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试练东汉 > 29、产业升级

试练东汉 29、产业升级

作者:灵山尊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3:31 来源:笔趣阁

这个时期的震泽湖面要比后世大得多,江南这里主要靠船只运输货物,张易把大本营放在吴郡,通过水路勾连金陵和会稽,把整个震泽地区作为带动大汉经济的带头羊。

通过这么多年努力,现在这里已经是大汉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流通大汉的奢侈品,九成出自会稽。张易把大本营放在吴郡,就是要在这里扩大产业规模,从奢侈品转到日用品上。

当初和乌桓人互市后,就约定用粮食换羊毛,因为只需养羊剪毛,几年下来,乌桓人的羊群越来越壮大,生活也越来越稳定,冬季已经有了固定的过冬场所,相比于游牧,这种农场化养殖,能产出的羊毛更多。

为了消化这些羊毛,特意设计出羊毛衫,给军人作为贴身冬衣,张易不会织毛衣,只能说出大概,而羊毛加工还处于摸索阶段,毛线较粗还刺人,需要内衬丝绸才能贴身穿。

结果经过巧手工匠改良后,很快就推出手工针织品,和后世毛衣已经没有区别,根本不需要推广,刚出现就供不应求。

张易冒天下之大不韪,把洛京宫城大量宫女带回江南,可不是为了她们婚配,到了江南后,就送到吴郡城里,学习羊毛衫编织。

这些宫女是一路走过来的,管理她们的,都是张让带着的嫡系太监,一直到了吴郡城,进了封闭的大庄园里,这些惊惧不安的宫女,才看不到远远监视他们的骑兵。

张让终于出现,召集宫女中的女官,捏着尖细的嗓子说:“咱家是谁,你们都清楚,这个庄园里,除来教你们的师傅,全是咱家带来的宦官,没有人能坏了你们的名节,把你们安置在这里学习打毛衣,是等着给你们婚配,咱家手里有的是鸿都门学的学子,骠骑将军府有的是能征惯战的勇士,别的不敢说,咱家可以保证你们是明媒正娶的正妻,你们学得快的,表现好的,可以提前婚配,嫁的就可能是县令都尉。”

张让在宫里是大太监,积威已久,这些宫女在他面前,连笑都不敢,更不要说交头接耳,听张让做出保证后,这些女官才放下心来。她们能被放出宫城结婚,嫁给县令或者都尉这一级的官员,就是莫大的造化。

见到这些女官都表情丰富,张让继续说:“现在你们每人去选择五十宫女,居住一个院子里,跟一名老师学习,每个月我要看看你们生产多少毛衣,做得毛衣好,数量多的有奖励,三个月后开始婚配,你们这些女官表现好,就能优先挑选夫婿。”

胡人的互市掌握在张易手里,吴郡也就垄断了羊毛,毛线厂是张易投资的,目前独此一家,被张易送给张让,只有来吴郡投资买园林的商人,才能获得羊毛线的配额,而园林本身就是合适的羊毛衫加工厂,他们只需招募仆妇在园林里打毛衣就行,专门有商人上门收购成衣。

仅靠这些商人,还远远不够,推广毛衣生产,就是推销毛线,张让只要把这些宫女教出来嫁出去,羊毛衫技术就能被带进千家万户,他的毛线厂才能真正的日进斗金。

张易来自后世,知道成衣产业体量大,门槛却很低,羊毛衫仅仅是样板,只要把丝绸,麻布,还有棉布纳入进成衣产业中,不仅大量妇女参与进来,成衣的价格也会变得亲民,连平民都有了换洗衣服后,推广个人卫生的运动才可以提上日程。

张易把羊毛衫的生意弄出来后,就把精力放在船厂发展上,他的那点理工科的知识早就被学生挖空,现在能做的就是掏钱建厂,然后培育船厂上下游产业。

他用园林把大商人聚集在吴郡,可不仅仅是为了推广羊毛衫,船厂上下游产业都要借重这些家族的财力物力。

靡竺作为张易的学生,这些年一直在会稽担任工业从事,替张易主持完园林建设后,被张易委任为吴郡船厂主事。

在船厂落成典礼后,就把出席典礼的大商人召集起来。

“各位响应吴候,积极落户吴郡,羊毛衫制作仅仅是送给各位的见面礼,从虞乡到海边的船厂才是投资重点。”

“靡主事,船厂我们也能入股?”

“船厂是吴候独资建设的,没有入股的事,但是,船厂也只管造船,木材铁器却是靠采购,船厂不要原木,而是采购定好尺寸的干燥板材,有意伐木做板材的,可以去木料司洽谈。”

“这木材采购有配额吗?”

“只要符合材质、尺寸和质量要求,你能送多少来,船厂就购买多少。”

“哈哈,这生意可做,我去看看。”

“我也去看看,只要提供尺寸,我可以在林场里加工好运来。”

……

张易这些年发展江南工商业,获巨利的主要是扬州商人,其他州商人只能跟着扬州商人后面赚钱,这次张易在吴郡大建园林,就是要吸引其他州豪商来吴郡,利用他们的财势和渠道,分担掉最费人力的原料加工环节,弥补扬州人力不足的境况。

靡竺见到还有不少人按兵不动,就接着说:“造船除了木材,还需要铁钉,铁链,铁板和铁锚等等,因为量大,船厂需要每一种铁器都是单独采购,原料我们可以提供,东莱的炼铁厂产粗铁,把粗铁加工成船厂需要的铁器,可以交给在座各位,不过铁器是管制品,从东莱采购粗铁,只能在江淮之间建铁器厂,产品也只能销售给船厂,不得挪用到兵器上,更不能走私到关外。”

在纯手工打制铁器的时代,要想量产出标准件,只能把材料细化每一种,简单的造型,单一的品种,投资小,见效快,可以让各家族迅速培训出合格的工人,然后以老带新,逐渐把产业规模发展起来。

靡竺分配出去的都是最初级的材料加工,造船还得靠自己人,经过虞家船厂和东莱船厂的两极进化,扬州已经有了造大船的技术积累,那些技艺高超的工匠,到了吴郡的船厂都变成技术人才,他们只需要把造船工艺分解成一道道工序,由初学的熟练工去组装船只。

张易在洛京,不顾吃相难看,硬生生把何进的两万多兵诱拐回江南,还有十二营的北军全部收缩到吴郡,就是让他们来造船。在造船中熟悉船只,逐渐把他们培养成船工,水手和海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