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四六六章 欧阳澈的投效2

权倾大宋 第四六六章 欧阳澈的投效2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如今天下纷争,正是相公用武之地。[燃^文^书库][].[774][buy].[] .v d . m复制本地址浏览biqie”欧阳澈得到王秀的肯定后,显得很兴奋,继续说道“大宋之弊,在于冗官冗兵。要解决二者,首先要澄清吏治,不澄清吏治,消除冗官,不足以宽养民力,不能宽养民力,不能厚培国本,不能厚培国本,不足以显耀武功。”

“本朝苛税七倍于前唐,生民看是富足,实则却非常疾苦。天下之财输于京师,而地方不能自留钱财,朝廷养兵养官之费,占岁入十分之九。不除冗官冗兵,又谈什么宽养民力,谈什么厚培国本?如今国家之事,内忧外患,乱无头绪,以至于二帝北狩,山河破碎。”

欧阳澈话锋一转,又高声道“耻大辱,又不能不说是兴大好时机,历朝历代的兴***治,无不是建立在战乱之后,相公久在庙堂,必然心知肚明。”

王秀很欣赏欧阳澈的见识,对国事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毕竟还是这个时代的人物,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思想在当世可谓超前,许多见解与自己有着惊人的相近。无论怎样说,话语隐隐对政策的不满,还有对生民的怜悯,更有对开封作为国都的不屑。

“德明议论是天下吏治,如今百年沉疴所积事情,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但事有轻、重、缓、急,虽然按理说要改,但是真正实行起来,却需要多走一点弯路,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德明可明白?”他也很坦白,没有绕圈子。

欧阳澈没有奢望王秀能满口应承,采用激进的惩治官场**,如果真要急切地认可,并要付诸实施,他肯定会退避三舍,听了这番意味深长的话,他细细琢磨片刻,才道“相公之意,在下受教了!”

王秀和善地笑了,温声道“东华门一面之缘,知德明非寻常之人,果然不假。”

欧阳澈得到了王秀的肯定,显得更是兴奋,脸面泛出阵阵红潮,谦恭地说道“相公过讲,在下愿常聆听相公教诲。”

王秀心一动,应该是投靠的承诺,只是他没有真正探明欧阳澈心意,不敢贸然招揽。要知推崇、敬仰和依附、投靠可不是一会事,亲信的招揽可不能随意,有可能事关得失成败。他不愿轻易漏出招纳之意,万一弄巧成拙,传将出去对他的声誉是很大的打击。

“以德明所见,如今当以何事为先?”

欧阳澈立即意识到王秀是在向他问政,回答的是否得体,关系到日后的锦绣前程。谁人又无功名之心?绝对是大好的机会,他强忍着心激动,深深吸了口气,道“在下对相公主议迁都,甚是钦佩。如今河北、河东不在我手,开封是天下百姓的负担。迁都江南,暂避虏人锋芒,依托江淮、荆湖山川屏障,可以安心恢复发展。”

看着王秀不住点头,他不由地精神一阵,继续道“如今天下大乱方平,南迁后首要是休养生息,于民便利,对虏人可用忍让之策,对西李要联络吐蕃诸部,不惜官爵,先拿下西北马场,再谋图两河。”

尽管,没有摆脱传统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认识,但王秀认为欧阳澈说的很不错,着实让他对刮目相看。

“以在下之愚见,大宋国策应以北和、西攻、南扩。”

王秀神情大动,简直说到他心里去了,不由地目光一亮,若有所思地问“南扩,又待如何?”

欧阳澈饶有意味看着王秀,道“相公,不是早有所行事了吗?”

王秀莞尔一笑,抬了抬手,示意欧阳澈讲下去。

欧阳澈会意,他也不是迂腐之人,不然今个也不会拜会王秀,沉声道“组成武装海船队进行海外贸易,再鼓励国内农桑贸易,这是大宋国力迅猛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下以为,仅贸易还不足让大宋得到迅猛发展,挥戈南下占据物产丰富的南夷地,役其民、开其山,为大宋所用.。”

王秀听着欧阳澈的政见,对超前的见识感到惊叹,大宋不是没有具有海洋意识的士人,是没有让他们发挥的空间。

历史一个流星般地小人物,竟拥有着如此深博的海外殖民意识,尽管这意识明显带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裸的血腥。但是,他不认为欧阳澈懂真正的原始积累,只是具有法家思想的儒者,在他看来无论是任何形式的扩张,必然要循循渐进,披一层温情脉脉脉的外衣,以减少当地的反抗,这才符合征服者的利益,除非你有绝对的实力。

欧阳澈的思想只是**裸的征战,在他看来南方的蛮夷,根本不是天朝大国的敌手,征服他们即便是大宋如今的国力,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王秀还是很欣赏,尽管欧阳澈的海洋思想不尽成熟,手段不够高明,但已经是难能可贵,有征服蛮夷思想的士子,看天下可真不多,不能太苛求别的了。

欧阳澈紧张地偷看王秀,见他眉头紧缩,神情严肃,心顿感紧张,他明白自己的思想,在陈东等人那太离经叛道,从来不曾与他们谈论。

目前,王秀的名誉声望,让他有了投靠的决心,不流芳百世便遗臭万年,他不知道王秀日后会如何?搏一搏,也不算是平庸地白过一世。

“德明大才!”

欧阳澈精神大振,不由地惊喜地望着王秀,但他竭力控制表情,不让自己太过兴奋,以免给王秀留下不好印象,但那闪烁的目光,深深地出卖了他。

王秀一点也没在意,平庸的人不一定没有野心,但没有野心的人绝对是平庸的人,面对天大的际遇视若无睹,天下真没有,欧阳澈的追求和渴望人之常情。

当年,他何尝不是如此,去和何老道议论三倍之利,又搭了蔡京的船,最终周旋在帝王将相间,所幸的是他通过作弊熬过来了,有资格俯视众生,去看当年的自己。欧阳澈的确有他当年的影子,和蔼地笑道“不过,德明南扩之说,太过于刚烈,恐不容于朝廷。

欧阳澈一怔,随即明白王秀的意思,他与生俱来的天朝大国的思想,让他对来自北方的势力有相当的重视,至于南方的小国,在他意识根本不值一提,容之是德,灭之是理。

他有自己的理念不假,也会竭力的去坚持,但在具体措施,既然王秀说话,他只得道“在下受教了。”

王秀淡淡地笑道“德明一腔好才学,能在海事司供职,他日再选大郡历练,日后必然大有作为,好过一小县万倍。”

欧阳澈领悟王秀真正的招揽于他,明显的是已经要纳他为亲信,他清楚地权衡一番,以他及第第十,外放不过知三等县,入了海事司供职,远远好过一个从八品知县。

他按耐激动的心情,起身说道“大丈夫在世,能得一知已足矣,在下定然不负相公之望。”

“德明请坐!”王秀态度亲近了许多,温声道“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破国次之;全军为,破军次之;全旅为,破旅次之;全卒为,破卒次之;全伍为,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欧阳澈细细品味,隐隐明白‘刚烈,恐不容于朝廷’的意思,王秀隐讳地指出,他在大宋海外扩张政策过于激进,碍于他的颜面不便指出,用孙子谋攻篇代以暗示。

“相公所谋甚远,南海诸国小而多,若是攻之太急,必然引起诸国联合,这对大宋南进极为不利。在下才疏学浅,急功近利,忘记以仁义之师无敌天下。”

“仁义之师?”王秀哑然失笑,四方征战,无不是争利而已,何来仁义二字,韶乐背后是利马坚兵,三皇五帝时代,谁又能知道呢?不过,欧阳澈投效,有些话还是不能对他尽言,需要慢慢地观察这个人。

在送走钟离秋后,王秀刚刚回到书房,不想李长昇却在门外求见,他是有些累了,可还是让李长昇入内。

“先生。”李长昇显得心事重重,似乎有话要说,又有些不知如何开口,整个人显得局促不安。

王秀看在眼,温声说道“二哥,有事说不要像个小娘子,”当初你在东水门,勇猛绝不下于五哥啊!”

李长昇犹犹豫豫,咬着牙道“先生,我、我想。”

王秀见李长昇支支吾吾,脸面憋得通红,不由地笑道“二哥这是怎么了?莫非是看了哪家的小娘子。嗯,一定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放心,我来给你做媒,算是宰相家的姐,咱家的二哥也能娶。”李长昇大为窘迫,那个老脸骚的通红,连声道“先生误会,先生误会,不是小娘子,是别的事情。”“哦,那是什么事?”王秀眉头一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