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82、返乡

明月出祁连 82、返乡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方腊直到四月初才被在老家的山洞里抓住的。

王禀算是捡了个便宜,他和杨可世两人把方腊等一众头目包围在了山里,最后又收买了方腊亲族里的两个叛徒,结果这两人带着王禀的大军把方腊一家包括宰相方肥、大将方七佛等人全都堵在了一个山洞里,最后全部活捉。

不过王禀现在也是掩不住全身的怒火,准备去找刘延庆和辛兴宗去拼命。

原来辛兴宗从杭州追击方腊出来之后,被乱军在富阳城下阻住了三天,等辛兴宗打下富阳知道方腊逃回老巢追踪而来时,王禀已经白捡了个大桃子。

只不过在王禀围住方腊藏身的山洞正准备行动时,刘延庆的人马却突然出现,双方为了争夺方腊的人头就打了起来。

逃跑的方腊在混乱中被刘延庆部将韩世忠所擒。

在后面匆匆赶到的辛兴宗见刘延庆在前面得了便宜,顿时怒起心头,恶生胆边,带着本部人马就偷袭了刘延庆押送方腊等战俘的部队。两家一番激战,反倒是方七佛等人趁乱逃走,幸好辛兴宗死盯着方腊的囚车,这才算是没让跑了方腊。

西军内部自己为了争功,发生火拼,也算是丢人到家了。

童贯的处置却是关了辛兴宗的禁闭,不疼不痒,让人失望得很。

现在刘光世、折可彥、杨惟中等人继续向南清剿剩余的匪徒,而王禀算是战功捞够了,也准备回师。

李岘现在就在向这些准备回兵的家伙们借人,他要亲自押解着第一批四万多配犯及家属返回西北。另外还有数千被解救出来受到侮辱的妇女,凡是不愿回家再遭受家人歧视的,李岘也全都招募到了营中,准备跟随这些人去西北,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招募妇女这事是李岘看到许多女人在返家之后被逼自杀,这才无奈作出的决定。

儒家的流毒在北方还轻一些,但在南方,已经变得十分严重了。

这事让李岘气得够戗,这些南方的文人,盗匪横行时没有能够保护自己的家人,现在回到家里却在指责这些女人没有保住贞节,真是特么的混蛋至极!

为此他还砍了十好几人的脑袋,理由是通匪。

这理由很好很强大,一时让江南正准备群情汹涌控告李岘的士子文人们立刻闭嘴。

现在是戡乱时期,谁有功夫理会他们的哭诉。

要通匪的证据么,李岘的营里现在关了好几万个乱匪,你说要多少吧!

但是李岘也算是把两浙的文人们都得罪死了。

凄凄惨惨,一路的哀号,李岘押解着五万发配西北的“乱匪”和十几万他们的家眷一路走来浩浩荡荡,哀鸿遍野。

后来他发现,那些受过侮辱的女人们对待这些“囚犯”更是严厉,于是让这些妇人们也加入到了管教的队伍之中。

从江南到西北,和红军长征也差不了多少,足有数千里之遥。

李岘选择的路线是沿汉江逆流而上,入汉中,再转道陇右。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得路过河南,受到那些朝臣的干扰。这一路上每天都要死好几十人,要让那些货们看到,准会又惹出许多麻烦。

这足足走了三个多月,一直到了八月中旬,这一行人才终于抵达了兴元府。

李岘从兴元府开始分配这些配军,脸上刺字,这是大宋的规矩。有家属,原来被挟裹没怎么作恶者开始几十、上百户人家和十几名军卒作为看守留下,反正这些地方人烟稀少,留下没有开垦过的官田还有不少。

等到了巩州,这带家属一起发配的人员已经被安排的差不多了,剩下两万多人和四万多家属可真正的配犯,都是些手上沾过鲜血或是侮辱过妇人的。李岘把他们交到了刘法手里,至于他们今后的死活,也不是他能关心的了。

童贯还真是卖了一些力气,随后的两个月,又有两批共三万名配犯和两万多户配犯家属被发配到西北,这些配军的到来让陇右的汉民数量一下暴增了三分之一,很快扭转了熙、洮、河、湟和西宁州的各族人口比例。

这样的结果让李岘感到很满意,汉民多,就意味着地方变得越来越稳定,另外就是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令人伤心的是刘仲武在这个夏天去逝了,少了一个在身后支持他的老人,让李岘的感觉很不舒服。

新任的秦凤路经略郭思原来掌管陕西路牧马及边地茶马交易,李岘掌管巩州马监时两人有些交往,但是却不怎么熟悉。郭思是标准的文人,善长画马,他的几幅画在后世是很值钱的文物。另外这人却不是很死板的儒生,而是喜欢研究医术,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你一下弄了那么多人回来,这白养一冬天,就得消耗不少的粮食。”刘法满手都是油,在手里拿了根沾满米粒的排骨在啃着,一边还在埋怨着李岘。老家伙自家种的洋葱和胡萝卜终于收获了,几乎天天都会做一锅抓饭,也不嫌腻得慌。

“哼哼,还想让朝廷帮你养上半年,哪有那好事,我要不伸手,一准都给发配到岭南或是沧州了,你信不信?”李岘斜着眼看着他,挟了块胡萝卜塞进嘴里,“你要不想要把人都给我,一个月几万贯的粮食我还出得起。”

“行啦,就你小子分得人最多,差不多一多半人都让你得了去了。郭思那个傻子,一听你帮他养着这些人犯还以为是得了便宜,他哪里能想到最终是你小子沾了大光。”刘法感叹道,“谁让老夫财力有限,养活这四万多人就快要了老命了。”

“这话等到明年开春后种完地再抱怨。”李岘低着头吃着米饭,“哦,对了,童太尉正在准备北伐,我估计他对付辽人可真够戗,你可别掺和进去。”

刘法哈哈一笑:“老夫现在正忙着种地,没空理会他们那些烂事。”他转过头来看着李岘,“你想调回南平军的事基本上没门了,我想到时候老童有可能把你弄到身边,让你整天得瑟,麻烦很快就会找上门来。”

李岘捂住脑袋哀叹:“日哦,特么想过点安生日子咋那么难啊!”

刘法在嘴里塞满了米饭,含糊地说道:“你今年在青海盐池扫了多少碱面回来?给我分一些过来。”

“你想做什么?”李岘立刻警觉地问道。

“特么的,看你小子那抠门样子,老夫军营里要蒸炊饼,这碱面不够用的。”刘法用鄙夷的眼光看着李岘。

“哦,那没啥问题。”李岘松了一口气,每年派人去盐池扫纯碱并不容易,可这玩意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玻璃、炼钢和制肥皀都离不开它,偏偏内地的产量极为有限,目前的技术条件根本合成不了,只有盐池边上的盐碱地里每年会析出一部分,但是产量也很少。

朝堂中最近对童贯和刘法、李岘的攻讦多了起来,说其狼狈为奸,大兴冤狱,搞的两浙地区十室九空,鸡犬不宁。说起来两浙地方本来就文人众多,方腊之乱这次大发配迁徙,牵涉到了其中不少亲友,李岘搞得动静也有点太大了。本来历史上最终只牵扯到了两、三万人,可是让李岘在背后这么一弄,却是牵连甚众。

这些文人们“正直”的很,自然要为其“仗义执言”。

株连这东西,本身就是皇权下的特有产物,可大可小。有人想减小范围,可童贯和李岘一伙偏要扩大规模,搞得轰轰烈烈,自然是得罪的人多了。

作为“修道之人”的李岘现在自然也和童贯一起归入“奸邪”一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