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拯救 > 086 苏晋书坊,首推书券

明末大拯救 086 苏晋书坊,首推书券

作者:茶碗的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9:52 来源:笔趣阁

尽管,苏文铤可能不知此事,可是,李玉知道啊,这让李玉怎么好意思不邀而至。

“吴兄,孙兄,你们在此地作甚,快随我登上书坊二楼,抢占好位置!”

这时,苏文铤亲自走来,拱手笑道。

苏家在苏州,并没有什么亲戚朋友,所以,今日苏晋书坊开张,所邀不过苏德几个书友,孙氏几个老闺蜜,以及苏文铤的同窗,以及左右街坊邻居,张晋等人。

印刷同行,一个也没邀请,其实苏德发了请帖,结果人家一个没来。

这也是,你都放出风声,店中书籍降价三成出售了,这不明摆着枪生意么,所以,印刷和书坊同行,一个没来。

这倒好像苏晋书房被孤立了,不过苏文铤一点也不怕,现在的苏家,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再说,苏文铤有种紧迫感,江南地区繁荣与安定的日子,只有三年了,三年过后,每年的天灾,将把此地变成人间炼狱。

而且,苏文铤的性格也比较强势,我行我素,管你们呢,我就降价三成卖书了,你们能奈我何?

在仅有的几个客人中,苏文铤的同窗,吴日生,也算是贵客了,因为吴日生乃是吴县知县之子,到底身份摆在那里。

所以,苏文铤亲自出门迎接。

“苏兄,你来得正好,给你介绍一位大才子。这位,乃是文老关门弟子,李玉!”吴日生笑着介绍道。

文老的名头,苏文铤是知道的,不过李玉么,没听说过。不过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来者就是客。

苏文铤与李玉互相行礼,互通姓名后,基本上就算认识了,接着,苏文铤邀请吴日生、孙兆奎、李玉,一起上苏晋书坊二楼。

今天的开业活动,苏家准备了好多精彩节目,有舞姬吹拉弹唱,有舞狮采青,也有唱曲儿表演。

精彩纷呈,轰轰烈烈,弄得热闹非凡,守在苏晋书坊门口的吃瓜群众们,连声叫好。

……

吃瓜群众之中,有一寒门士子,名为唐辰冬。

唐辰冬不为看热闹而来,他怀揣着28文大钱,一大早就赶到苏晋书坊门前,占得靠前的位置,静待苏晋书坊开门营业。

唐辰冬要买一本书——《论语释疑》,此书在其他书坊,卖56文,今天苏晋书坊开业,所有书半价,那么就是28文。

唐辰冬原来有一本《论语释疑》的,不过那是一本老书,都被翻烂了,一年以前,那本书彻底报废,捆扎书本的棉线断了,老书纸张片片飞舞,有的掉入水中,那本书彻底不能继续使用。

唐辰冬老早就想新买一本。

奈何家贫,家父早亡,只有老母,和十四岁的妹妹,日夜不停、起早贪黑地织布,维持家用,同时供他读书科举。

即使老母亲和十四岁的妹妹日夜赶工,也才四只手,每日所织之布有限,织布所得的银钱,补贴家用,再供唐辰冬读书,已是勉力支撑而已。

那本《论语释疑》,需要56文钱,唐家省吃简用整整一年,才勉强存够30文,还差二十多文。

所以,坊间流传的消息,具体来说,是苏晋书坊今日半价售书的消息,犹如当头一棒,砸中唐辰冬的脑袋。

不过这不是痛的感觉,而是惊喜!

这一年以来,为了存够56文钱,老母亲带着十四岁的妹妹,起早贪黑,家里又舍不得点蜡烛,只点一盏昏暗并且小如豆的油灯。

老母亲的眼睛,越来越不行了,看东西都要拿到眼前。十四岁的妹妹,也是面黄肌瘦,终日劳作织布,没有其他孩子的欢笑,似乎丧失了一种灵性。

而且,前几日唐辰冬才知晓,原来她十四岁的妹妹为了帮助家里,竟断然拒绝了一富庶之家的提亲,放弃嫁过去过富足悠闲的生活……

这件事儿老母亲和妹妹都瞒着唐辰冬,不过还是被唐辰冬察觉出来了。

为人之子,为人之兄,他都做了什么?那一天,唐辰冬独自跑进山中,大哭一场。

回来后,就说要放弃读书科举,结果被老母亲劈头盖脸一顿骂,唐辰冬默默承受,心中更是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让老母亲不再织布,不再为了他而劳累,要让她安享晚年。至于妹妹,则要嫁个好人家……

听到苏晋书坊半价售书的消息后,唐辰冬立即回家,向老母亲和妹妹说明此事。老母亲和妹妹露出久违笑容,取出一年以来积存的30文钱,交给唐辰冬,让他去买书。

唐辰冬只拿了28文,他就怀揣着这滚烫的28文钱,早早来到城门口,等城门一开,他就直奔苏晋书坊,他是来的最早的人!

巳时,早上九点左右。

歌舞结束,苏晋书坊的掌柜走上临时搭建的台子。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街坊邻居,各位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欢迎前来捧场!今天,是苏晋书坊开张第一天,想必各位已经听说了有关苏晋书坊的传言,现在老朽告诉你们,那全都是真的!”

苏晋书坊掌柜在台上四方拱手,最后一句话说出,吃瓜群众们群情轰动。

之前那些有关苏晋书坊的传言,信的人多,不信的人也有不少。如今掌柜的既然亲口说出,那么可信度就是百分之百了。

苏晋书坊二楼,苏文铤、张晋、吴日生、孙兆奎、李玉等人,一直倚着二楼围栏,看着下面。

“苏兄,苏晋书坊今日全部半价,往后也是降价三成出售,这……能赚到钱么?”吴日生疑惑问道。

苏文铤笑而不语,那李玉却笑道“苏兄此举,实乃仁策,降价三成,将有许多寒门士子受益。在下代天下寒门士子,谢过苏兄了!”

孙兆奎站在吴日生身后,有心出言讽刺苏文铤,商贾哪有不赚钱的,如此只不过是手段罢了,何来“仁策”之说?

不过,孙兆奎死死忍住了,在来之前,吴日生就曾嘱咐过他,今天乃是苏兄家里大喜的日子,不可妄言。

不能说话,孙兆奎就得憋着……憋得真难受啊……

“哈哈,吴兄,李兄,你们过奖了,其实,在下将之称为‘双赢’,天下寒门士子获益,苏晋书坊,也不会吃亏,没有受害者。”苏文铤笑道。

吴日生、李玉等人闻言,皆叹苏文铤此举甚妙,有大智慧大善心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的事。

但孙兆奎却不这样想谁说没有受害者,其他家的书坊,不正就是受害者吗,什么双赢!

孙兆奎不满,但始终憋着,孙兆奎这人一憋着,脸色就难看。

跟着苏文铤等人一起乐呵的张晋,偶然之下,瞧见了脸色难看的孙兆奎,在这大喜的日子,你脸色那么难看,是什么意思?

张晋脸色冷了下来,不时瞥孙兆奎一眼。

“各位,除了刚才的歌舞表演外,我们苏晋书坊,还准备了三个‘活动’。”掌柜在台上高声说道,吸引了吃瓜群众们的注意。

书坊二楼,苏文铤、吴日生等人,也停止聊天谈话,手扶二楼栏杆,站成一排,齐齐望着下面。

“‘活动’是什么?”

“什么‘活动’啊?”

掌柜在台上刚说完,台下的士子与书生们就哄闹起来,但不外乎,都在问“活动”到底是什么东西。

掌柜的两手虚压,台下的哄闹渐止。

“第一个活动——看图猜成语。待会儿我们邀请十位热心的客官,参加看图猜成语的活动。我们会十张纸,每一张纸上都画着一幅图,参加活动的客官们,将猜测的成语写于纸上。谁完成得最快,谁猜对的成语更多,谁就胜出。”

“胜出者,可获得我们苏晋书坊价值一两银子的‘银书券’一张。”

“‘银书券’?那是什么东西,有何用处?”

“凭此书券,可在我们苏晋书坊购书,打九折!”掌柜笑道。

哄!

台下的士子与书生们,又哄闹起来,有许多人跃跃欲试,也有很多人不屑。吃瓜群众中,也有一些人不住冷哼。

他们这些人,乃是城中其他书坊派出的“搅屎棍”,他们来此,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大量购买苏晋书坊的半价书。

打砸抢烧,这种粗暴手段不能对苏晋书坊使用,那么他们只能想到这样一种办法,妄图买断苏晋书坊的货。

“当然,此书券,也可到任何一家苏晋书坊,兑换成等值面额的银钱,比如本次活动,获胜者,可凭此书券,兑换白银一两!”掌柜的在台上大声说道。

可以换钱!?

这点倒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台下的吃瓜群众们议论纷纷,再次爆发一波小**,闹哄哄犹如菜市场。

寒门士子,唐辰冬,心里更是一阵狂喜!

他紧紧握住两手,凝神戒备,这个所谓“看图猜成语”的活动,他一定要参加,并获胜。

那可是整整一两白银呐,一两白银,兑换成铜钱,就是一千文!而他们家,省吃俭用一年,才存够30文!

这是一个机会,唐辰冬死死盯着台上的掌柜,这个机会,唐辰冬一定会抓住的!

苏晋书坊二楼,那吴日生望向苏文铤,凝眉问道“苏兄,这所谓的‘银书券’,乃是纸张印刷而得的吧?”

“正是如此!”苏文铤答道。

“那苏兄,你就不怕有人仿制,然后在苏晋书坊兑换银钱?”

苏文铤笑而不语。

呵呵。

仿制?

苏晋书坊推出的“书券”,的确为苏家印刷作坊负责印刷,不过印刷使用的铜质雕版,乃是苏文铤使用精密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精雕细刻而成,书券上的花纹与图案,虽不如现代纸币般繁复与细腻,但对比于大明王朝的任何雕版印刷品,两者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就算给大明王朝的工匠们十年光阴,让工匠们仿制,工匠们也不一定能够复制出一块一模一样的雕版,再说,十年之后,大名王朝所发生的变化,甚至可以用沧海桑田来形容。

“哈哈,要是真有人能够仿制,那我苏晋书坊就当他的书券是真的,给他兑换银钱!”

苏文铤笑而不语,张晋则接过话头,他信心十足,根本不怕有人能够仿制。

“哦,那不知那‘书券’,有何特别之处?”吴日生又问道。

“吴兄,我们苏晋书坊的‘书券’,以后会越来越多,等吴兄你见到了,自然就能够明白隐藏在其中的妙处!”苏文铤笑道。

楼下。

“第二个活动——拼图卡牌游戏!我们苏晋书坊所售之书,部分书中,夹着一张卡牌,此卡牌上有图案,与别的卡牌,可拼凑为一整副图!”

“倘若有人使用卡牌,拼凑出一整副图,可持此图,到任何一家苏晋书坊领取奖励。奖励也是书券,根据图案的难易程度,奖励从一百文,到一百两,甚至上千两的也有!”

台下的吃瓜群众一片哗然,再次掀起一波哄闹的**。

一千两!

这是什么概念!

不过台下的寒门士子唐辰冬,并没有激动。他有认真听掌柜说的话,掌柜说的是部分书中,夹着一张卡牌,并不是说每本书都有,有的话也只有一张而已。

并且,稍微用脑子想一下,就能明白,价值一千两的拼图,岂是那么好拼的!

唐辰冬有自知之明,家里买一本书,都要凑一年多的钱,哪有许多钱去买那许多书呢?所以,唐辰冬自知,这个所谓的“拼图卡牌游戏”,与他无缘。

“当然,书中夹着的,也可能是一张‘铜书券’,价值1文、5文、10文、100文不等。无论书中夹着的‘铜书券’,还是一幅完整的拼图,都可以拿到任何一家苏晋书坊兑换成银钱!”掌柜的补充说道。

苏晋书坊二楼,吴日生惊讶道“苏兄,此‘拼图卡牌游戏’的活动,又是何意,如此在书中夹杂卡牌和那书券,岂不亏大了!?”

李玉也百思不得其解,这种套路,完全超出了李玉的认知。想他李玉,也算是博览群书,经史子集、医药占卜、话本演义,文老家中的藏书,李玉几乎都读过。

饶是如此,李玉也想不明白其中关窍。一本书的售价,最高也才几百文,最低的,低至十多文,可是苏晋书坊在书中夹杂的书券,或者卡牌,价值几乎都抵得上一本书的售价了……

参不透啊!

随着吴日生问出那句话,李玉也望向苏文铤,在这一刻,李玉竟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这苏文铤苏兄,竟是如此的高深莫测……

然而,苏文铤只是笑而不语,丢给吴日生和李玉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吴日生身后的孙兆奎,似乎天生看苏文铤不顺眼,此刻,又见苏文铤无声装逼,孙兆奎体内的洪荒之力,终于压制不住。

“奸商!怎么会亏,肯定大赚特赚!”

孙兆奎压抑着体内的愤怒,小声说出此话,但此话亦十分清晰地落入几人耳中。

张晋一张脸瞬间垮掉,皱眉盯着孙兆奎“孙炮,你说什么!?”

孙炮,是张晋临时给孙兆奎取的外号。因孙兆奎脾气暴躁,犹如那一点就着的火炮,天天就像吃了枪药似的。

张晋早就看孙兆奎不顺眼,“孙炮”这个贴切的外号,就被张晋一口叫出了。

孙兆奎两眼一鼓,张口就来“说的……”

关键时刻,苏文铤和吴日生快速交换眼神,然后吴日生拉住孙兆奎,苏文铤则拽住张晋,各自一番劝说,张晋和孙兆奎这一对冤家,才没有在此地闹将起来。

不过张晋和孙兆奎两人,虽听了劝,没有闹了,但两人四眼相瞪,你瞪我,我瞪你,像孩子闹脾气似的,苏文铤和吴日生皆摇头,哭笑不得。

楼下。

“好了,现在说第三个活动,我们苏晋书坊,将之称为‘短篇话本小说征集大赛’!”

短篇话本小说征集大赛?

这又是一个新鲜事物,别说台下的众位吃瓜群众,就连苏晋书坊二楼的吴日生及李玉等,竟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

台下的吃瓜群众们没有弄懂,所以,并没有像前两个活动公布时,那样闹腾,这次,他们很安静,静待掌柜说出下文。

“具体内容,你们可以看我们苏晋书坊贴出的告示。”

掌柜话毕,早有苏晋书坊的两个伙计,抬了一块大木板过来,大木板上,贴着一张大红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很多字。

台下的吃瓜群众,大多都是读书人,看一张告示,自然没有什么难度。但吃瓜群众之中,也有那不识字的贩夫走卒,以及小厮等。

于是,就有人将告示念出“……征集志人小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演史小说、神魔小说、人情小说、侠义小说、公案小说,篇幅要求十万字以下,内容积极健康,乐观向上,不可涉政、涉涩,不可影射朝廷,及朝廷大员等。”

“一个月之后,也就是五月二十二日,截止收稿,苏晋书坊将聘请名家,对投稿进行优劣排序,分出五个基本档次,五个基本档次的奖励,分别为白银1两、10两、30两、60两、100两!”

“六月初一,公布获奖名单。同时,获奖的话本小说,将由苏晋书坊汇总成书——《短篇话本集》,刊行天下。一年之后,再根据刊行获利情况,给各位入选作者分红!”

台下的吃瓜群众们安静一阵后,立即爆出比前两次更大的哄闹!

人潮汹涌,苏文铤站在苏晋书坊二楼,扶着栏杆,看着楼下汹涌的人群,苏文铤竟生出一种自己在楼上抛绣球的错觉……

吴日生看着苏文铤,有心想问,此项“活动”又为了什么?可是话到临口,吴日生摇头一笑,罢了。

现在的苏兄,越来越让人看不懂,所行之事,更是匪夷所思,且看着吧,看苏兄的这几个“活动”,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文老的亲传弟子,李玉,也是摇头苦笑,他搞不明白苏文铤这些“活动”的意义,所以,李玉只的将此事记在心中,待回到文府,再请教老师。

等这阵热闹劲儿过去,台下有一位读书人终于发现,苏晋书坊贴出的告示中,似乎遗漏了一些东西。

“掌柜的,你们苏晋书坊,所征集话本小说的种类,怎么没有讽刺小说、谴责小说,与狹邪小说呢?”

掌柜在台上一笑,拱手道“这位客官,讽刺小说、谴责小说,和狹邪小说,这些小说呢,容易挑起百姓与朝廷之间的仇恨,危害国家统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我们苏晋书坊,坚决不收这样的话本!各位有志于此的客官们,须记住了,讽刺小说、谴责小说,和狹邪小说,我们苏晋书坊不要的,以免枉费了各位的精力与时日。”

掌柜此话一出,台下又是一片哗然。

不过对大部分人来说,苏晋书坊不要讽刺小说、谴责小说、狹邪小说,对他们影响不大。

只有少部分人,刚刚构思出一篇故事,赶巧不巧,刚好属于这三种小说中的一种,现在竟然给他们说,苏晋书坊不要这种小说……

这小部分人嚷嚷着,发泄不满,但却改变不了苏晋书坊的决定。

能提前告诉他们,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已经算是好的了。总比让他们以后写了违禁小说,被一刀切掉强吧!

“掌柜的,三个活动已经说完了,现在可以开始第一个活动,那什么‘看图猜成语’了吧!我们还等着进去买书呢!”

此时,台下有人叫道。

寒门士子唐辰冬闻言,精神一震,他如一只狩猎的老鹰,仔细盯着台上的掌柜,参加“看图猜成语”的活动,唐辰冬决不能错过,那可是一两银子呢!

但是,苏晋书坊又没有说,如何挑选参加“看图猜成语”的人,所以,唐辰冬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关注着掌柜的一举一动,如此才能抓住时机。

“好好好!这就开始‘看图猜成语的活动’。各位客官,有兴趣参加的,请举手,我们需要十人!”

台上的掌柜话音刚落,台下一大片吃瓜群众就举起了手。

明末大拯救p

p明末大拯救62328dexhtl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