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50、没有希望

明月出祁连 50、没有希望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铁枪柄所使用的钢管需要有一定的弹性,炼制起来不容易,这还是在略阳发现了一处锰铁矿后才恰好炼制出来了一批含猛钢。即使是这样,在整个炼制和打造过程中的淬火和回火也很难把握。

李岘在杨可世的武力威慑下被迫卖给了他十根刚刚锻制出来不久的钢管后,感到有些郁闷。他准备什么时候搞出一把手枪来震慑一下这厮,后来还是觉得那种用铁皮卷制锻造出来的钢管十分不保险,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种极有可能炸伤自己的危险想法。

于是,在被迫与杨可世签订了一份屈辱条约之后,他找了一块弹簧钢板在水锤下反复锻打着,准备弄出一把能在近距离地保证能干掉杨可世这种人形巨猿的手驽。

刘锜在看到他打出个弩臂的形状后就好奇地凑了过来:“你这是准备弄什么东西?”

李岘用火钳夹起大约有一尺半长的弩臂稍微比划了一下,然后气哼哼地说:“干掉杨可世这厮!”

刘锜看了正在不远处正在自己卖力地打造着马槊枪头,一身黝黑犍子肉的杨可世一眼,然后舔了一下嘴唇:“想要做到这事好象并不是很容易。”

李岘举起弩臂眯起一只眼睛瞄准了杨可世:“我敢保证这家伙肯定是前唐时期的昆仑奴后代。”

刘锜仔细打量了杨可世半天,然后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我认为你说的很有道理。”

于是两人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杨可世见他们两人瞅着自己说了几句后突然开怀大笑,知道两人肯定是没说自己什么好话,于是恶狠狠地瞪了两人一眼。

这让李岘感到更开心了。

随着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的进步,李家的铁工坊里会出现越来越多吸引这些家伙的东西来。当然,为了自己的将来,他也希望交好这些西军中未来的中坚力量。至于用到用不到他们,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清水县冶坊堡的李家庄园里的环境让人感到很舒心,主要是这里的人们,连同下人们从外表看上去都很健康,也很爱笑。

很明显,他们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足,主要是地里的出产很丰富,人们根本不用再为了吃穿而发愁。这个年代,普通人很容易就能得到快乐,丰衣足食可矣,到于一大家人住的地方差点挤点,倒也不算是什么。

庄园里养了上千只羊,二百多头牛还有数百头猪和几千只鸡,最为神奇的是在冬天里他们还能弄出嫩绿的饲草来喂养牲畜。刘文彥则对于这座庄园里人们在冬天里还每天有新鲜的牛奶喝和鸡蛋吃特别感到好奇,他在刘法的军营里负责后勤,自然是对于补给品的重要性比别人认识得要深刻一些。

“这并没有什么新鲜的,马牛羊等在春秋两季都会有发情期,只要控制配种的时间就行了。”李岘笑着向他解释道,刘文彥很喜欢动脑子,与西军里的那些粗胚们很不一样,这方面比他的兄弟刘正彥强了不是一星半点。跟这样的聪明人谈话让李岘也感觉很轻松,什么事一点就通。

“那鸡蛋呢,每到了冬天母鸡早早的就不产蛋了。”

“这和温度有关,把鸡养在暖房里就行了,呃,还要注意采光和卫生。”

“哦,我知道你为什么如此豪奢地给鸡舍装上琉璃窗了。”刘文彥笑道,“这鸡蛋够琉璃窗钱么?”

“不能这么算,人体需要补充鸡蛋,相对于健康,钱并不算什么。”李岘笑道,“琉璃装在窗户上又不会损坏,我觉得如果在你家东京的庄园里养鸡的话,到了冬天的收益一定不会很差,东京的有钱人家实在是太多了。”

“看来做你的庄丁是件很幸福的事,每隔几天就能吃上一回肉。”

“可惜不能天天吃肉,所以我准备明年将养殖规模再扩大一倍。”李岘摇了摇头说道,这让他想到了后世天天有肉吃人们依然不感到满足的情形,“也许过几年又会有新的东西出来了,到那时才能算是踏上了真正幸福的门槛。”

“那又是什么好东西?”

“甜菜,专门作糖用的。”

“我准备明年在湟州的军屯里开始推广你家庄园里的农牧方式,你不会介意外面来人参观吧?”

“那有什么好隐瞒的,我是真心希望这天下的百姓人人都能够丰衣足食,拔一毛而利天下,何乐而不为。”李岘笑道,“不过湟州种地的蕃户太多,你需要从内地多招些无产的流民过去,要论种地,还是咱偿汉人在行。”

刘文彥笑道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自己和范文正公似的。是这样,父亲、苗经略和手下的官员、将领们商议了一下,准备从明年开始,各家都过来学习你家庄园的生产方式,并在洮、湟和西宁州的屯田地进行推广,如果陇右能有几十座你这样的庄园,以后西军中军卒们的粮饷有了保障,就没有什么值得顾虑的事了,所以他们叫我先过来探探口风。”

“如果我不答应呢?”

刘文彥笑道:“我估计他们会想法让你答应的。”

“我觉得应该把老家伙们都弄到一起聚一聚,应该在整个陇右都推广开这种耕牧模式。另外还要大量招募安置流民进行军屯,随着人口增加,后备兵源越充足,这样的话,整个陇右到青唐就会越加安定。”李岘说道。

“正该如此,我回去就和父亲报告。”刘正彥说道,“可惜父亲上奏朝廷说要对你进行表彰至今却没人理会。”

“现在哪还有人会关心民生之事啊!”李岘不由感叹了一句。

“听说今年的国库又增收了不少呢,朝中那些家伙们敛财还是蛮有一套的。”

“那有什么用?地里出产的东西不增加,只增加钱财,这就叫通货膨胀。现在户部每岁的收入是比真宗时期是多数倍,差不多每年都上亿缗了,可是物价也比仁宗时期涨了三倍多,实际上百姓的生计是一样的艰难。”李岘有些愤慨地说道,后世有许多所谓的“专家”以财政收入的增加来证明大宋的发达,却根本不考虑物价的上涨。大宋国为什么一直在闹钱荒?还不是因为物价长涨过快,钱不够用么。

实际上宋朝自立国以来,由于一直处于不断的战争状态下,总体的经济规模和财政收入状况就从来没有达到过盛唐时期的平均水准。

持续的通货膨胀对商人来说有好处,所以有宋一代商业比较发达,但老百姓的日子却日渐苦蹙,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在他本来的认知里觉得大宋还不错,但在实际经历过之后,才知道也是烂得不行。

在后世总有一些“公知”们为宋朝君主与文臣共治天下而大唱赞歌,可是为什么自唐代以后汉民族就彻底地衰弱了下去?正是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所谓“文人”们主政的结果。理学毒流,遗祸千年,几乎彻底毁掉了我们这个民族。

儒家的思想代表了那个时代大多数奴隶主阶层的利益,本身就是为了愚弄和奴役那些奴隶的。可笑的是过了许多年,还有很多人在为他大唱赞歌。

北宋时期的风气还算开放,但到了南宋后期,随着理学兴起,妇女开始被束缚,我们这个民族也随之被禁锢住了。

李岘当然对目前的大宋现状感觉很失望。

一个连西夏都打不过的国家,怎么还能指望它能够站到世界之巅?

很奇怪的是,大宋国到了现在,居然在朝堂上连说实话的人都没有了,蔡京被皇帝三起三落早折腾得没了当年的锐气,君臣相戏,大家都只顾着捞钱,谁也不把国事真的当回事。

蔡京和童贯都曾反对过官家大办花石纲一事,但被官家斥责了几次后,又都选择了偃旗息鼓,没了动静。

这事得怨赵佶,因为他现在已经不愿意听实话,于是大家都一起跟着粉饰太平。

历史依然在巨大的惯性中继续沿着它固有的轨道滚滚向前,并不会因为某人的出现而发生大的偏差。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李岘是看不到有任何改变的希望。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又是快到了过年的时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