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一六一章丰收的苦恼(三更)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一六一章丰收的苦恼(三更)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51:31 来源:笔趣阁

在全旭的指导下,那名庄户然找一个大锅,把鲜牛粪倒在锅中,加上大量的水。

然后,在锅下升火,用木棍在锅中搅拌,等到沸水蒸发掉锅中的泡沫时。

“停火,过虑掉水,加上一点粗盐,搅拌均匀!”

牛粪当作饲料喂猪、喂羊,甚至鸡鸭都可以,当然,这需要处理,一般分为干燥法处理和湿法处理。

自然干燥法是将新鲜牛粪单独或掺入一定比例的糠麸拌匀后,摊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随时翻动,让其自然风干、晒干,然后粉碎,掺到其他饲料中饲喂。

此法成本较低,操作简便,但受天气影响大,且易造成环境污染。机械干燥法是采用相关设备进行干燥,可达到去臭、灭菌等目的,也是应用较广泛的干燥法。

当然,这两种方法都比较耗费时间,全旭采用的是湿法处理。

很快将处理好的牛粪,经过高温消毒,过虑后,冷却。

全旭指着庄户道:“你去找头猪过来喂。”

庄户赶着几头猪过来,几头猪找到食槽,开始欢快的吃了起来。

卢象升望着这一幕,目瞪口呆:“这些猪真吃牛粪?还吃得相当香甜!”

全旭看着猪仔欢快的吃着牛粪,他向卢象升解释道:“这个牛粪可以喂猪,还是我无意间发现的,猪会吃牛粪。经过处理的牛粪喂猪,一个猪仔仅需要七至九个月就可以长过二百多斤,一个人可以喂一两百头猪,一年就可以产出两万斤肉!”

虽然猪肉是贱肉,可是有肉吃,总比没有肉吃强。

全旭自己感觉到饿了,他朝着身边的家丁道:“拿两个午餐肉罐头过来!”

时间不长,家丁兵取来两块午餐肉罐头。

全旭打开一只罐头,然后又递给卢象升。

卢象升自然是吃过这种肉食。

全旭一边吃一边介绍道:“这种罐头就是用猪肉做的,咱们大名府的玉米种植面积只有超过三十万亩,就可以轻松养活二十万头牛,二十万头牛所产出的牛粪可以养活一百万头猪,一年之后,就能产出两千万斤肉,我们大名府不到七十万人,这样下来,人均就可以获得三十斤肉,不仅仅可以节省不少粮食,而且,可以提高百姓的身体素质,增加免疫,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卢象升豁然开朗,他隐隐约约明白了全旭的意思。

“另外,猪粪也是宝贝!”

“什么”

卢象升感觉自己的三观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牛粪是宝贝,原来他一直以为是可以肥田。

然而,在全旭手中,却用牛粪养猪。

猪是杂食动物,吃得很多,牛粪可简单易收集。

“猪粪可以用来养鱼!”

全旭拿着一个树枝,在地上划了起来,从玉米秸秆、玉米轴开始,再到粪便,然后,变得猪肉和猪粪便。

“特别是那种鲶鱼,就喜欢吃猪粪,用猪粪喂养的鱼,长得快,个头大,这样以来,猪粪就可以养活数百万条鱼!”

全旭一边画着,一边计算:“鲶鱼一条一年可以长三四斤,这些猪粪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随便一个鱼塘,就可以每年获得数千上万斤鱼肉,既可以用来解馋,也可以用来卖钱,而且养鱼还不算,经过在水塘里浸泡的猪粪就变成了上好的肥料,挖出来种地,可以大量增产!”

卢象升听到这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真的可以?”

“卢大人可以让人试试!”

全旭指着东南方向的烟囱道:“那里是窑场,为了烧砖,挖了不少土地,那里将会形成一座座池塘,我会让人买来鱼苗,在池塘里养鱼,这就是经济循环生态养殖!”

卢象升看着全旭地上的简易图形,终于明白过来,全旭为什么会富裕。

他的富裕是有大原因的,人家脑袋好使,关键是,还会点石成金。

全旭起身,看着周围那些官员,一脸幽怨的望着全旭。

这些官员都像受气的小媳妇,他们一大量被卢象升拉着来到了全家庄镇,参观全旭的玉米收割。

好不容易挨到了中午,以后可以吃一顿丰富的工作餐,毕竟,全旭可是有名的富豪,这里的肥鸡、羊、还有牛。

当然,他们也不能吃牛肉。

他们虽然想吃牛肉,却不想闻牛屁。

全旭反应过来,望着卢象升道:“卢大人,时间不早了,我在宅子里还设了宴,你看?”

“走吧!”

卢象升摸了摸肚皮,虽然他和全旭吃了一个午餐肉罐头,可是依旧不顶饿。

全旭的东暖阁,平时招待二三十人还行,像今天这样,官和吏,足足一百多人,肯定安置不下来。

只能分开,卢象升和大名府十县一州、掌印主官进入东暖阁,而其他官员,只能将就,将就,在食堂就餐。

全旭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卢大人,各位大人见谅,寒舍简陋,连一个像样的大厅都没有,最大的大厅就在金梯书院的明伦堂,在那里设宴,只怕对圣人不敬!”

“本府无所谓,山珍海味可食,粗茶淡饭也能吃!”

“今天就为卢大人,以及列位大人准备了粗茶淡饭!”

随着众人纷纷落坐,全旭望着桃仙道:“准备上菜!”

全旭内院其实只有两名丫鬟,现在连红尘和无双也亲自上场,端茶递水。

菜肴很快上齐,分别是酸辣土豆丝、红烧土豆条、干锅土豆片、鸡肉炖土豆块,黄金土豆饼,肉沫土豆泥,脆皮土豆饼、孜然土豆块、排骨土豆块,土豆烘鸡蛋、红薯熬成的红薯粥,红薯泥制成的甜点,红薯粉制成的粉条,当然,还有玉米面馒头、玉米面窝窝头,玉米羹等等,足足几十道菜。

这顿饭吃得众官员非常开心。

当然,谁要是错过饭点,逮着饿两个多小时,保准胃口大开。

更何况,土豆菜味道还是不错的,无论是脆饼土豆饼,还是红薯饼,不仅看着比面饼好看,还比面饼可口。

到了晚上,收割后的喜悦继续传来。

已经收了一万多亩地,掰下来的玉米,全部运到全氏大院里,摆放起来。

此时整个大院里,到处摆放着玉米棒子,望着堆积如山的玉米棒子,众官员已经变得麻木了。

参与收割的农民或流民,他们有些难以置信。

卢象升有些不解后面的平均亩产越来越高,甚至达到了两千五百多斤以上,他实在忍不住问道:“同样的地,下午的产量为什么越来越高?这是怎么回事?”

“咱们上午收的地,都是靠近路边!”

“靠近路边怎么了?”

卢象升一时半会没有返应过来。

“被偷了啊!”

全旭耸耸肩不以为然的笑道:“这种玉米棒子,生的时候可以煮着吃,也可以烧着吃,特别是烤着吃,那个叫真香……”

“一亩地被偷吃了三四百斤?”

“这个正常,南来北往,这么多人,我也看不住啊!他们往玉米地里一点,谁知道他们是撒尿、打野战,还是偷玉米?”

为什么偷吃,其实主要是全旭经常在家丁兵面前宣扬,同时,有一部分玉米棒子是全旭让人摘下来煮熟吃,或者烤着吃。

直接外人敢偷的还真不多。

这个时代,可不像后世。

什么小偷有理,小偷偷了别人的西瓜,被追的时候摔断腿,还需要瓜农赔钱。

在这个时候,抓着小偷,失手打死也是白死。

《周礼·秋官·朝士》“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

《隋书·刑法志》“盗贼群攻乡邑及入人家者,杀之无罪”

《唐律疏议》“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

《元史·刑法三》“诸夤夜潜入人家被殴伤而死者勿论。”

《大明律》“凡夜无故入人家内者,杖八十。主家登时杀死者,勿论。其已就拘执而擅杀伤者,减斗杀伤罪二等。至死者,杖一百,徒三年。”

哪怕全旭的玉米地非常多,还真没有人敢去偷。

毕竟,全旭的地多,他的家丁也多,人手更多。

卢象升不知道个中内情,他是非常生气,经过再三检验,非常确定越不靠近道路的玉米产量越高,这说明,全旭所说的是实情,如此高产的玉米,吃着又非常可口,他连现在吃掉都心疼,更何况是被未熟的时候偷走吃掉?

“陆典吏!”

陆凤鸣听着全旭所说被偷的时候,他就知道不好了,果然,板上要落在他身上了。

“下官在!”

卢象升道:“即刻筹建全家庄镇巡检司,挑选干练老吏,把架子搭起来!”

“是!”

袁世卿一脸笑眯眯的道:“全爷,咱们院子里玉米放不下了!”

玉米需要晾晒,这个过程看天气,少则七天,多则半月。

如果硬放,肯定能放下,关键是,他不仅仅有玉米,还有三万多亩的土豆,三万多亩的红薯。

全旭的大院里预留的空间本来就不大,又被金梯书院占了很大一部分。

现在这个大院就有点太小了。

全旭想了想道:“咱们大院东边,不是原来家丁训练的训练场吗?把那里平整一下,堆放玉米和玉米秸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