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仁者无相 > 第一百二十九回 傲视群雄唯我尊 九州百姓苦难言

龙兴四年春

四月的西湖之畔,春光明媚,杨柳依依,游船画舫畅游湖上,苏堤之上更是游人如织,才子佳人,结伴而行,两边各色特色食铺林立,撑起的酒旗迎风朵朵。

正所谓:

西湖风景开图画,墨客骚人入咏嗟。

扇底龙鱼吹日影,镜中莺燕老年华。

苏堤上人来人往,吆喝叫卖得热闹非凡,现在的杭州城已成为大周王朝,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虽然与长安的朝廷形成两套官员的班底,但随着杨阀的日益强大,杭州朝廷的权威也逐渐得到了天下门阀的认可,天下人逐渐开始淡忘龟缩在关中一隅的那班老臣子。

在西湖西南依山傍水之处有一处秀美之地,那里曾是大周王朝皇帝的一处行宫,自从兰陵王登基后便迁至此居住,原来的行宫无论是规格还是礼制,都不符合王朝皇宫的格局与气度。

所以为了彰显帝皇威仪,龙兴三年夏,诚王李亨便领旨扩建西湖行宫,土木工程极为浩大,在原行宫的基础上东西南北都各自拓展了数里,周围大片土地都被朝廷征用,搬迁的百姓就有数万人,据说有为了修建新的宫城,十余万从天下各州府征调而来的匠人,日夜不停地修建宫城中的各种殿宇楼阁。

至于这位新帝,听说自前年的上林驿之变后,陛下就极少上朝终日深居行宫,坊中传闻是那日受了惊吓又因中毒留了后遗症,染了痛风的毛病,平日里除了大朝会其他时候极少露面,朝堂之上全由诚王做主,若不是行宫外驻守的大量禁卫军,杭州的百姓都快忘记了,那行宫住着的是大周王朝的皇帝陛下。

整个龙兴三年,杨阀李亨也没有闲着,在追讨豫州军的同时,数十万扬州军在中原各地频繁调动,攻伐任何反抗势力。同时杨阀不断消化的新占领地,为了完全掌控各个州府,杨阀对各地门阀的军队进行了多次整编与裁撤,不断削弱政敌力量强化自身实力,凭借江南庞大的税赋,不断扩张扬州军的军力,在完成对青州军、云州军的整合后,诚王李亨的实力更是急速膨胀。

截至龙兴四年,扬阀已经占据了云州、豫州、荆州大部,灵州、益州也有一部分地区落入其掌控,加上扬州本身就是鱼米之乡,整个九州最富饶之地,已有十之六七尽入诚王李亨之手。

扬州军也膨胀成为强大战争机器,拥有步军六十万,骑军三十万,水军三十万,总计一百二十万大军,成为了中原最强的势力,当之无愧的王者,其麾下更是猛将如云,整个中原大地几乎完全笼罩在杨阀势力的阴影中。

在中原之地仅剩的荆北半壁的荆州刺史张文忠,在对杨阀势力的惊惧中,没能熬过龙兴三年的寒冬,失去主心骨的荆州军内部不断争权夺利,互相攻伐,整个荆北也乱成了一锅粥。

在如此局势之下,被一旁虎视眈眈的杨阀吞并,看来只是时间问题,

豫州门阀大部都已经臣服诚王李亨,只有洛阳门阀依仗虎关天险,勉强维持一定程度的自立,不过随着杨阀势力的日益增长,这些门阀世家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了,不少门阀已经暗中联系关中朝廷,想要依仗两家合力避免被杨阀吞并的厄运,本着唇亡齿寒的想法,关中势力不得不给予一定的支持,勉强让双方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在北方,灵州节度使在刘彻的财力支援下,依靠西北的地利与杨阀在豫州西部康城一线对峙,暂时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而此时关外的辽东地区,已经完全落入了回纥部落的手中,不同于以往的劫掠,这次回纥部落在辽东攻城略地,并大量迁入草原人,辽东地区已经被其完全掌控。

第一次在坚城中度过一个温暖冬季的草原人,大部分再也不想回到苦寒的漠北草原。包括大量的叶户贵族们,整个回纥部落在谭三郎的谋划下,逐步转变成半游牧半定居的强大割据势力。

杭州诚王府,

防守严密的书房中,诚王李亨正在与首席谋士商议着下一步的战略攻击方向:

江南目前皆在杨阀之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慢慢消化夺取的新领地,到时候荆州豫州大部都将彻底被李亨掌控,而北边佣兵三十万的灵州阀,依仗着康城防线与扬州军对峙,数次试探性进攻都无功而返。

康城一线不同于别处,大周王朝为了防备草原人的南下,历经数代精心打造了一整套完善的防御体系,坚固的要塞,绵延的长城,数不尽的烽燧。想从这里突入灵州极为困难,所以原先诚王的方略是从派大军走漠北草原,绕过康城一线从背后突袭灵州。

然后从黄土高原挥军南下,夺取大周王朝最后的地盘-关中平原,到那时,没有任何依仗的洛阳一线,也就只能彻底归顺杨阀。最后让长江的三十万水军沿江西进,再派大军出关中入汉中兵临剑阁,到那时益州也将不可避免地沦陷。

至于西北之地的门阀势力,在杨阀看来各个孱弱无比,跟拥军百万的扬州相比,根本入不得眼。占据中原的扬阀自然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一鼓而下。

这就是杨阀统一九州的大方略,但是回纥人的入侵彻底打乱了诚王李亨的方略。

当下他们必须先夺回辽东,才能继续执行之前的计划。

自匈奴被前汉驱逐后的数百年来,草原人除了偶尔的劫掠边境再也不敢南下牧马,这次草原人趁着中原大乱夺取了辽东,显然是对中原汉人一次挑衅,作为皇帝陛下重臣的李亨,决定给草原人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们再也不敢再窥视中原之地。

很快扬州军就是开始密集调动军力,不但江南及江北大营调动频繁,云州大都督李式也得到军令,大量野战军团从康城一线被抽调回平城整训,各州府也开始抽调民夫向北方运送粮草辎重。

连连的战乱已经让中原百姓苦不堪言,无穷无尽的征调也让许多百姓家破人亡,官府豪绅更是借机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光各种摊派的苛捐杂税就多达百种,搜刮民脂民膏已经到了刮地三尺的程度,一时间中原大地哀嚎遍野,不少州府接连爆发流民暴动,都被官府以武力强势镇压。

但是**只能暂时抑制天下人的躁动,平静的河流下早已暗流涌动,反抗的力量在缓慢而坚定地积蓄实力,等待最佳的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