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二百九十三回 五军都督府议事 刘子润改革军制 (下)

五军都督府正厅

大都督刘彻正侃侃而谈,大致言明涉及豫州军的新军制方略。

“在当前的初步规划中,豫州军中的主力野战军团将占总兵力的三成,十二卫军占总兵力的四成,城卫军占总兵力的三成,其中的主力野战军团将完全实行募兵制,前期兵力以现有各野战军团的精锐为主,后期兵源则主要来自十二卫军中的战力佼佼者,而十二卫军及城卫军则执行半府兵半募兵的新军制,也可以称之为混合兵制,主要兵源以各处的官属大农庄的年轻百姓为主,辅以各座城池中背景清白的青壮少年。

所以你们现在能理解为什么,我们豫州军下辖之地要执行新的土地新政,就是因为只有将大量土地掌控在我们手中,才能以官属大农庄的形式,配以合理的佃租供给百姓耕种,就能确保这些百姓获得足够的利益,这样才能让百姓们明白一个道理,他们利益与我们豫州军相互一致,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

如此在这些大农庄中征召的百姓入伍之后,便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他们不是为了豫州军,而是为了自己,沙场之上自然愿意死战,这才是凝练并提升军心及战力的关键,也是成就一支强军的最基础要素,要注意征召公告中要言明严禁商籍从军,这些商人逐利而行,眼中只有利益,只会带偏军心。

当下为了保证豫州军的战力不损,第一批主力野战军团将以南阳龙骁军、豫州背甲军、关山精骑三部核心战力整训合练,这部人马当下暂定为十万人马,后续将扩充至二十万左右。

十二卫军将从二十八星宿的东南西北四方中,各选出三个星宿定为军号,十二卫军的各军主将由五军都督府任命,军中各级副将、都尉、校尉、皆从主力军团中选拔,每一卫军人马总数最高控制在三万人以内,这十二卫军的合计总兵力约在三十万人左右。

至于城卫军的各级军官,也从主力军团荣立功勋的老兵中选拔,城卫军的人数,原则上根据各个城池的重要程度适当调整。但总数也许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不能太多,毕竟他们主要职责是各个城池的基础防卫力量。

这便是某谋划的未来豫州军发展的大致方略。”

说到这里刘彻顿了顿,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此时就听到众将在底下开始低声议论,主公刘彻所言的宏大方略,让在场的诸将内心澎湃激荡,众人都对未来这支强大的军队,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将水杯放下后,刘彻清了清嗓子,等众人再次安静下来,才继续道:

“关于军制改革的,还有一点必须严格执行,那就是战训分离,这个将作为此次军制新政的重要核心方略之一来执行,站训分离即将作战与训练分别指派不同的衙司负责管理,而两个衙司之间互不统属,只是分工合作的关系。

在平时,除了个别野战军团驻扎庆阳或长安的卫戍大营外,其他的十二卫军,则是归属东西南北四方的几处作训大营,他们平时便在这样训大营内休整,并在规定的区域内完成各项训练,而负责训练他们的将领则没有统兵之权,即无权调动任何大军执行除训练外的任何作战任务,且作训大营中的大军,无大都督的军令不得擅自离开作训地区,否则可直接视为叛乱。

若是在战时,奉命领军作战的将帅,首先必须获得大都督及军卫署的诏令、虎符,才可前往作训大营,按照诏令调拨所需的人马后领军作战,通常情况下,作战军团只能在规定的战事发生地区活动,若是跨区作战必须获得大都督的印信军令,且在战事结束后,所领大军必须返回其原属地的战训大营,领军的将帅在将军队交还大营后,再将虎符及诏令交还五军都督府,完成虎符等印信的交接、备案、存档待查。

所有的将领在平时,大多在五军都督府的军卫署中,学习、推演各类新的战术战法,在没有得到诏令时,也不得擅自离开长安城。

如此,便可君臣安心,不会引起无端地猜忌了!”

刘彻着重强调此点,也是因为自古以来,就是缺少可以很好平衡领军将领与君主的军制,造成无数忠勇的名将,最终没有战死沙场,却死于君主的无端猜忌中,现在都按照刘彻所言的战训分离方略,就可以在确保统兵的将领无法蓄养私兵,这样训练军队的将领没了统兵之权,就可以专心于训练,作训大营安心负责军士的战阵及体能等训练,从而保证大军拥有良好的训练环境,可以让军队的战力维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

同时因为统军的将领只在领兵时,才可以调遣大军,如此一来,将领也就没办法在军中培养亲信势力,自然也就无法实际上掌控大军,不会对朝廷造成威胁。这从另一个方面涞水,也是对这些将领的一种保护措施。

“战训分离!”严遂等心腹将领也在听完主公刘彻的言语后喃喃自语道,待想明白其中深意后,众人的心中皆松了一口气,心道:只要执行好战训分离的方略,就杜绝了统兵的帅将把所属的军队,变成自己私军的可能,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功高震主的情形,战时自己只需按照主公的诏令执行作战任务即可,战后再将军权返还,又可以回家做个安乐公享享清福。

表面上看似削弱了将领的权利,但实际上是绝了那些有野心将领的非分之想,反倒可以维持君臣之间更加长久的安定与祥和。

刘彻,环视众将缓了缓继续说道:

“此次军制改革不涉及御林军及金吾卫等禁军,毕竟他们现在负责拱卫皇城,统属归于王族。

关于军制我只能给你们一个大致的方略,具体细节你们与军卫署再行商议,十二卫军名号便从二十八星宿中选取即可,当前各军若是不齐也可用其中一部分,待十二卫军陆续扩充完毕在完善命名,关于新的军制改革的最终方略,你们商议好后在行呈递给我。

此方略定有一些不足之处,我们边行边改即可!你们以为如何?”

众将闻言,皆起身拱手道:“末将等,谨遵主公军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