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38、文明的起点

明月出祁连 38、文明的起点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刘法这老货询问李岘的火药配方,李岘告诉他一样出自《武经总要》,问题是西域而来的高纯度硝石数量有限,他现在也没办法搞出很多这种威力很大的火药出来。

不过,他倒是告诉老刘在青海湖以西的盐湖里也许能找到一些高纯度的盐硝来。但是老刘在听到青海湖以西有大型的盐湖后,两眼放光,其后就一直在不停询问这些盐湖的情况,竟然把盐硝的事都抛到了脑后。

看样子这老货是想钱想疯了,准备做私盐贩子。

就在刘法攻克仁多泉城之前,到陇右视军的童贯在兰州转了一圈就返回了东京。

童太尉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与新兴的大金国结盟,准备引狼入室。

那种马后炮似的事后诸葛亮咱们不用评说,能够吸引当今天家赵佶和童贯等人不顾一切选择与金国人结盟一个主要原因是:自大宋国建国以来就存在的巨大心病——燕云十六州。

失去了燕云的大宋国领土是不完整的,因为没有了北部边境的屏障,大宋国重来就没有一点安全感。从华北平原到黄淮流域,一马平川,根本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契丹铁骑的攻击。几十年前的檀渊之盟至今仍令大宋国上下记忆犹新,感到痛澈心脾。

西夏之只癣疥之疾,而辽人却是心腹大患。

这时候没有人能意识到女真人会比辽人勇悍和残暴百倍。

所以童公公就扔下西夏和战事跑回东京去准备他的“征辽大业”去了。

入秋后天气也渐渐冷了下来,今年应该不会在发生大的战事了。

李岘在仁多泉城被攻破十多天后就辞别了刘法,前往西宁州和积石军却堪察牧场,临走前当然与刘法商量好将大部分俘虏由他送于会州。李岘需要让俘虏来挖煤,剩下有一部分刘法也需要用他们来换钱——那些被俘的西夏贵族自然会有人出面用金钱或者其它物品把他们赎买回去。

但普通的西夏士兵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

李岘准备有空闲的时候给这些西夏降卒们灌输一些阶级斗争的意识。

但这种事还会产生一些后续的连锁反应。

在另一个时空,刘法在攻破仁多泉城之后因为大军伤亡惨重,下令屠城。

将近万人的仁多泉城,鸡犬不留!

刘法屠城所造成的后果就是西夏各军对他的仇恨值都高到了爆棚,特别是控制着西凉府一带的仁多家族恨不能生啖其肉。因为仁多泉城的西夏军卒大都来自于仁多部,这也是为什么在统安城之战中刘法为什么大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原来他这仇恨值拉的,让西夏人再见到刘法之后,根本不用鼓动,就一个个红着眼睛急吼吼地去找他拼命。

这是在替李察哥鼓舞士气呢!

本来李察哥不全力救援仁多泉城就有些有意削弱仁多部实力的意味在里面。这仁多部对于嵬名家族早就已经是离心离德,根本不听调遣,只是在表面上还没有反叛而已。现在,西夏人的仇恨值可没那么高了,仁多家族也正忙着和刘法做生意——花钱赎回自己家族那些被俘的子弟。

当然这种事情原本历史很差的李岘是根本弄不清楚的,他一个很小的举动,就已经让历史偏离了原来的轨道。

但这种事早晚都会发生的,作为穿越者不带偏历史绝对称的上是失败。

怎么来看待西夏,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毫无疑问,西夏人最终都融入了中华民族,在元代党项这个民族就彻底消亡了。不过很有意思的是,除了李元昊,西夏的历任皇帝都在推进党项人的汉化,反倒是梁家的两个皇后,作为汉人反而为了政治需要或是取悦党项贵族,在不遗余力地推进西夏的去汉化进程。

这真是一种讽刺。

但站在汉民族的立场上,党项终归是异族,彻底征服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后世有很多学者认为辽国的衰弱是因为他们的汉化程度太高了,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大辽国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民族集合体,但是占人口比例很少的契丹人却作为贵族掌握着这个国家的政权,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国家,无论它多么强大,也许只需要一个契机,就会立即分崩离析。

就象是后世的元朝或是清朝。

李岘现在没心情也没功夫理会童太尉在东京正策划的大事,铁匠头李和这货在炼焦时给他积攒下来了十几大铁桶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煤焦油,怎么处理如此复杂的化学混合物是一件绝对令人头疼的问题。

用焦炭炼铁或炼钢要比煤炭节约燃料,而且效率也高得多,这是个燃烧值的问题。

焦炭的燃烧温度很容易就能达到1200度,而木炭寻常只能达到900多度,炼铁时就需要强通风。所以用木炭在冶炼生铁时很难将铁矿石完全熔化,铁水中的含碳量很难降下来,这也是古代为什么生铁也就是铸铁产量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而使用焦炭作燃料就比较容易炼出熟铁或者是钢出来。

李岘对于在会州水泉堡煤矿一带建一座大的冶铁炉兴趣不大,因为这一带铁矿石储量实在是太少了,把这里当做钢铁基地来做没有任何意义。

他现在重点关照的目标是太平监下属的冶坊堡和兴州的济众监。冶坊堡那一带是后世的张家川铁矿和张家川钢铁厂,而汉中兴元府的兴州监的特点是安全性比较高,似乎是以后金兵也从来就没有能打到过那一带。

做为基业自己的支点,李岘当然希望越安全越好。

科技的进步从来都不是一步一步缓慢发展的,许多发现和发明只是因为一个契机——比如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砸中脑袋,一个困扰了人类好几百年的问题就被解决了。而现在,李岘的脑袋里似乎装着好几百吨水果,但却找不到躺在树下的人。

李岘认为他目前的知识储备足以解决当下工匠们在生产中所遇到了一些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他需要培养出一大批工匠……哦,应当是未来的科学家来发现和提出各种各样的疑惑。

他现在最急需的是寻找一批读书识字的少年来传授他们法术——主要是化学和冶金常识。这只限于后世的高中生知识水平,因为更为专业的知识李岘自己也不知道。

得益于李岘在自家庄园推广的普及少儿识字教育,在他一声令下之后,五十多位已经完成蒙学和初级算学教育的少年从他名下的六个庄园里被选用了过来。

这些被选送到会州城的少年们脸上充满了兴奋,据传说家主将会传授他们一种道家最神奇的仙术——炼金术,学会之后,就能够点石成金。

当这些少年在见到李岘时却根本没有任何看到神人的感觉,因为自家的家主在院子里正弄得自己满身油污,脸上也黑一道白一道的。

李岘在看到这些满脸迷惑的少年们之后,立刻露出了一口的白牙:“骚年们,你们的修仙这路将从这里开始,看到没有,这里有十六个大桶,里面盛着这个世界上一种很神奇的物质——煤焦油,你们现在要学习的就是跟着李总管,怎么把它分解出来!”

怎么样,哥给的起点高吧,一上来就开始教授有机化学!

让李岘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冬天所有麻烦的起点都是由这里开始的。

水泉堡煤矿的生意不错,李和主管的焦炭使用效果很好。销售主要是通过水路,这涉及到运输成本的问题。

于是会州城外很快就冒出了两家船厂,还有人在做造船生意。

把会州炭运到兰州、会川和定西城去卖,还是有利可图的,甚至还有人把焦炭通过祖厉河运往秦州去售卖。

许多贫困的农户到了冬天原来只能蹲在家里“熬冬”,现在又多了一条活路。

一条很辛苦的活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