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一六零章牛棚畅谈经济之道(二更)

大名府的田地为何要抛荒很多?

主要是因为百姓没有钱养牛,没有钱养牛,种地的效率就低,税收就无法完成。

有了玉米,就可以轻松养活牛马,大名府的农业生产只会越来越高,虽然三两银子不便宜,可是种植一两亩玉米,还是可以,大不了向全旭的全氏银行借钱,不不起还两成利,只要老天爷赏饭吃,一年可以轻松回本。

卢象升看着牛棚里的牛,每头长得膘肥体壮,还有那些马,高大威武,神骏。

“好牛,好马!”

全旭没有说话,牛还好,大部分都是从外面购买的,但是这些马,除了二娘购买了一百多匹,更多的则是全旭从山东搞过来的。

这些马的成分就复杂了,有山东响马抢富户的,也有关宁军的,也有山东军的,更有辽东军送的。

卢象升看着到处生机勃勃的样子,叹了口气:“若是大名到处都是这个样子,那该多好啊!”

“没有这个可能!”

全旭直言不讳的望着卢象升道:“卢大人可知,我为了种这些地投入了多少钱?”

“多少钱?”

“光种子就花了五十多万!”

当然,全旭说的是钱,而不是银子。

在卢象升心中,这就是五十多万两银子:“这么多?”

“是啊!”

“卢大人也知道,咱们的麦种、稻种,产量都不高!”全旭指着自己远处的麦田道:“卢大人不妨猜猜,这样的麦田,一亩地可以产出多少斤?对了,还有红薯,土豆?”

卢象升试着猜测道:“三四石?”

“不止!”

全旭笑道:“如果只是三四石,那我就亏大了,产量的问题,暂时先不说,我只告诉卢大人,为什么百姓种地越种越穷!”

“为什么?”

“因为农民抗风险的能力太低,就以今年为例,开春之后,天气干旱,五月中旬、下旬开始下雨,六月雨水很足,到了七月,又开始干旱,那个时候,春小麦正是拔节、授粉的时候,正需要雨水,普通百姓没钱抗旱,只能任由麦子在田地里干旱着!”

全旭指着远处的压水井道:“我有钱可以抗旱,所以,旱灾对我有影响,却没有多大影响,虽然麦子会减产,但是影响不大。”

卢象升叹了口气道:“普通百姓连牛都没有,更别提有能力抗旱了!”

“咱们大名府,其实还有很多荒地!”

现在的大名府,可比后世的邯郸大多了。而且又几乎没有工业用地,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铁路以及大小城镇建筑用地。

可以说,大名府的辖境,与关中八百里秦川差不多,只要全部开发出来,哪怕明末产量再低,养活七八百万,甚至上千万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可是呢,大名府一州,十县户籍人口七万一千八百八十户,口六十九万两千零五十八人,官田五百六十一万九千六百十亩。

按照这样的数据,全旭的田地,其实已经占到了大名府将近百分之三。

事实上,超过三分之二,也就是多达一千四百余亩地的田地,是士绅占据着,不用纳税。

“让人带着百姓垦荒置田?”

“同样也是没有用的!”

全旭苦笑道:“就算我组织百姓把荒地开垦出来,用不了多久也会被那帮比蚂蟥还狠的缙绅不择手段的夺去,我能有什么办法?他们要是土匪还好办,我可以带着百姓,把田讨回来,可是他们不是土匪,还有有功名的士绅,这样一来整个大名府的缙绅我都要得罪个遍,我有几个脑袋呀?”

“你直管干,全家镇巡检司,我给你破格编制五百人马,天塌下来,本府给你顶着!”

“卢大人,你还真顶不住啊,到最后,最终还是会把我的脑袋压扁!”

卢象升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偶像是潘季驯,老潘是堪与李冰比肩的大水利家,四度治河,把黄河治理得服服贴贴,让黄河中下游无数百姓免受黄河泛滥之苦,很多治水经验在数百年之后还在沿用,造福子孙万代。

作为一个文官,能做到老潘这个地步,也就没有遗憾了。

他自问没有老潘那么厉害的治水技术,只好在发展农耕方面下苦功,能让老百姓粮满仓、食有肉,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功绩嘛!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骨瘦如柴。

当他将理想付诸实施之后才知道阻力有多大,最初他来大名府的时候,他的政令根本就没有办法贯彻下去,甚至连大名府城都出不了,总有那么多人阳奉阴违,有意无意的拖他的后腿。

他好不容易组织老百姓开垦出一些荒地,没多久地方缙绅就拿着地契上衙门闹了,老百姓跟缙绅打官司,赢的永远是缙绅,他们总有那么多强有力的证据和证人能够证明被开垦出来的地是他们的!

在这一次深受打击之后,卢象升并没有沮丧,他感觉要对付士绅,不能完全依靠百姓,百姓目光太短浅了,当初,明明是他们那些百姓,自己开垦出来的荒地,被士绅稍一吓唬,马上改口。

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同乡,典吏陆凤鸣,在陆凤鸣这个地头蛇的帮助下,卢象升一步一步获得了大名府的话语权。

此时的卢象升并不像全旭一样,一旦后金还像历史上一样,从大安口破关而入,直接威胁京师,卢象升带着大名府的青壮北上勤王,那么卢象升最多还有半年时间就会升官。

他现在还是想在大名府留下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

“既然不能开荒,那你说怎么让百姓富裕起来,有饭可吃?”

“除非由官府牵头,由富商投资,组织老百姓办大农场,否则不管开垦多少土地,都只能往那帮贪得无厌的王八蛋嘴里送食!”

卢象升一怔:“组织老百姓办大农场?”

“卢大人,您难道没有发现,我这里其实就是一个庞大的农场!”

全旭指着周围的土地道:“这些土地都是我的,百姓名下没有田地,他们只需要跟着我做工,他们不必去操心种子、耕牛、农具、肥料,他们甚至不用操心纳税,只要把庄稼伺候好了,按照要求完成任务,他们就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就在全旭与卢象升顿在牛棚里兴致勃勃的聊天时,其他官员早已饥肠辘辘。

然而,卢象升与全旭坐在牛棚的水缸前,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太阳已经偏西。

卢象升根本就没有感觉到饿,全旭同样也是如此。

“一般士绅豪强,想要兼并土地,根本就不会像我一样,以正常年月,按照正常市价来购买,他们要么等百姓家中有了病人,或者有了其他事情,要不然就等天灾或兵祸,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把土地以白菜价买下来,要不然就强取豪夺!”

全旭指着周围笑道:“他们的伎俩,对我而言,根本就不怕,天灾**,我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如果他们敢玩阴的,那就更简单,他们养的几百上千名家丁,不见得能打过我的人!”

卢象升恍然大悟。

全旭不像普通百姓,给点小恩小惠就可以收买,打嘴皮关司,全旭也有钱,更何况他身边也养活了几百名家丁,原来是准备与士绅大户的家丁群殴?

“胡闹,荒唐!”

卢象升板着脸道:“无法无天,斗殴出了人命怎么办?遇到事情,多动动脑子,全家庄镇,给你五百兵额,你可以让他们出动!”

“对了,卢大人,我倒是可以推荐一个巡检!”

“谁?”

“我的门人全干,他是一个人才!”

卢象升点点头:“嗯!”

“除了这个办法,还有另外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全旭指着牛棚里的牛道:“所以,我养了很多牛,将来准备利用玉米秸秆和玉米轴,至少可以养活两三万头牛,我自己肯定用不了那么多牛,就可以租给百姓使用,只要他们不怕我的牛累死,就可以稍微收点租金。养牛的好处非常多,特别是牛粪。”

卢象升点点头道:“不错,牛粪是个宝贝,种田少不了!”

“卢大人,有所不知,这牛粪便除了含有部分纤维素外,还含有较为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和微量元素等,是上好的猪饲料!”

纤维素?

粗蛋白?

粗脂肪?

微量元素?

卢象升可算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要知道进士的录取是非常低的,他就成为进士,自然说明他的脑袋要使。

然而,全旭嘴里吐出来的词,他统统没有听到过。

“牛粪,这猪肉谁敢吃啊,不怕被毒死了吗?”

“其实,这牛吃的是草,拉出来的粪便也是干净的,没关系!”

“真的可以养猪?”

“这是自然!”

全旭望着不远处的一名庄户道:“把牛粪收集起来……”

卢象升全旭自信满满的样子,一脸疑惑:“这猪真的会吃牛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