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47、文明的散播

明月出祁连 47、文明的散播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王禀是童贯的人,在西军中就不怎么受那几位经略的待见,可是李岘却不能不给对方面子,这是个态度问题。

王禀也认为李岘算是半个自己人,否则童大帅也不可能把诺大的巩州马监都交给他,所以毫不见外,只是他却不知道李岘为了升官在马场里倒贴了好几万贯。这家伙是标准的开封人,满嘴的开封话就好象后世的京片子一样,还自我感觉蛮自豪。

人家确实是从开封大城市里来的,见识得东西就是多。

只不过他也只能吹吹牛罢了,禁军在东京城里那都是穷人,王禀虽然出身将门,可是将门子弟的日子哪有几个过得好的?还是那些文官们活得滋润,捞起钱来也肆无忌惮,刑不上大夫么。而从军伍出来的人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到处都有人盯着,搞不好一是一份小报告上去,然后就是一大堆文人就跳出来找茬。谁让人家的同伙多呢,说话办事就是硬气,连当今天家也拿他们没多少办法。

当年太祖皇帝为了打压一帮从龙的勋贵武将所说过的话已经被他们曲解到了极致。

王禀先在巩州马监的工坊见识了一番机器纺机生产的壮观场面后,这才下定了决心驻到李家庄园里要取回真经。

李岘现在忙得都脚不沾地,白天要给少年们上课,晚上还要编写教材。

《格物》、实际是化学的《丹经》、《地理志》、《农牧》、《医经》,还需要一本《算经》,他本来还想弄一本《天文》,后来才发现这玩意是皇家专属的东西,普通人是不能玩的。凭着记忆编书是件很辛苦的事,经常会出现疏漏,李岘一直在咬着牙支撑。

实际上他是在准备第二天上课用的讲义。

他现在是天马行空,想到哪儿就讲哪,一会儿物理,一会是化学,也有可能扯到算术和农牧上去,地理倒算是按部就班。他画了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没敢画出全图来,只是比目前已知的区域稍微大了一点,没有美洲和大洋洲。

东起日本外洋,西至拂菻(东罗马帝国),北起西伯利亚高原,南到速木都剌(苏门达腊)以南,现在他可没胆子画出一张地球全图来,甚至也不能说地球是圆的。

这有点象小学里的自然常识课。

当然,为了增加效果,他还时不时地搬着一些化学器材为同学们表演一番“道家炼丹术法”。有了玻璃之后,试管和烧杯、烧杯还有温度计就被整了出来,只不过这玩意的强度有些差劲,吃了两回亏之后,李岘就不敢再展示一些比较危险的实验了。

化学原理是没法讲了,只能先教授一些实用材料的制备,比如水泥、玻璃和火药等,另外就是让这些人尝试着进行煤焦油的馏分,至于能弄出什么东西来,连李岘自己都不知道。

三酸两碱是化学工业的基础,纯碱目前的条件下只能依靠采矿收集,而火碱则能依靠苛化法简单制备出来。但是三种强酸的制备就要麻烦得多,而制备硝酸和盐酸都得用到浓硫酸。虽然依靠燃烧硫磺能够得到亚硫酸,将亚硫酸长期置于空气中缓慢氧化也能得到硫酸,但这种方法实在是太慢了。

道士们是用焙烧绿矾(硫酸铝)的方法来制取稀硫酸的,这实际上是个正确的方法,但矾土矿的储量要比显少于硫铁矿,焙烧硫酸亚铁正是后世生产工业硫酸的一种主要方法,而且煅烧后的产品氧化铁正好是铁红染料的主要成份。

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硫酸钙(生石膏)来制备硫酸,方法和硫酸亚铁是一样的。

这道理很简单,李岘也知道用铅室法来制取硫酸,但具体的装置是什么样的?嘿嘿,各位同学,你们慢慢瞎折腾吧,为师暂时不告诉你们。

物理目前只能简单地讲述力、热、声、光,主要是确立一个概念,就是测量标准:质量、体积、比重、长度和时间。目前最为困难的是计时,沙漏的准确性实在是太低了,可是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关于物理知识,李岘主要是讲一些机械传动原理,这个年代皮带传动、链式传动、索轴式传动和齿轮传动装置都已经出现了,但木质的齿轮还处于很原始和粗糙的状态。但李岘所做出来的传动装置模型却很精致,用手工制作这些东西确实是花费巨大,工匠们也很用心,另外还要归功于木匠们的高超手艺。

另外他造出来的曲轴、蜗杆、连杆等传动装置就让大家惊为天人了。

这些铁质的传动装置都是由工匠们创造出来的,到现在没有被发现,其实主要是因为人们还很少使用钢铁来制造机械。

究其原因还是这个年代钢铁产量太低了。

李家庄园的学堂里现在已经是人满为患,李岘在教室里上课,居然连窗户外面都趴满了人,其中很多是西军将领家中的子弟。李岘并不忌讳外人的旁听,相反,对这种现象还感到十分高兴。他始终认为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真正意义,应该就是为了散播文明。

虽然有很多人是冲着学习“道门术法”而来的。

他很清楚自己知道的东西很少,只是在这个世界播下了一些种子而已,但谁又能说这些种子最后就长不成参天大树呢?这个过程也许是几十年,也许会是数百年,但是只要这些知识被传播出去,这个成长和发展的过程绝不再会是六、七百年。

虽然这些东西都被冠以道法的外衣,不过李岘估计当这些知识被传播出去之后,会有许多“道友”会失去饭碗。道门里的骗子也太多了些,变戏法的当然最恨的就是揭底魔术的人。反正死道友又不死贫道,李岘才不会为他们操心呢。

李岘下令让工匠们都必须识字还是有了一定的效果,至少这些模型做的都很标准,尺寸很精确,不过精确度也只能达到厘,也就是两毫米左右。再想提高精度的准确性,就需要有新的测量工具。

他准备把游标卡尺先整出来。

李岘在课堂上散播最多的还是机械生产的力量。只有利用机器,人才能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才能变得富裕,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只有机器,才能让所有的农田都得到灌溉,土地上才能出产更多的粮食,让大家都有饭吃。也只有利用机械,才能更快地建城筑房,让大家都有住的地方。在军事上,也是利用了机械,才能让攻城变得更容易。

李家的事实摆在面前,不由得大家不信。

在李家的水力工坊里面,由于有自动水力纺纱机的出现,一个妇人就能照看八十个纺锭,而水力织布机的织布速度是人力织机的十倍,一个人能够同时照看十台织机。这就是生产效率,一个人能顶过去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人干的活。

这就是机器的力量!

对这个社会最有用的人并不是那些五谷不分,一无生产的读书人,而是工匠,能够制造出这些机器的工匠,正是这些工匠们,才让社会变得进步。

在下面听课的绝大多数都是武夫,这些把读圣贤书的人说得一无是处的话很快就被这些被文人打压得抬不起头来的家伙们有意无意地宣扬了出去。

也许李岘很快就会成为整个天下“读书人”的公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