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58、火炮(一)

明月出祁连 58、火炮(一)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后膛青铜火炮这种东西也就只能是由于有李岘这个穿越者的出现,才会在这个金属加工技术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初级阶段就被研制了出来。

虽然和后膛燧发火qiang的构造类似,可实际上它的制造工艺却要比制造一杆火qiang要复杂了十数倍。炮筒是多层的,内层是强度虽够但韧性不足的钢管,中间是青铜承力保护层,而最外层又套了一层铁箍。虽然制造起来十分复杂和麻烦,却要比另一世那种铸造的青铜火炮轻便了一半,看起来要顺眼得多。

使用各种卡扣与炮管连接在一起的炮膛体积一下就粗大了三倍,炮膛的闭锁是楔式闩门式的,密闭并不是很好。为了加强炮膛的气密性和安全性,外面又加了一副钢套。

这玩意有些类似于最早期被英国人撤装的那款阿姆斯特朗后膛炮,虽然没有后者那么精密,而且依然是一种滑膛火炮,炮管本身并没有膛线。

工业技术和工艺的进步,并没有什么规律可言,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人类在火炮出现之后,大约使用了将近三百年的青铜火炮,并不是没有人进行过改进实验,而是由于改进实验的次数不够,才导致了技术进步的缓慢。

因为制造一门火炮实在是太昂贵了,早期火炮的制造都是掌握在王室或是皇帝的手里,直到工业革命开始后,才有一些资本家开始投资在火炮制造领域,这才造成了十九世纪火炮制造技术和工艺的飞速发展。

为了研制出这么一门号称是战争之神的火炮出来,李岘所投入的材料费用就高达五十万缗,也就是五十万两白银,这还没有计算在研制过程中使用的大量人工。仅仅是试验材料的花费就是在大宋国号称比较富裕的兴元府将近两年的岁入。

在这个时代,除了李岘的执着,就是大宋的皇室意识到了火炮的重要性,也是舍不得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来研制这种虽然是威力巨大的火器。李岘每年在兴州兵工厂的花费超过了千万缗,其中有五分之一都投在了火器的研制上,正是有如此巨大的投入,才取得了如今火器制造技术的飞跃性进步。

有些东西,当它被制造出来后看似简单,但当它还没有出现之时,就象是被关闭在一扇厚重的铁门后面,无论你怎么寻找也很难以被发现。

漫山红叶,秋意正浓。

梧桐嘴武器试验场。

这是兴州兵工厂的火器试验场,由于火炮的出现,这座试验场的警戒范围扩大到了方圆五里,看起来规模不小,但是李岘却知道对以后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兴州铁厂和兵工厂是李岘的命根子,他在这里一直保留着三千五百名精锐的部队,以保证这些工厂的安全。

现在靶场的一侧并排摆放着六门火炮,张远带着十多名助手和技师在做着试射前的最后检查。

赵邝则陪在专程过来观看这次测试的李岘、刘法、赵隆和杨可世等人身旁,站在距离这些火炮足有十多丈远的地方。他现在是兴州兵工厂的主管,实际上黑huoyao即使是炸膛后也没有那么大的威力,只不过亲眼见识过几回炸膛的赵邝还是觉得离远一些为妙。

这种测试基本上属于是表演性质的,实际上没有多大问题。因为如果研制没有完成之前,他们也是敢向李岘主动报告,除非是李岘自己问了起来。

“这玩意才是真正的战争利器,到了战场上,几炮就能轰散敌方的阵形,而且一般的土城墙,也禁受不住多少炮弹的直接轰击。”李岘主动为刘法和赵隆两人充当起了解说员,实际上他吹的有些过了,这种口径只有不到四寸多的火炮所发射的实心弹重量只有不到十斤重,攻城的效果远不如投石机理想。

只不过它还能发射开花弹和散弹,用来对付密集冲锋的骑兵队伍却是效果绝佳。火qiang兵战阵再配以火炮,步兵就具备了与骑兵对抗的能力。不过在后世,骑兵是直到重机qiang的出现,才逐渐被淘汰出近现代军事编制之中的。

即使是在装备了后膛连发步qiang的情况下,行动迅速的骑兵部队一样还是能够在战场上起到一定的突袭作用。至于侦察和警戒功能,则一直是骑兵的长处。

兴州兵工厂所研制的火炮是钢铜混合套筒式的,却恰巧符合了前世火炮发展的方向。主要是因为在华夏铜的产量很低,铜价很贵,赵邝和李茂、张远等人出于延长炮管寿命和节省资金的目的而采用钢制内套,却无意间使得这种火炮已经飞越过了数百年的青铜火炮历史,直接迈进了另一世界历史中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界初的水平。

从性能上来看,这种火炮比另一世界十九世纪初期的西方火炮唯一落后的只是缺少膛线,甚至这种后膛装药和击发的方式还要领先于另一个世界。

实际上人类在农业时代的进步是非常缓慢的,一直到工业革命中期时,科学技术才开始飞速地发展起来的。若说领先于农业时代多少年并没有多少意义,比如冶金技术,一直到十六世纪也比公元前强不了多少。

靶场上所排列的火炮只有两种,一种能够发射十斤重的弹丸,如果是发射实心弹,射程是六百步,换成是开花弹的话,射程能够达到八百步。差不多一公里的射程,即使是放在另一个世界,在十九世纪初都不算是落后。

另一种就更为轻巧,发射五斤重的弹丸,口径只有三寸,射程也只有四百步到五百步,但在拆卸开之后,只要四名军卒就能够抗着它行动。

这些火炮都是架在有钢轮和钢架的炮车上的,口径较大的火炮身长七尺多,重达二千二百多斤,在行军时需要用两匹马才能拉动。而那三寸的火炮身长四尺多一点,重量也只有五百多斤,只需要一匹马就能拖动,紧急情况下,三、四个人也能拉着进行短途行军。

这重后膛火炮要比同样口径的前膛炮要重了三分之一,主要是因为那极其复杂的钢制炮膛的原因,但性能却要比前膛炮高出了数倍,主要是射速,应该是前膛火炮的六到七倍。...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