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二百九十四回 刘子润大刀阔斧 豫州军施行军改

龙兴五年五月

五军都督府

之后的半个月时间,五军都督府逐步完善整理了刘彻的军事变革方略,此次军改被后世称为“长戈改制”,后续随着对军改内容的不断完善,为打造出未来的大汉无敌禁军及九州十二卫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就了一段军事史上的佳话。

按照刘彻给予的大方略,很快一份具体军事架构方案就呈递到了他的手中,

在这份方略中,详细规划了豫州军的改制内容,主要都内容有:

一、对豫州军现有的主力野战军团进行改编:

龙骁军改为青龙卫军,作战主力为重甲突骑兵。领军的主将由刘彻的心腹爱将之一高平担任,攻侧重野战突击,兵力为二万五千人。

背甲军改编为白虎卫军,作战主力为重装背甲步军,主将由严遂担任,侧重野战防守及城池攻坚,总兵力为三万人。

将庆阳大营留守的步军命名为玄武卫军,作战主力以重甲盾卫兵为主,主将钟海,侧重城池防御,总兵力为三万人。

在关山精骑与肃州卫的骑兵中抽调精兵组成朱雀卫军,作战主力以复合弓弩的轻骑兵为主,主将由端木云鷟担任,侧重野战游击、远程奔袭等,兵力为二万人。

改制后的这四支主力野战军团的兵力合计为十万五千人,他们将是刘彻手上真正的核心的战力。

在这四大主力军团外设了十二卫军。分别是:

东方三卫满编三卫

木蛟卫军主将邱高翔,兵种为步军,兵力一万五万。

火虎卫军主将闾丘元才,兵种为步军,兵力一万五万

金龙卫军主将芦正贵,兵种为骑兵,兵力一万。

北方三卫暂设一卫

木獬卫军主将冷珩,兵种为骑兵,兵力二万。

西方三卫暂设二卫

月乌卫军主将兰樊,兵种为骑兵,兵力一万。

水猿卫军主将吕誉,兵种为步军,兵力一万。

南方三卫暂设二卫

木犴卫军主将赵福安,兵种为步军,兵力一万。

月鹿卫军主将党兆复,兵种为步军,兵力一万。

这样初步建立了四方共七支卫军,组成刘彻下辖领地的外围防御核心力量,总兵力为十万。

外加整编的数万城卫军,就构成了三层军力架构,其中主力军团是随时可以抽调,执行跨区机动作战任务,而四方卫军则各有侧重,主要是负责各自方向的作战任务,而城卫军则主要负责内部各城池的基础防御任务。

对于军卫署提交的最终方案,刘彻略作调整后便发布全局推行,给出三个月的时间完成各部整编,调整,同时刘彻对于五军都督府内部也进行了整合,专门设置几个衙司负责大军的后勤、情报、战略制定等职责。

为此设置专门管理后勤的军需司,将原庆阳兵器司主官蒲兴平上调任职,专门负责大军的军械等军资调拨,同时为了确保兵器制造的高效顺畅,将兵器司直属大都督所辖。

在军卫署之外专门设置一个衙司名为:枢密院,将纪云威、龙启飞安置在其中,这些将领都久经沙场,大军团的作战经验丰富,将在战事为大军定制战术方略,还负责对从军中选拔的优秀副将、都尉、校尉进行战术战法的教导,以提升这些中层军官的战场指挥能力,为豫州军培养后备的军事人才。

在逐步开展对豫州军的军事变革同时,刘彻也开始精心选址建设新军大营,最终在庆阳大营外,决定另外新建三座新军大营,分别将位置设在金城、武威、及长安的长陵县,设置为金城大营、武威大营及长陵大营。

在大营的选址上,刘彻有意地将三个营盘都选择靠近官道,但又远离城池的险峻之处,这样新军的训练既不会打扰到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同时艰苦的训练环境更能磨炼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力,也避免了驻军在城池郊外,受到繁华市井不良风气的影响。

在完成对豫州军的军事架构搭建后,刘彻又将目光放在了如何提升长安的城防体系,这次大军突袭长安得手,也让他意识到长安城防漏洞不小,需要建成一个成体系的防御才可以,为此刘彻对长安八县重新进行了规划,在长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以原来的县城为基础建立四座卫城。

这些卫城都设立在长安外围毕竟的官道枢纽之地,在重新规划八县后,划给了卫城大量土地作为卫城专属的大农庄,这样就可以保证卫城的稳定运行,而在刘彻的设想里,这四座卫城内将严禁除豫州军退役军士及亲属以外的任何人进入,卫城的驻军数量也会根据局势适时调整。

长安的卫军在服役十年后便自行退役,十年后正常退役即可获得长安的户籍,可以选择留住长安周边的卫城,或者返乡,也会选择其中能力出众者,调拨前往各个州府的城卫军作为军官。

他们既有实战经验,也有较高的忠诚度,可以在提升城卫军的战力的同时,协助朝廷关注地方的异动,后续各地的驻军也将以三到五年为期,进行一次大的轮换,以确保大军不会被地方的门阀大族的势力渗透掌控。

至于各地城池中驻扎的城卫军,他们只负责本郡府境内,普通衙司官差无法解决的流民暴动、小股山贼、流寇劫掠百姓的等问题,直属当地郡府的知府,或者郡守大人的下属县尉统辖。

其人数严格控制,不许超过千人,规定为一营二哨十队,这些城卫军五年一轮换,兵源以本地农藉为主,严禁越过郡府境内,越境则视为叛乱,同样规定商籍严禁入伍。

而且在刘彻后续的军事改制中,也开始在多地执行轮战制。

将对下辖各个城池的卫戍及卫城的驻军,每年抽调部分军士前往漠北或其他战区参加实战,以保证这些将士的战力维持在一定的水准。

关于军饷方面,因为刘彻规划的长安城卫军及各地卫戍军都执行府兵制,无须耗费朝廷府库。

而作为主力的四大军团则采用年俸制,每名士兵一年十两,军官二十两,将领超百两,再加上战事的犒赏及其他各类福利,十万大军的军饷约为六十七八万两白银,再加上兵器、战马、战甲等支出每岁支出约为二百万到三百万两之间,暂时以豫州军的财力还是可以维持的。

如此,刘彻就基本完成了对整个豫州军的军事改制,也基本确立了刘彻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力。

但在处理完军事改制后,刘彻还需要面对长安朝廷的许多复杂问题,这也将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道险关深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