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三二九章全家庄镇该何去何从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三二九章全家庄镇该何去何从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这个世界上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吗?

或许有,不过在全旭看来,那主要是钱不够。

没有粮食,可以买。

没有人,也可以买。

原本如同荒凉鬼蜮的辽南,慢慢就开始了繁荣起来。

到了四月中旬,全旭叫停了垦荒行动,各部获得的垦荒结果,并没有让全旭满意,第一旅马应虎负责盖州卫,只能取得了不到六万亩的成果,勉强完成了全旭计划的一半。

第二旅蒋百胜所部在海州,反而超额度完成了任务,由于骑兵旅没有战斗任务,他们配合了第二步兵旅进行垦荒,取得了八万两千亩的好成绩。

第四旅负责的盖州卫,同样也没有完成任务,他们只来得及搞定七万三千余亩,比盖州卫要强,却依旧没有完成全旭交待的任务。

金州卫的成绩最好,总共开垦了二十一万六千余亩,也没有完成全旭规定的任务,全家军总共完成开荒四十三万亩。

各部将领也感觉不满意,他们恳请全旭放开时间限制,全旭却没有同意。

正所谓胡天八月既飞雪,在小冰河时期,天气反常且寒冷,万物生长都有一个固定的周期,粮食种下去容易,但是,如果没有到成熟的季节,那么等于白忙活。

不过四十万亩的田地,三万余亩的菜地,基本上可以满足全家军的消耗。

在这个时候,全旭按部就班,开始了第二轮的重建规划。

当然是建造房屋,全家军将士这段时间,一直居住在帐篷里,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再居住在帐篷里,肯定会捂出痱子。

全家庄镇那种规模的砖瓦厂,全旭一口气,分别在复州、盖州、海州、金州建了五座,其中金州就有两座砖瓦厂。

当然,全家庄镇向辽南搬迁的工作,终于落到了实处,以全家庄镇造船厂为主的造船厂,在大掌柜侯如海的带领下,七百余名造船工匠以及家眷、设备,抵达旅顺口。

事实上全家庄镇的造船厂,工匠有两千多名,只不过三分之二不愿意离开,哪怕是全旭把船厂停了,他们宁愿打散工,也不愿意前往辽南。

百姓担心辽南的苦寒,担心辽南的建奴,这点全旭可以理解,他也没有强求。

全记的的造船厂开始在旅顺口破土动工,沈明泽调过去两千余名铁匠、木匠,以求增加船厂的生产能力。

随着船厂的动工,接着像军工厂也正式抵达。

军工厂就被全旭放在了金州卫城的城里,虽然说,全旭不想建造城池浪费人力物力,然而,却不可否认,城池,却方便管理。至少可以杜绝外来人员秘密进入。

金州卫城虽然残破,大体城墙轮廓仍在,简单修补一下,调近卫步兵旅近卫第六团过去担任戍卫部队。

至于城内的尸骨,也被全旭命人收敛了起来,仅城内可见的尸骨就两万多具,全旭命人在金州卫城以东的大青山,建造了大青山纪念园。

两万余具尸骨,统一埋在一个大坑里,形成一座高约三十余米,面积多达一千余平方米的万人公墓,镌刻下石碑,上书《奴尔哈赤屠戮辽民公墓》。如果有幸存者的后裔,至少还有一个可以拜祭的地方。

在军器工厂抵达之后,抵达在辽南的不是全旭的全记工厂,而是闻风而动的全家庄镇商贾三十余家,近两百人。

商人的嗅觉是非常敏锐的,他们在全家庄镇赚到了不少钱,在得知全旭将全家庄镇的工厂向辽南转移,他们就跟着过来碰碰运气。

全旭对此自然是双手赞成,他并没有改变大连市的结构,以东南部,大体在后世大连市的中山区,划出一道长约两公里的商业区。

这次,全旭不再担任包租公了,因为他可没有人手来兴建商品房,他以每亩六十两银子的价格,对外出售这些荒地。

虽然不自己承建,但是全旭却拒绝乱建,他在商业区,划出了划化图,商号可以按照财力大小,各自建造大小不等的商铺。

但是,商铺正街,街面宽度是六十四米,中央绿化带是五米宽,两侧绿化带是三米宽,加上人行道,总宽度是六十米。

各个商铺不准超过人行道的标准线,必须按照统一标准,修建下水道,布置街道绿化,商铺门脸房。

三十多家商号明白全旭这是想重新打造一条类似于大名府富民街的街道,于是他们纷纷认购,六十两银子虽然不便宜,可是相对原来的租金来说,简直就是半买半送。

负责管事民部事宜的沈明泽非常无语,全旭就在地图了划了一条线,写了一段文字,亲自画了几张图,结果这些商贾们,就上赶着订购,过来送钱。

一千五百余亩的商铺用地就卖了出去,辽东总兵府获得了第二笔收入,九万多两银子,当然,这些商贾只是过来洽谈,他们付的只是定金,不到一万两银子。

看着眼前的银锭子,沈明泽有些难以置信。

“主上,这些人是来行贿的吗?”

“这怎么能算行贿呢?这是正常的商业贸易!”

全旭板着脸道:“他们不是买了一千五百余亩商铺嘛?”

“可在江南上好的良田,也不是十二两到十五两银子之间,咱们这里的荒地却卖到六十两……”

“这就不懂了吧?”

全旭得意的笑了笑:“咱们这是哪里?这里是辽东,是咱们辽东总兵府的管理地盘,他们过来做生意,本帅要负责他们的安全,交点保护费怎么了?”

沈明泽恍然大悟。

商人的到来,确实是繁荣了金州卫,特别是来自徽州的徽商,他们就在第一时间购买了商铺六十亩地,甚至连房子都没有来得及建造,就开始搭建了一座座帐篷,他们从中原、或者是从江南购买了一两百名女子。

那些手中有钱的全家军士兵,就三五成群,前去消费。

全旭倒没有直接利用权力直接禁止徽州商人杨记的这座妓院,这样的场所在大明本来就是合法的。

全旭吩咐玄鹰卫对杨记进行摸查,在确认他们并没有逼良为娼之后,于他们签订协议,营业额的百分之十五,上交辽东总兵府。如果敢隐瞒,漏报,将处以十倍之额罚款。

五月上旬,商人的船队来往旅顺口,往来不绝,他们运输过来了一些工具、泥瓦工匠,开始修建商业街道。

五月中旬,二娘随船抵达辽南。

让全旭有些遗憾,他最心爱的宝贝女儿全景慕却没有随船而来。

不过,小别胜新婚。

这让全旭感觉到了久违的幸福。

一夜八次,全旭也是极限。

他到翌日的下午才醒来。

醒来的时候,全旭发现二娘早已带着身边的侍女,包括杨婉儿、红尘、无双正在布置这边的新家。

全旭在抵达金州卫以后,就在原金州卫城西北角,莫约五公里的金石山,说是山,其实就是一座百余米的小丘陵,与丘陵不同的是,这是一座石质为主的山。

山间搭了几十幢木屋,暂时居住而已。

三娘与二娘在一起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些什么,反正女儿家的话,全旭也不屑去偷听。

到了吃饭的时候,三娘望着二娘,二娘望着三娘,她们用眼神一直在交流。

全旭全当没有看见。

美滋滋的吃完饭,全旭一脸得意的望着二娘道:“二娘,对了,我找你有点事!”

二娘也是过来人,她望着全旭的黑眼圈,脸色瞬间就红了:“相公,你的身体……”

“你想哪儿去了!”

全旭伸手抚摸着二娘的脑袋:“我是想问问我的宝贝女儿,你怎么不把她过来,我这边一时半儿也走不开!”

“相公,景慕还小,受不了海上的风寒……”

二娘仿佛下定了决心,她正准备开口。

沈良材道:“全爷,沈先生求见!”

全旭起身:“让他去前厅等我!”

二娘望着全旭的背影,长长的叹了口气。

三娘急忙起来,急道:“说了吗?”

“还没有来得及!”

二娘这次过来,主要的目的就是想问问全旭对于全家庄镇的未来,如何安排。

三月底的时候,大名府去了一任新知府,这位还是一位老资格的官员,南居益。他本来代理工部尚书。

由于话多,在梁延栋弹劾郎中王守渎职,南居益替王守说情,惹怒了梁延栋,本来他会更惨,有卢象升给他说情,总算保住了官职,降职留用,发配到了大名府,担任大名知府。

从户部右侍郎到工部代理尚书,结果成了正四品的大名知府。

南居益还想着做事却发现,大名府的钱袋子正在迅速外流,全旭正在不停的从大名府全家庄镇撤走工坊,人手。

他顿时慌了。

南居益不是笨人,他能成为大名知府的原因就是因为卢象升让他关照全家庄镇,这座新兴的工业小镇。

可惜,船厂走了,钢铁厂也走了,他能不着急?

不惜自降身份,亲自前往全家庄镇,以巡视的名义,接见全家庄镇的主事袁世卿。

这事袁世卿也做不了主,二娘只好亲自前往辽南。

ps:队友祭天,法力无边,今天献祭《大秦五百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