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三二八章重建辽南最困难的问题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三二八章重建辽南最困难的问题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东江镇非常穷,十数万大军,上百万辽民。别说武器装备,连吃都成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辽东镇其实已经变成了一支流蹿的流匪,时而不时的趁着后金空虚,抽冷子打上一仗。

不过,由于实力有限,他们一般不敢深入。在全旭的输血之下,毛文龙这才有能力,组织了七千多军队,杀向沈阳,把沈阳城烧成了白地。

对于东江镇的请求,全旭几乎没有考虑,直接答应。

“种子没有问题,我可以提供,只是,你们准备种在哪儿?”

全旭望着陈继盛不解的道:“你们东江镇占据的大小海岛,虽然不少,可适合耕种的土地不多吧?”

“这个……”

陈继盛哭丧着脸道:“我们需要的种子不多,能种几万亩既可!”

大大小小的岛屿,集中起来面积也是相当可观的,当然,东江镇控制的耕地,其实远远不止几万亩,只不过这些土地受天气影响较大,有可能一阵海风,或者一场暴雨,就让他们颗粒无收。

“我可以送你们一块土地!”

全旭想了想道:“至少有个几十万亩土地吧!”

说到这里,全旭回到指挥车里,找到了地图,找到了济州岛的位置。

在这里,这不得不一句,济州岛成为朝鲜的历史,其实很短,在至元九年(既公元1292年),日本侵略高丽沿海。在高丽国王的请求下,元军驻防金州,既大连。至元十年,元朝在高丽设立征东行中书省,以高丽王和元将阿塔海领省事。济州岛成了元朝耽罗军民总管府,高丽,以及朝鲜政府无权管理。

直到明朝永乐十二年,成祖朱棣贤妃朝鲜人权氏病死,朝鲜派出军进攻元朝耽罗军民总管府,永乐十四年,朝鲜见明朝对耽罗岛全无反应,就改设立了大静和旌义二县,隶属济州牧辖下。

也就是说,哪怕到了崇祯三年,济州岛成为朝鲜的历史,不过两百多年,对于这块岛屿,全旭早就眼热了。

气候适宜,风景迷人,关键是这座占地一千八百平方公里的小岛,却是香港以及九龙新界的两倍,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

陈继盛看着全旭所指的位置,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耽罗岛?”

“正是,你可能不知道!”

全旭笑眯眯的道:“这里至少可以开垦十万亩良田,而且雨水充足,温度宜人!”

陈继盛皱起眉头:“这是朝鲜……”

不等陈继盛说完,全旭笑道:“那皮岛呢?你们可以给朝鲜一些补偿嘛,比如盐、丝绸、或者钢铁,如果,东江镇拿不出钢铁,这些钢铁我来说,你们要抓紧,如果在耽罗岛种上十万亩玉米,你们一年就可以多至少三百万石粮食,养活你们东江镇一半人不成问题!”

陈继盛和东江镇众将领的眼睛陡然亮了,他们露出狼一样的目光。

“那里原本就是元朝时期的养马场,一部分土地用来种地,一部分土地可以养马!”

全旭笑道:“东江镇所缺的战马、粮食,都可以解决了!”

“干”!

陈继盛朝着全旭举起大碗:“全帅,我干了这碗酒,马上回去,点齐兵将,先占了再让毛帅与朝鲜王交涉!”

“我看好你!”

全旭接着道:“如果东江镇治下百姓,没有粮食可以吃,可以把他们送到金州,复州、盖州,无论来多少人,我全部接收!”

虽然说辽东是辽东汉民的伤心之地,不过呢,他们倒没有人愿意给建奴当狗,反而与建奴有着血海深仇。

“全帅,此事需要毛帅点头,末将!”

“理解,理解!”

全旭想了想道:“你回去的时候,就可以把玉米、红薯、土豆的种子带上!”

“多谢全帅!”

在陈继盛走后,沈明泽有些奇怪的问道:“主上,既然耽罗岛如此之好,那何不?”

“辽东岂不是更好?”

“只是,辽东太冷!”

“冷,算个什么问题!”

全旭来到书房,拿起一张图纸,放在沈明泽身前道:“这是我在去年的时候,在全家庄镇推广的火墙和火坑,这是建筑图纸,造价极低,每户投入不过二两银子,一旦生火做饭,这炕就会热得穿单衣都出汗,至于这火墙,外面冰天雪地,屋里光屁股都冻不着!”

沈明泽望着这些图纸,一脸惊讶:“这么简单?”

“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

全旭有些得意的笑道:“咱们现在,首先解决口粮的问题,把土地开垦好,然后再集中力量解决住房问题,等到秋天的时候,住房问题解决了,这个冬天就好过了!”

“可是金州卫的城墙毁坏的太严重!”

沈明泽苦笑道:“要想修缮好,恐怕非短时之功!”

“为什么花力气修城墙?”

全旭淡淡的道:“在遵化城外,全家军就用一道简单的铁丝网,他们攻进来了吗?再说了,被动防守,从来不是我的习惯,我的习惯是进攻!”

沈明泽苦笑:“辽南太荒凉了,现在人口太少,没有十几二十年时间是恢复不过来了!”

全旭撇撇嘴道:“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它很快就会恢复往日的繁荣,甚至变得更加繁荣!”

“难!辽东人都让老奴给杀怕了!”

沈明泽苦笑道:“除非可以灭掉建奴,否则,他们根本就不敢迁过来,上哪找足够的人手?”

“辽东原来有四五百万人口,经过努尔哈赤这个屠夫的血腥大屠杀,辽民剩下也就一百多万,其中半数沦为后金的包衣奴才,半数逃到皮岛等地,也有一部分,就像他们当初躲及努尔哈赤大屠杀一样,躲到了森林里,山沟里,从现在开始,调出一部分玉米、大豆、肉罐头、棉布之类的物资,交给幸存的辽民,让他们去招募附近的幸存辽民!”

全旭想了想道:“对了,还有中原,这些年,不是干旱,就是涝灾,要不然先旱后涝,民不聊生,无家可归的流民非常多……算了,这事不交给你去办了,我去找陈应!”

……

当全旭找到陈应的时候,陈应这个胖子,正在拉犁子。

虽然说,在没有牛的时候,有的人农民会用人来拉犁子,可问题是,这种耕地的效率极低,而且非常累人。

当然,陈应也非常累,他累得舌头都吐出来了。

“啪……”

苏音在后世甩了一个鞭花,吓得陈应一哆嗦,原本想休息,又赶用力拉桦犁。

全旭仔细一看,陈应又瘦了一圈,虽然没有用称,目测他已经瘦到了二百斤以下,大肚子已经几乎看不出来了。

看到全旭的时候,陈应的眼睛就流了下来。

“全爷,你可为我做主啊!”

“怎么了这是?”

苏音撇撇嘴:“说话不算话,还算什么男人?”

陈应此时欲哭无泪,他确实是向苏音说,愿意给他当牛作马,这不过是一句谎言,就像爱你一万年,真心永不变之类。

可是,苏音却当真了,真让陈应套上了绳套,在这里耕地。

“苏音,行了,不要胡闹!”

全旭指着陈应:“你跟我来,我有要事让你去办”!

“谢天谢地,终于可以脱离苦海了!”

陈应此时感动的哭了起来。

全旭看着苏音,噗嗤一笑,看来苏音这段时间没少折腾陈应。

陈应饿啊,看到全旭的时候,也不客气,从他的柜子里,轻车熟路,拿了几盒自热式的盒饭,几个午餐肉罐头,然后大吃起来。

“全爷,您有何吩咐?”

“现在辽南缺人,你也知道!”

全旭伸手敲击着桌面,缓缓道:“山西、甘肃、陕西、去年又是遭了旱灾,又是兵灾,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我也是心急如焚,你去一趟,把你的人散出去,不够的话,那就招募新人手,不用怕花钱,也不用浪费粮食,你把西北五省遭灾的百姓,都买下来,把他们河南,从洛阳、或陈留,甚至大名府上船,把他们带到辽南,我给你的经费是,每户十两银子,每个人三两银子,多多益善,上不封顶!”

“全爷,你放心吧!”

陈应心中算了一下,流民根本就不需要买,给口吃的,他们就会跟着走,如果自己可以招募十万户,那就是一百万两银子,虽然吃的,喝的,会浪费一部分钱粮,他却可以分到好几十万两银子,如果是一百万户,那绝对妙不可言。

随着陈应的离开,很快在中原大地上,就掀起了一股人口买卖的浪潮。

人口生意火爆异常,只是买家的要求非常古怪,不要唇红齿白的小厮,不要身轻体软易推倒的小萝莉,不要风情万种的少女。

他们要牛高马大的大汉、膀大腰圆的悍妇,也要偷鸡摸狗的小偷,也要坑蒙拐骗的拐子,骗子。

人贩子们干这行干了一辈子,还是头一回碰到这么奇怪的买卖。

好吧,顾客就是上帝,你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于是,在牙市,抠脚大汉和抄起把菜刀就能追着人家砍上十八条街的悍妇变得异常抢手,行情一路看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