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三零四章 月殿影开闻夜漏1

权倾大宋 第三零四章 月殿影开闻夜漏1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入夜,肆虐的北风卷过城头,天色阴的令人压抑,夜市也稀稀落落,就算有几个人也是匆匆来往,脸色无不带有惊慌,前段时间热闹非常的扎彩楼,也被仍在街道两侧没人搭理,女真人都要打过来了,哪有心情过年啊!

人们纷纷窝在家里,上香的上香,收拾细软的收拾细软,纷纷惊恐地揣测,女真人何时打过来?

大内保和殿

东阁子内点燃数十支巨烛,将整间阁子映的如同白昼,掺入龙涎香的蜡烛,让殿内漂散着缕缕怡人心肺的清香。笔`¥`痴`¥`中`¥`文www.bi~chi

赵佶坐在御榻上,目光有些呆涩,白时中、李邦彦、宇文粹中、张邦昌蔡攸、童贯、梁师成等重臣惴惴不安。

他望着泥塑一样的两府重臣,想到下午太子谢恩时李纲的疾言厉色。

“皇太子监国本是典礼常规,当今大敌入侵,安危存亡于呼吸之间,怎能还拘泥于礼制?名不正而当大权,何以号令天下,让天下守臣信服。如今陛下巡幸淮浙,只有请皇太子即位,才能固守宗庙,收人心以死捍敌,才能保住社稷。”

他长长叹了口气,又想到王秀“连日超劳过度,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话,本来下定决心的事还在犹豫不决,这也是赵家太宗一脉的通病。

当年,要不是寇老西,估摸着真宗皇帝不是跑到江南,就是去蜀川了!东京还不知是谁家的地盘。

吴敏已经是门下侍郎了,他的目光停留在赵佶身上一会,有点失望。

“陛下三思,大王德才兼备,可总京城大事。”童贯低声举荐赵楷,在他看来赵佶加赵桓开封牧,赐排方玉带不过是权宜之计,还想挺一挺赵楷。

梁师成眼珠子直转,他站在赵佶身边,用蚊声道:“天子之上,岂能有别的尊称。”他心思缜密,下午给赵桓留个人情,但总不想看着赵桓上位,做了最后一把努力。但是,他还是留了心眼子,说话声音很小,只有赵佶能听到,众人只见他动了动嘴皮子。

吴敏听童贯还口出狂言,顿时大为不满,正要参劾童贯,却听赵佶神情恍惚,缓缓地说道:“好了,不要再说别的了。”

“陛下,说大逆言者是哪个?”吴敏对内侍干政极为痛恨,尤其是童贯封王,开历朝历代之先例,奇耻大辱啊!赵佶的袒护,让他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笔%痴#中¥文丫丫电子书

双目怒视童贯,厉声道:“内侍干预军国大事,是晚唐遗留的大祸。陛下以太子牧开封府,不知是哪个内侍狂言乱政,愿陛下指出一人而斩之,以警示宵小之徒。”

张邦昌也硬气了一次,附和道:“陛下立太子为监国,还有人敢说大王,真不知居心何在,此人该杀。”

赵佶不想童贯的话引起执政激烈反应,只得装糊涂搪塞道:“众内侍太多,朕不能记谁说的。”

这不是屁话吗?在场宦官只有梁师成、童贯、李彦、黄仅区区数人,也就是梁师成靠在赵佶身边,童贯的大嗓门就怕别人不知道是他。

“陛下,最新官塘,女真人开始进攻相州了。”王秀捧着一封官塘匆匆进来,在场众人心里咯噔一下,黄仅赶紧上前接过来呈过去。

赵佶没有看,有气无力地问道:“七十八将到哪了?”

“七十八去年调驻兴仁,按照金子牌的速度和备战,他们已经开始整装,前锋应该直驱白马津。”

“为何那么慢,拖拖拉拉。”蔡攸很不爽,就像讽刺王秀一句。

童贯嘴角一抽,很同情地看了眼蔡攸,他是懂军务的,可不是蔡攸这种膏粱白痴,他刚刚因为多话被吴敏、张邦昌攻击,可不能再犯同样错误了。

王秀很不耐烦,沉声道:“禀本兵,金子牌一日可到兴仁不假,但马军出动需要备齐箭矢、马料,还要征用驮马,非一两日不能动,步军需要时间更长。”

“那你就不能让他们快点?”蔡攸又来一句。

“快点,赤手空拳去?没有吃喝也没有甲仗,去白马津死游玩还是让人砍杀?”王秀翻个白眼。

蔡攸老脸顿时通红,听着身旁一声轻轻地‘噗嗤’,那强韧的笑意,认可丢大发了。

赵佶看着王秀眨了眨眼,若有所思地招了招手,道:“蔡卿家。”

蔡攸恨恨地瞪了眼王秀,急忙趋步来到赵佶身边,俯下身子轻声道:“陛下保重龙体。”

赵佶长长一叹,拉着这好基友的手,激动地道:“朕平日性格刚强,却不曾想到女真、女真居然作出这等事来.休休,哎呀.。”正说话间,似乎一口气没有提上来,突然双眼发直,气塞昏厥,一个跟头从御榻上跌了下,不省人事。

太突然了,让人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在众人惊呆的瞬间,蔡攸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扶赵佶,却哪里拉的动。

“陛下。”

“快把陛下抬起来。”倒是梁师成反应迅速,大声传呼内侍前来扶持。

“快去,快去传医官。”蔡攸手忙脚乱地帮忙,他可真是吓坏了,要是赵官家有个三长两短,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

天子在哪里,必然有史官和医官跟随,随着一团乱麻,医官慌忙进来,烧了几服药,给赵佶灌了下去。

“这可如何是好,可如何是好?”

“官家还没醒,可别是中风了,要不在珍珍脉?”

“还是再等等吧!”

王秀冷冷地看着这场闹剧,赵官家要真的昏晕中风,那倒好了,这一跤摔的真是不轻啊!他忍不住嘴角猛抽。

好半天,赵佶才悠悠转醒,沉沉喘几口气,目光沉涩地看了眼众人,在梁师成的搀扶下欠起身来,似乎想说话却又说不出来,就拿手势比划。

“快拿纸笔。”王秀高声说了声,目光直视梁师成。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梁师成一个冷战,急忙对黄仅吼道:“快去。”

黄仅撇了撇嘴,很不情愿地转身拿来纸笔,挺幽怨地摆在榻上,开始砚墨,谁让他的身份底呢!虽说也是防御使,但还是个遥领,总不能让王秀去干贱活吧!

赵佶艰难地在纸上写下:朕已经瘫了半边身子,怎么才能处理军国大事?

瘦金体字一气呵成,那有半点病态啊!众人面面相嘘,心里跟明镜一样,但谁也没有开口询问。

赵佶看了眼众人,又写:诸公为何不言?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予以教主道君的名义退居龙德宫,吴敏可草诏。’

“陛下.”童贯想说什么,却见赵佶微微摇头,他把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咽回去。

“陛下,保重龙体。”蔡攸瞥了眼吴敏,暗恨吴敏阴他,那天给他透露赵佶心思,就没安好心

赵佶目光复杂地看了眼王秀,似乎稍加斟酌,再次写:王秀有谋略,可兼任京畿北边制置使。

众人脸色愕然,连王秀也十分吃惊,没想到赵佶嘱托他军务大权,以都承旨兼任京畿北面制置使,相当于总参谋部作战部长兼前敌总指挥。

如果说,赵佶坚持抗战,他将有一种知遇之恩的心态,赵官家要逃跑,把儿子拿来顶雷子,这个时候又让他兼任制置使,可不是重用啊!明显用他的军事才能,来争取时间。

白时中和李邦彦哪里敢接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算账的时候,接指挥的人第一个倒霉,别人更是袖手旁观。赵佶可急眼了,也不是哪来的力气,高声道:“吴敏,你去草诏。”

这还是中风吗?中风的人能说话,太扯淡了!

吴敏一咬牙,接过指挥转身出去,一副风萧萧易水寒的模样。他是力主太子上位,但草诏的事可不是玩的,万一哪天找冤大头,估计他是跑不了,但既然他力主太子上位,关键时刻只能拼了。

王秀牙疼的不行,却只能跟着装傻,这时候别多话为上,还得把京畿北面制置使给消化了,这个职务可不好玩。

不大一会,吴敏手中拿着新成的两封诏书,匆匆回到阁子里,别样意味地看了眼王秀,摊在赵佶面前。

赵佶看也不看,提笔在书尾写道:‘依次用玺,甚令朕欣慰。’

“陛下,现今大事议定,是不是宣太子入宫?”在草诏的时候,吴敏就感到有些不安,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容不得半点马虎,无论是童贯还是赵楷,都不得不去防备,最好的办法是让赵桓入宫继位。

赵佶有气无力的点了点头,李邦彦立即道:“速请太子到保和殿,令三衙卫士严守关防,何灌严守保和殿外,非太子不能入,违者立斩。”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这位浪子宰相倒显的干练过人。

梁师成、童贯听了李邦彦的话,脸色灰沉,身子有些站不稳,但梁大官眼珠子直转,比童大王好多了。

王秀出人意料地道:“陛下,恐怕卫士不敢阻拦贵人,臣请陛下赐下御器械,臣在外拱卫保和殿。”

众人吸了口凉气,惊疑不定地看着王秀,看来这厮铁了心要护卫太子登基,实在没有想到啊!至于防备谁?大伙心知肚明,何灌还真不一定敢拦阻。

赵佶脸色阴郁,直直地看着王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