚懂,只当张易用报纸赚钱来补贴情报部人员,见到贾诩随口就报出新价,立刻求教。

贾诩笑着说:“金陵本地我们只销售一千份,吴郡和会稽加起来只有一千份,其他都会用快马送出去,沿途各县我们会设点销售,销路终点分别是长安,洛京和幽州,哈哈,这个比大米赚钱要快得多。”

因为洛京阻断往西的交通,扬州商队到许昌后改走南阳去长安,贾诩说的是大汉商人最密集的三条商道,他沿途有的是人手。

而且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只需在报纸上用密文写上命令,撒在外面的密探每日读报,就能通过报纸知道中枢最新下达的命令。

贾诩已经想好首刊的密令:收集各地物价信息。

通过报纸,他已经明白张易的话,天下大事在民生,只需要了解物价,就能读出很多信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