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权倾大宋 > 第三零零章 一自胡尘入汉关9

权倾大宋 第三零零章 一自胡尘入汉关9

作者: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31 来源:笔趣阁

李纲愕然,失声道:“元中,这又是怎么说?”

“昨夜王秀单独奏事,说伯纪公忠体国,可堪大用。笔~@痴~!中@!文~VVww.biChi首发”吴敏把昨夜情况大概一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当次危难之际更没有秘密,哪个大臣在宫里没有关系,天子身边的人,又有哪个不和外面联系,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李纲沉默良久,才说道:“太子恭俭,一旦官家离京,就是天子也可以,开封牧名不正言不顺。一旦女真兵临城下,太子以开封牧名号,怎能招募豪杰守城?既然王秀已经进言,元中身为给事中更应该进谏。”

“我正在考虑,是不是争取个监国。”吴敏犹豫地道。

李纲脸色一变,厉声说:“不可,万万不可,元中是大学,岂能不知道唐肃宗灵武登基?当时明皇在蜀川碌碌无为,肃宗不继位不足以威令天下,不能让猛士投效,但继位并不是由明皇提出的,每次看到这里,总是感慨万千。我看王秀无论什么存心,都开了个好头,元中应该顺势利导,进谏陛下退位让贤。万一能让太子继位,女真必然会惊慌退兵,天下就会重归太平,这也是元中名垂青史大好时机。”

吴敏听着一阵热血沸腾,李纲说的不错,能够力挽狂澜,扶持新君登基,绝对是非常荣耀的大事,他不能不动心?

一阵意动,不由地道:“我该怎样做?伯纪教我。”

李纲在历史上大名鼎鼎不假,忠直不二也不加,但他绝对不是傻瓜,傻子能考上进士?要知道大宋的进士科,比明清那种傻瓜式的八股,难度要高上百倍,光诗赋就要了人的老命。脑子转的不快,能当上太常少卿?简直是天大笑话。

他稍加沉吟谨慎地道:“蔡相公得宠官家,可从他那里入手。”

东宫内也不平静,早就有小道消息传来,赵恒坐不住了,只是得到消息时,已经很晚了,耿南忠和张启元都不能入东宫,他也只好在朱琏面前走动。

“官人,不要走来走去,奴家眼都花了。”朱琏绣着女红,漫不经心地道。

赵恒停下脚步,顺从地笑了,却急促地道:“不知是真是假,官家平素喜欢猜忌,万一认定我唆使,就要万劫不复。笔~@痴~!中@!文~VVww.biChi首发”

“王直阁奏请官家给官人开封牧,难道不是冒着风险,官人怎能顾着自己,不问别人生死?”朱琏俏脸一变,重重放下针绣,美眸流出淡淡地怒色。

“娘子不要动怒,我这不是心神不宁,说错了话嘛!”赵桓急忙解释,生怕朱琏不悦,那可是一连半年也不理他啊!“官人,奴家也不愿顶撞官人,但王直阁为官人继位铺路,这份人情不算小,官人要记下才是。”朱琏淡淡地道。

赵桓眉头微蹙,不悦地道:“还不知他是何目的。”

“无论怎样的目的,开封牧让官人名正言顺,是人才就应该重用,奴家话尽于此。”朱琏捡起了针绣,忙起自己的事情。

也不知为何,赵桓并没有焦虑,到了第三天才传耿南仲和张启元火速入东宫,听到了令人震惊的消息。

此时,宰相白时中、李邦彦,知枢密院蔡攸、童贯,执政张邦昌、赵野、宇文粹中、蔡茂及河北宣谕使宇文虚中、河北制置使王蕃都在垂拱殿。

吴敏在玉华阁单独觐见赵佶,君臣谈了许久才出来,恰巧王秀赶来禀报紧急军情,两人走了个对面。

“吴大人。”王秀心知肚明,赶紧见礼。按照职事他和吴敏算是并驾齐驱,但资历却差了太多,先见礼无可厚非。

因为王秀挺身而出,为孙傅、许翰说话,让他有了好感,吴敏也非常温和,笑道:“直阁任都承旨,你我恭掌省院,不必多礼。”

王秀要把吴敏的话当真,那可就真傻了,他笑眯眯地道:“大人这是要去哪?”

“刚刚奏事完毕,正要去都堂。”吴敏没有避讳,反而捻须笑道:“直阁倡议太子任开封牧,我正为此而来。”

“难道。。”王秀一怔,旋即想起了什么。

吴敏悠然一笑,拱了拱手,道:“直阁进去吧!”

王秀刚跨入垂拱门回身,去看转过皇仪殿的吴敏背影,心里暗自盘算,看来吴敏已经说服赵佶,大宋在几天里要进入赵桓时代,不知道自己做的够不够,是不是还要再做点什么?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少了一层考虑。

却说,吴敏直接来到都堂见了李邦彦,立即道:“官家已经同意,今天就请诸位相公列出条款。晚上要锁学士院,恰巧我来当值,还请相公替我奏请,让官家召其他学士来。”

李邦彦摇了摇头,犹豫地道:“不好,诸位学士在家,怎好去打扰他们,还是等明天再说。”

“相公,事不宜迟,迟则生变。”吴敏很不甘心,好不容易说动赵佶,他可不想出现任何变故。

“元中稍安勿躁,明日我等一起去觐见。”李邦彦说什么也不同意,这几天闹腾的还不够啊!让不让人活了?

吴敏知道李邦彦难处,也不再勉强,只好自己留宿学士院,草拟种师道、何灌的两制。

王秀觐见禀明军情,哪有什么好情况啊!一锅子烂肉。

赵佶也不在意,惆怅半天道:“若南幸,卿家是去是留?”

王秀愕然,他从来没有想过跟赵佶南下,你看那些南下的大臣,无一不是赵佶的亲信,哪个有好果子吃?他要真去了,不要说自己的谋划,单单秋后算账就受不了,还是省省吧!不过,从中也看出赵佶对他恩宠,都承旨能擅离职守吗?显然不可能。

他想到了钟离秋和沈默,他们决不能在留在京城,想到这里,高声道:“陛下,眼下银行事宜已经停办,钟离侍制和沈默留在京城没有大用,能不能再放到地方?”

赵佶看了眼王秀,目光尤为复杂,轻轻一叹,道:“卿家果真不愿随朕南下?”

“家国危机,臣原作守城人,迎接陛下回銮。”王秀语气坚定地道。

赵佶看了王秀一阵子,叹道:“人说危机见人心,卿家有这个份心,朕心甚慰。也罢,吴敏当值学士院,让他草拟诏旨,钟离秋知真州,沈默领海商司。”

“多谢陛下。”王秀松了口气,现在让钟离秋和沈默走,肯定不太合适,但好在为他们争取到职事,并不算丢人现眼,要是没有意外,至少能躲过明年的灾祸。

“陛下,臣以为陛下南幸,三省、枢密院官属全部留守京师,从皇太子令。”

赵佶点了点头,又道:“若让皇太子监国,怎样布置?”

“陛下,若让皇太子监国,可让侍从、两省官兼领师保官和太子僚属。但是、但是臣却有顾虑。。”王秀面露难色,他没有注意到旁边一名内侍,脸色隐晦地难看。

赵佶诧异地道:“有何顾虑?”

“臣请太子令开封牧,并未曾确定陛下南幸,如今陛下决心已定,太子监国实在名不正言不顺,无法号令百官,招募豪杰投效,也不能威慑女真。”王秀说的一点压力没有。

赵佶一阵默然,王秀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比吴敏说的更透彻,那名内侍脸色也缓了下来,赞许地看了眼王秀。

“陛下南幸也无需大张旗鼓,只要以宰相任行宫使者,两三名事务官就行了,东京有事直接由传达行宫。”

赵佶沉默半天,犹豫着道:“能否守住开封?”

王秀用坚定的目光看向赵佶,斩钉截铁地道:“能。”

赵佶叹了口气,伤感地道:“卿家先退下,朕想一想。”

王秀退下并没有回枢密院,直接除了宫门上马赶到银行衙门,直接进了公厅,见钟离秋和沈默都在,来不及行礼道:“先生,你马上收拾一下,明天可能要下诏旨,你出知真州,识之兄府江宁主持海事司。”

“怎么回事?”钟离秋脸色凝重,望着王秀。

沈默一阵惊喜,旋即镇定下来,意识到这个时候外放,王秀又匆匆过来,有非常的蹊跷。

王秀尴尬地笑了,道:“君子不立危墙下,先生大才,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难道你也没有信心?”钟离秋淡淡地看了眼王秀。

“先生,女真人必退,但是。。”王秀一阵郁闷,总不能说他知道一切发展,这也太惊世骇俗了。

“家国危难,我岂能一走了之,再说留你一人,总归是不好。”钟离秋婉言拒绝,压根就没想到逃避。

“先生,官家有了南幸打算,一旦成行朝廷格局大变,先生很难再出去,大好机会不可错过。”王秀不能把话说的太明白,赵桓是个二百五,他不能保证钟离秋能不能在明天脱困,绝不能让钟离秋和沈默有任何危险。

“这么说,朝廷局势真要大变了!”钟离秋脸色逐渐凝重,似乎是认真考虑。

沈默撇撇嘴,急促地道:“文实,你打算怎么办,是不是跟随官家南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