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三零五章东江军顶风冒雪进沈阳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三零五章东江军顶风冒雪进沈阳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全旭从旁边的士兵箭壶里抽出一支箭,在地上划出一道道线:“沈明泽,你看清楚,这里就是遵化城,外面是咱们现在的营盘,由于太乱,没有直线通道,影响我军主动出击,所以,你必须带着民壮,把这一块清理出来,这五十三镇民壮,你给我组织起来,抢班加点,把正南,正西这两条通道清理出来,曲靖,你配合沈明泽!”

“是!”

沈明泽问道:“主上的意思是想打个反击?”

“当然了,被动防御太伤士气,全家军还好些,那些百姓,他们会崩溃的!”

全旭指着营中那些打造完毕的大车道:“你现在清空两条通道以后,就竭尽全力打造偏厢战车,我们用这种大车堵住口子,围而歼之,让后金知道咱们不是好欺负的!”

后金军队并没有向全家军发起进攻,事实上面对全家军犀利的火炮,皇太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他缴获了二百多门大炮,决定用大炮对大炮,与全家军来一场炮战。

可是,从张家湾到遵化城,有将近两百里的距离,炮车抵达还需要一段的时间。

在张家湾后金缴获的火炮,向遵化城移动的时候,全旭通过玄鹰卫的情报,得知了皇太极的异动。

全旭还知道,皇太极整合了这三万余名明军士兵俘虏,以五千余名炮兵,成立一个炮营,剩下两万五千余人成立了一支炮灰部队,准备以人海的方式,消耗全家军的火药和炮弹。

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全旭笑了。

当然,全旭在后金储备火药和炸药,还有将近两千吨。想要用人命来耗尽全家军的火药,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沈良材!”

“卑下在!”

全旭想了想道:“洪山口城,还有一部分青壮,你去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一支近卫旅!”

现在全旭的军队扩充到了一万九千人马,但是他却没有建立侍卫亲军,承担中军保护工作的人员,就是一百名影卫,还有一百余名护卫。

当然,这与全旭不率领军队冲击有关。

事实上,全旭也不擅长冲阵。

这支近卫旅,全旭准备分别下辖一个骑兵团,一个炮兵团,外加四个步兵团,全旅人数将近四千人。

既承担全旭的安全保卫工作,也是全军的预备队。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计谋都是徒劳的。

全家军虽然扩军至一万九千余人,然而问题是,八成都是新兵。

可是后金军队却几乎全部都是百战精兵。凭心而论,后金一名士兵,特别是骑兵,如果不考虑骑兵墙冲锋的情况下,一对五,打败全家军骑兵绰绰有余。

步兵方面,就算做不到一对五,一对三还是没有问题的。

全家军唯一的优势就是火炮,现在的六个炮团,下辖一百六十二门一零五野炮,二十个步兵团,下辖飞雷炮一百六十余门。

更何况,全家军步兵团中,有一部分是掷弹兵,配合火铳兵在三十步至五十步内进行辅佐进攻,他们主要是快速把自己装备的手雷弹投掷出去。

这些掷弹兵和标枪兵,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男子,不过,由于他们被折磨了两三个月,身体还很虚,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元气和体力。

特别是火铳手,在面对后金军队的步兵的时候,吃亏就太大了。与骑兵冲锋的速度快不一样,骑兵冲锋速度快,可是给后金骑兵的时间也少,所以火铳咬牙还可以坚持下来。

但是,后金护军步兵,他们手中的弓箭虽然比弩机偏软,对付有甲目标效果不明显,然而,问题是那些后金弓箭手却可以射出半自动步枪的射速,一壶箭十五支,优秀的弓箭手可以一分钟之内,将两壶箭射出去。

箭如连珠,并不是夸张的形容词,而是切切实实的事情。

全家军本来就没有装备多少弓弩,而火枪手只要露面,马上就会被射成筛子。

如果没有那道矮墙,全家军士兵早就被他们射得崩溃了。

与火枪和步枪的直射火力不同,弓箭是曲射的方向杀敌,后金军队采取大面积抛射与吊射相结合,全家军士兵只能紧紧贴着矮墙,否则就是拿身体去迎接箭雨。

在这种密集火力打击下,全家军不仅仅是被动那么简单,而且是非常憋屈,士气低落,甚至可以说有些无力。

全旭最大的优势不是他精通军事,是他的歪点多,邪点子多。

地雷、火铳、凝固汽油燃烧弹、标枪、手雷弹,当然,还有火炮。

主要是,全家军在皇太极案前的情报,实在太少了。

不像孙承宗麾下的军队,他在通州召开军事会议的时候,二十余万明军兵力部署、行军路线、粮秣存放地点等至关重要的情报便巨细无遗的摆在皇太极案前了。

……

崇祯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也就是孙承宗麾下兵马溃败的翌日。

辽河平原上,沈阳城城南四十余里的平原上。

寒风裹着冰雪,吹在身上跟钝刀割肉一样的疼。

实在是太冷了,冷到连鼻毛都给冻僵了,一口热气呵出,肉眼都能看见它变成细小的冰晶坠落在地。

尤其是到了晚上,更是奇寒彻骨,躺在帐蓬里,分明能够听到树木和石头裂开的声音。、

这种泼水成冰的鬼天气,本应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然而此时,却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大军像涌上陆地的洪水一样漫过辽东平原,顶着漫天风雪,缓慢而坚决的朝沈阳涌去。

这支军队的规模不算太大,莫约六七千人。而在这支大军后方,是规模更为庞大的民夫,他们推着鸡公车,赶着马车,运载着大量辎重艰难的前行,寒风以惊人的速度将他们身上的热量抽走,不断有人走着走着就一头栽倒在地,再也没能爬起来。

这支军队正是东江镇毛文龙亲自率领,其下以副将陈继盛,副将刘兴祚,左军参将孔有德、中军参将耿仲明、右军参将尚之信,后军参将毛永禄等。

可以说,这次出兵集结了东江军几乎所有拿着出手的精锐,在六千余匹战马、驮马、骡马的帮助下,顶着寒风前进。

东江军是在十月上旬从皮岛出发,出发时,东江军威武豪迈,意气风发,可惜,经过将近一个多月的迂回,这些让人生生逼疯的寒冷,将东江军的士气剥削殆尽。

好在,全旭给东江军支援了大量的装备,然而,问题是,东江军实在是太穷了。

有了全旭输血,可是东江军只是勉强不至于饿死,军资依旧非常匮乏,明亮的铠甲,关键是不挡寒冷。

东江军将士和辽东军民不断的咒骂这活见鬼的天气。

也有人嘀咕着,埋怨毛文龙在此时出兵。

可是没有办法,袁可立给毛文龙写信,并且从牙缝里挤出了三万石粮食,送给毛文龙,希望毛文龙可以建立大功。

感激袁可立的支持,毛文龙只好咬着牙齿,这种能冷死人的鬼天气向沈阳进军!

原本直线的进军路线,他偏偏选择从东部密林迂回。

没有办法,后金是游牧民族,沈阳城对于后金的意义不大,他们一旦提前知道东江军进军的消息,肯定会能守就守,不能守就跑。

如果出奇不意,可以捞到一些大鱼大虾。

“扑通……”

一名行动在队伍中的民夫倒在地上,像木桩一样,半天没有爬起来。

良久,另外一名总旗上前探了探鼻息,他哭丧着脸,叹了口气。

又是一个被累死的民夫。

毛文龙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忧心忡忡,这一仗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死,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退回去。

风雪非常大,孔有德的脸上布满了风霜。

他眯起眼睛望着前方。

突然间,孔有德的耳朵动了动,他急忙伸出手,在空中摇动起来。

看到信号的东江军士兵们,马上停止动作。

远处不远,莫约百八十步的地方,平原上出现十几个雪馒头。

孔有德缓缓拔出刀,蹑手蹑脚的朝着雪馒头走去。

寒风呼啸,掩盖了他走在雪地上,格格的声音。

几十名东江军士兵围着雪馒头,用刀尖探出,用力往外一划……

“哗啦……”

几顶帐篷被掀开,正在帐篷里呼呼酣睡的后金哨兵还没有反应过来,锋利的破军刀,就插入了他们的胸膛,鲜血喷射而出。

一股鲜血喷在孔有德的脸上,让他的脸感觉到了一些温度。

孔有德的脸上浮现一抹笑容:“快,派人禀告毛帅,沈阳到了!”

是的,历时两个多月的艰难行军,行军两千余里,他们一路上冻死,累死了足足上千人,终于摸到了沈阳城的边上。

毛文龙来到前面,拿着望远镜望着北方。

若隐若现的城池轮廓,仿佛一头远古的巨兽,正匍匐在大地上。

毛文龙的心情相当激动,八年了,沈阳城失陷八年了,他终于再次来到沈阳城下。

“传令下去,每个人喝半斤酒,把肉干、罐头、干粮,分发下去,吃饱喝足,杀他娘的!”

“大帅有令,每人半斤二锅头,吃饭喝酒,休息半个时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