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三零四章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三零四章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正所谓,窥知一斑而知全豹!

自从在洪山口城,沈明泽被全家军解救下来以后,沈明泽就一直观察全家军和全旭。

在名义上,全家军只是天雄军的前锋营。

而事实上,全家军却自成体系。

全旭是一个站在历史肩膀上的巨人,他深知,一支军队利用严酷的军纪,可以训练成功,比如说,岳家军,戚家军,包括秦军,还有川军。

这样的军队要说没有思想,那是不对的,要说有思想,却只有被动思想,被动禁锢的思想,先进于封建军队,可以打败野蛮军队,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这样的军队,久而久之,将成为军阀军队,全旭是大兵头,那么下面的将领将是小兵头。

全旭可以指挥他们,而别人同样也可以指挥。

就在现在,崇祯皇帝用皇帝的圣旨,可以调动一部分将领和大部分军队,因为所有人的心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

全旭在思想教育体系中,教给将士们思考的问题,其实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他们因何而战?为谁而战?如何而战?

这三句话听起来简单,可是事实上,却并不简单。

这不是喊空洞的口号。

口号人人可以喊,但是,人不是动物,人是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那就是人有思想,这个世界上,有思想不开化的人,但是,却没有蠢人。

只要时间的积累和见识到了,哪怕是最普通的农民,也可以说出哲学家都无法回答的问题,也可以做出哪怕最虔诚的圣徒也无法做到的事情。

古代军队和现代军队最大的区别就是思想,就是灵魂。问中国任何一名士兵,他们都知道国家必须统一,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但是,问古代军队,没有一名士兵会操心这个问题。

可同样,一群只拿着冷兵器的现代军队,对阵一支用自动步枪和榴弹炮武装起来的古代军队,谁会获得胜利?

那么答案其实很简单,是现代军队,而不是古代军队。

就像九一八之前东北军的装备,放眼全国,那也是一流的,就连日本人也垂涎三尺,除了海军确实是无法与日本相提并论,但是在空军、炮兵、陆军、特别是步兵火力真强(贴子发在群里)

但是,结果大家知道了。

这就是思想创造的奇迹,军队不是不应该用有思想,而是应该拥有正确的思想,军队不应该是盲从的杀人机器,而应该是拥有最起码是非观念和道德底线的团体。

全旭一直在努力朝着现代职业军队来打造他的全家军。

明末是一个充满黑暗和戾气的时代,也是一个血腥的时代,全旭想要建立一支保卫华夏文明的存续和发展的军队,可能很有人说会很蠢,但是,全旭却希望他可以创造这个时代不一样的军队。

一个可以给战乱的百姓带来光明和安全感的军队……这一切,全家军与众不同。

在明末,沈明泽见过很多军队,昌平军、关宁军、山海军、宣大军,这些军队与土匪无异,所过之处,几乎可以说寸草不留。

全家军在攻克洪山口城之后,开始剿灭城内的抵抗,然后,部队就撤到了城外,然后布置防线。

留下二百人开始整编那些被俘虏的百姓,甲、保、镇,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可关键是,在整个洪山口城内,并没有发生一件抢劫百姓的事件,也没有发生一件杀良冒功的事件,同样,也没有发生一件坚银妇女的事件。

这些在明军之中显而易见的事情,却在全家军军中成了禁忌。

“宁愿冻死不拆屋,宁可饿死不劫掠!”这是岳家军的军纪,岳家军也是一支存在于传说中的军队。

但是,全家军却是发生在大明,亲眼看到的军队。

沈明泽看到了全旭的追求,他就算不做刘备和刘邦,至少可以做宋太祖赵匡胤,定难开国。

关键是,沈明泽其实别无选择。

大明的科举制度已经走到了极致,也走到了尽头,一个读死书的读书人,或许凭运气可以考中进士,或者像他一样,然而问题是,他无法当官,更加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就算可以当官,哪个进士没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

然而,所有的理想,最终被现实击跨,击成碎片。

全家军这个集体,如今一切正在操控着人心,凝聚着人心。

不同的人,展开不同的方式,比如,一直没有吃饱饭的普通青壮,他会一直向这样的人灌输着,全家军伙食好,想要吃饱,跟着全将军准没错。

有的人有野心,却缺乏上进之路。

这就从另外的维度,比如理想,如今大明吏治**,民不聊生,想要出人头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跟着全将军,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于是,沈明泽和曲靖他们就主动找上了全旭。

全旭望着沈明泽与曲靖笑道:“投靠我?二位先生说笑了,你们二人都有着大好的前途,曲先生尚且年轻,假以时日,定能高中,光耀门楣。沈先生已经是进士,这次朝廷出现空缺不少,应该马上获得实缺,可以大展宏图!”

全旭并没有因为两名有文凭的读书人投靠就有些飘飘然了,作为后世的一名大学生,全旭非常清楚,越是有文化的人越反动,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那些拿着国家工资,担任大学讲师的老师们。

其实,他们是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就骂娘的人。一边享受着国家给予的福利,一边鼓吹国外好,学生的出路只有出国留学。

全旭也被他的老师劝过。

这一点,全旭对这些高等知识份子,反而不感冒,没有人才,他可以教,反正他有的是时间。

沈明泽跪在全旭面前:“主上,学生是真心的,天地可鉴!”

“哈哈!”

全旭上前扶起沈明泽:“男儿膝下有黄金,二位,这是何苦呢,我只是一个参将,大明别的不多,参将至少两三百人,等这场仗打完,日后全某未来,全某都无法预知!”

沈明泽似乎明白了,这是全旭对他的考验。

其实,世界上就没有笨人。

特别是在明朝那种残酷的科举考生制度之下,光靠死记硬背,在后世不难混一个大学文凭,但是在明朝想靠这一点混一个秀才,实在是太难,至于进士,更加难如登天,除非是官宦子弟。

沈明泽急忙表态度:“主上,您千万不要这么说,无论将来如何,明泽是一定要跟着主上的,明泽自认还识几个字,就算主上致使荣养,我还可以当西席,还可以为主公挥毫泼墨,拾遗补缺!”

“曲某亦然!”

全旭摇摇头道:“全某如今如履薄冰,稍有差池,定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其实不然!”

沈明泽慷慨激昂的道:“孙阁老统帅二三十万大军,与全将军前后夹击,后金必败……”

就在这时,沈良材快步而入:“全爷,急报!”

全旭伸手接过急报,匆匆扫了两眼,他气得将筷子扔在地上。

这三天后金不是老实了,而是采取了北守南攻之计。

十二月二十五日,皇太极以豪格、莽古尔泰、阿巴泰率领四千后金精锐,迂回一百八十余里,

于二十六日进攻明军后方张家湾。

张家湾位于通州东南,是京杭大运河的交通要道,也是明军补给基地。正在通州召开会议的将领几十名,张家湾驻守着四万八千余明军部队,加上民夫,足足七八万人。

然而,拥有十几倍的兵力优势,却在短短半个时辰内跨了下来,这一仗,后金军队赢得非常漂亮,特别是阿巴泰一度逼近了通州城,差点把孙承宗孙阁老的行辕给打下来。

昌平总兵尤世威、蓟镇总兵杨肇基、保定总兵曹鸣雷、山海关总兵宋伟、山西总兵王国梁、固原总兵杨麒、延绥总兵吴自勉几乎都是一触既溃。

短短一天下来,明军转攻为守,损失多达四万余人,其中俘虏超过三万。

全旭这边好不容易解救了七万百姓,结果这一仗下来,又给后金送了三万余名俘虏,更重要的是,明军丢了太多的粮草、甲胄,仅仅火炮就多达两百余门。

全旭足足半柱香没有回过神来。

沈明泽看了看战报,一脸悲愤的吼道:“正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闭嘴!”

全旭指着沈明泽道:“你没有资格来评价孙阁老!”

事实上,全旭的心也在下沉。

这是历史上并不曾发生的一场战败,结果,反而发生了。

瞬间攻守易位不说,关键是,孙承宗这个总理兵务的大臣,能不能保住位置还是另外一回事。

这场战败肯定会有人负责,而孙承宗的脑袋不大不小,正适合背这个黑锅。

就算拿掉孙承宗?

现在换谁上位?

谁能力挽狂澜?

谁能横刀立马?

全旭揉揉脑袋,他有点头疼,幸亏没有想过真正扶明,大明实在太烂了,烂泥扶不上墙。

全旭望着沈明泽道:“沈明泽,我给你一个机会,遵化城下还有五十三镇,我委任你为天雄军前锋营签押书记官,统领这五十三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