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二百九十九回 关中细雨润春风 渭水君臣论治国 (3)

龙兴五年夏五月

云渡竹苑的茅草亭中

之前那咋呼不已的童子,小心翼翼地送来了一副茶具、一罐茶盅及一壶热水,放下后便恭敬有礼地退到一旁。

云楼子将脱去的斗笠与蓑衣挂在屋檐下,抖了抖鱼篓对着刘彻笑道:“今日贵客临门,寒舍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款待的,好在刚刚去了河边垂钓,手感不错吊了几尾细鳞,熬个鱼羹汤可好。”

“客随主便!”刘彻微笑道,顺便给了一旁的铁牛一个安抚的眼神,阻止了他说话。

云楼子便将鱼篓交给童子,又仔细叮嘱一番,那童子提着篓子便去了灶房烧鱼去了,等安排好这一切,云楼子便来到屋檐下的大水缸边,用葫芦丝沾水拿些皂荚清洗,去了手上的鱼腥味,洗净后用干抹布擦拭干净才返回亭中,随即亲手点燃一侧香炉中的檀香便开始泡茶待客。

就见云楼子用竹镊从茶盅中取出褐绿色的茶饼,放入茶盅用水壶的热水冲泡,数个呼吸后将茶水倒入一侧的地漏中,在用热水冲泡,如此反复冲泡三次之后,茶的叶片舒展开来已然出香,最后冲泡的清茶才倒入一茶杯中。

“故友送的茶,请。”云楼子说完,双手一架便将茶杯轻轻推送到刘彻身前。

此时,亭中檀香淡淡的清香味浅浅游荡,混合着这清茶的浓香,倒是别有一番气韵。

只见,刘彻微微扼首,双手拿起茶杯闭目浅尝,许久缓缓道:“香气浓郁,回味甘甜,余味不绝,当为上品!”转而郑重地说道:“居士如此盛情,刘某谢过了。”

“不敢~大都督,谬赞了!”云楼子淡淡地笑道。

一听云楼子直接道出了三哥的官衔,铁牛一下就警惕起来,双目炯炯地看着云楼子,心生疑惑,心道:好家伙,这个家伙什么时候,看出三哥的真实身份的,要不要叫人啊?转而看向三哥,等待其传达命令。

却只见刘彻淡然一笑,将茶杯缓缓放下,对于这位能看出自己身份的居士,他面上反倒没有什么惊讶,毕竟在刘彻看来,能让韦相都极为重视的人,又岂是那些徒有虚名,没有些真本事的存在,但依然心生好奇地问道:“哦~敢问居士,是何以得知吾的身份呢?”

那云楼子抬手指了指一旁的铁牛,回道:“坊间早有传闻,五军大都督身侧有一寸步不离的亲卫,其黑面大耳,眼若铜铃,形若雄牛,声似惊雷,今日一见,果然不虚。”

闻云楼子所言,刘彻哈哈一笑,侧首对一旁的铁牛言道:“阿牛~看来以后出门不能带你了。”

身后的铁牛一听三哥这么说,顿时面露尴尬,不知如何答话,只是狠狠瞪了眼对面的云楼子。

调侃完铁牛,刘彻转而看着云楼子又问道:“那不知居士是如何得知,今日会有人来访。难道是居士还能未卜先知不成!”

看着对面一脸轻松的云楼子,刘彻原本以为这位别号三绝居士的高人,会如那些隐在山林的高人一般,侃侃而谈,以展现自己傲然于世的姿态,像一个满口胡言的神棍一般道出:自己略懂天象,今早观东方祥云万朵,紫气千条,当是有极贵之客自东而来的言语,以显出自己的能力出众,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

却只闻那云楼子风轻云淡地言道:“近些日子去渭水垂钓,见那水之上的渔家又出来打鱼,那些停了许久的渡船也开始周转,由此可知关中大局已定。故而猜测大都督会择机寻访民间一番,但何日至此却是不知了。”

“哦~原来如此!”闻言,刘彻眼底闪现一线狡黠的光芒,继而言道:“本都今日来此,却是因一故人举荐先生,言先生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乃是一位治国的奇才,故而特来此请邀先生出山的相助。”

对面的云楼子闻言一愣,刘彻如此直白的邀约,倒是让他有些措手不及,虽然他对刘彻的能力也比较赞赏,也有出山辅助的想法,但要让自己出山,可不是刘彻一两句夸赞的话语就可以的,古言有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在没有确认彼此目标是否相同前,楼一也不会贸然答应。

再说了,如刘彻刚刚所言,那姜子牙与张子房可都是开国功臣啊?难道这位五军大都督是在暗示,他所图甚大吗!?又或是在试探我真实的想法,心思急转后,楼一决定先避重就轻,转移话题,便回道:“不敢,大都督过誉了。却不知大都督所言的故人是哪位?”

“哦~正是渭县县令邢轲玉,邢大人。”刘彻言道,转而又问道:“关于出山相助一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云楼子见刘彻步步紧逼,不由心中一笑,既然如此,那就先看自己跟这位大都督,是不是同道中人吧!

云楼子并没有直接回答刘彻的话语,而是指了指亭外的一片竹林,说道:“大都督,此处本无竹林,乃是某历时十载辛勤耕种才得,大都督可知为何吾会在此处栽植竹林!”

刘彻看了看周遭高大挺拔的竹林,点了点头道:“本都,愿闻其详!”

这边,云楼子缓缓起身,走到亭边沉声道:

“某所栽种的是被士林所公称的岁寒三友之一的楠竹。

其竹,远观翠绿,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说完语气一转,继续道:

“因其竹形高挺,即可供百姓搭房,为梁柱、棚架、脚架等物,亦可用来编织乘具,如竹筐、竹篓、竹斗等器,其嫩竹及竿箨还可造纸。其下所生之笋味美、笋干、笋衣皆可食之。

故而可知楠竹的效用,要远超一般可供观赏的竹子,是岁寒三友中致用最上的存在,吾广植此物,乃是以物言志,便是吾一生所求所思皆是格物致用之学。”

云楼子言外之意,自己的学识都是学以致用,并非空谈之论。

一旁的刘彻闻言道:“圣人曾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云楼子应道:“圣人所言格物深奥,吾以为万物之基在于道,道之大义在于简,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心外无物,修心证道是一途,由简入繁,格物致用亦是一法,这天下万物皆含道之大义,何故刻舟求剑,缘木求鱼乎!”

“世人皆以心证道,先生却以物证道,不着心痕却是殊途同归。真乃大善!”刘彻大声赞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