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四六五章 欧阳澈的投效1

权倾大宋 第四六五章 欧阳澈的投效1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7:01 来源:笔趣阁

大建炎元年秋九月二十二,这对于京城任何人来讲,或许是很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欧阳澈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平常,甚至具有决定其一生的日子。[燃^文^书库][].[774][buy].[].d.m【匕匕首发Ыqi】

当欧阳澈在王秀府邸大门,前递名帖后不多时,却惊讶的看到王秀亲自相迎,直接引入他的书房。

欧阳澈简直是受宠若惊,惊讶、欣喜之色溢于言表,在他们这群士子,普遍认为王秀的诗赋才名,可谓坛的领袖人物,绝对能得到尊敬的前辈。

靖难勤王,兴大宋社稷,功业当世难有人望其项背,是李纲也无法与之拟,用如日天来形容毫不过分。

王秀竟然开门前来相迎,日后传出去,身价亦是平添百倍,岂能不又惊又喜,他也是人,还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岂能没有虚荣心?

欧阳澈恭恭敬敬地端坐在下首客座,王秀待茶之际细细打量他,见对方衣饰崭新,修饰齐整,显然很重视此次拜会。心下有了计较,温和地笑道“德明与某竟是如此有缘,同为及第第十,今日当仰月对饮之。”

“在下岂敢与相公相提并论,士林谁人不知,相公乃重和第真正的状元公,相公如此谦让,实令在下惭愧”欧阳澈侧坐着身子,谦恭地说道。说实在的,他在东华门外见王秀的睿智,从心颇为敬佩,不然也不会今日之行,当王秀如日天时,当年的那点破事被翻了出来,有人传开王黼为了巴结赵楷,在名次打压王秀。

欧阳澈不失得体的恭维,王秀听着颇为舒坦,回想起当年自己初次拜会蔡京情形,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自己的位置掉了个罢了!隐隐感到欧阳澈所图非浅。

他心下感慨,脸仍旧挂着淡淡地微笑,摇首道“德明,你我年纪相差无几,某不敢令尊驾自谦。”

“当年在下轻狂,要不是相公,或许早被夺了功名!”欧阳澈很感慨,当年幸亏王秀周旋,他们这些领头的学子。才没有被耿南仲构陷,说是再造之恩也不过份。

王秀淡淡地道“当年,诸公是出于义愤,也不是什么大事,某不过是尽了绵薄之力。”

“相公高义,在下惭愧。”

王秀不愿再在虚过多纠缠,不需要绕许多弯弯肠子,开门见山地道“如今天下事务纷杂,国策当如何?以德明之能,必有所教我,还望不吝赐教!”

欧阳澈一怔,王秀做为堂堂的两府执政,竟然向他一个区区新进进士问策,说的如此直白,让他一时间无法跟王秀跳跃性的思维,急忙道“军国大计是两府诸公所参,在下见识愚鲁,身份卑微,只怕让相公失望。”

王秀摇首叹道“身在高位,渐渐远离生民,两府重臣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高坐庙堂之,坐谈生民疾苦,但谁又能亲身经历?最终是行下效,区区小县的知县,能深入民间的也不多了!算他们看到生民疾苦,能报朝廷的也少。各地风俗人情不一,守臣为求考功升迁,无不讳病忌医,最后吃亏的却是生民。”

“当年,我曾经努力过,但收效甚微,连总理公署也维持不下去,德明是有心之人,一腔热血未冷,还望能够直言。”

王秀的话说地欧阳澈动容,他起身行了一礼,激动地道“相公有此心意,实乃朝廷之福,天下生民之幸。”

王秀做请起的手势后,正色道“不要多礼,请坐,有话旦讲无妨。”

欧阳澈重归座位,端起杯子品了口茶,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当年,相公与鲁公创总理公署、银行和海事局,节制天下钱庄、资库、海外贸易诸事,在下那时颇为关注,认为相公初衷是为朝廷减少应奉之事,补助农耕、扩大贸易,认为这是善政。”

“但是,公署落入蔡攸手,把持任用官吏,贪官污吏横行于市,市舶司、榷场几乎瘫痪。所幸,海事局和银行由钟离侍制把持,然后是沈侍制,但放农事贷款不过八厘薄利,有些银行官吏二分贷出,获利不入官府,多落入私囊故而盘剥生民不下于应奉司。”

王秀点了点头,算是默认,这些事毕竟是实事,算睿智的钟离秋,也没余办法完全禁止,他无法否认。

“相公岂不闻王荆公青苗法,竟然让市井商贩认购青苗钱,这何等荒唐之事,变法岂能不败!而今,银行主要在最为富庶的州郡,物产丰富,一岁二熟,农户多殷实,本不许太多农耕房贷,只须在平时不要加重徭役以误农时,是对百生姓的仁政。所以,在下以为朝廷应节制监督各地钱庄、资库,管办海外贸易即可,大可不必参与民生事务。况且地方自有守臣,何须再设监司,徒增朝廷用度,加百姓负担。”

“在下倒是认最生利者,是相公所议海外贸易,于国于民均是大善。”

王秀无奈地笑道“好见识,可惜多年没有官船出海。”

“茫茫重洋,相去万里,抛家弃子,没有巨利,谁愿意为他人权作嫁衣。”欧阳澈的见识倒是入骨三分。

王秀当然明了,赵鼎等人组织不了一支官办船队,他忽视了做为典型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地安逸性,他们并不主张大动干戈,大规模由官方远渡海外征战、贸易,并非是一朝一夕可成之事,需要转变整个社会的意识。

纯海洋国家的构想,是非常不现实的,天朝的陆地非常大,土地也很肥沃,让人不太想去海冒险。况且,他相信以后也会不断开疆扩土,只有从思想民风去改变,主动地去出海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他很欣赏欧阳澈的眼光,一言击要害。他让李宝和官谦南下,是要进行海外扩张,大宋的官船队组建提议程,他已经把想法付诸实施。“德明所言及是,真可谓一句惊醒梦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