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37、子弟兵

明月出祁连 37、子弟兵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火枪的研制算是基本定型下来,李岘把几名学生与铁器、火药工坊的主管和工监召集在一起,宣布将两家工坊合并为火器工坊,准备开始大规模批量生产后装燧发火枪。预计兴州火器工坊的规模最大,秦州冶铁堡的火器工坊规模次之,另外韩城铁坊也是准备开始生产制造火器。

这些年下来,李家在陇右和兴元府所修建的水力工坊大约有一百一十余家,而陇右各大家族也是有样学样,加起来修建了二百多家水力工坊,这让陇右地区和汉中一带的工商业变得十分发达,唯一的缺憾是棉花和羊毛、皮革等原料有些供不应求,这些年下来,累计已经上涨了三成以上。

李岘准备消减纺织工坊的数量,把其中的一部分改作机器以加工为主的铁器工坊。

向来对铜臭相当敏感的老刘立刻就发现了火器制造产业中的巨大商机,在李岘交待完事情后,立刻把他拉在了一旁,毫不避讳地说道:“这造火器呢,也算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现在国难当头,某家也是不肯落于人后,愿意将家里的几处工坊也让出来,帮着造这火器。现在军务紧急,自当是以全力生产武器为要务。”

李岘斜着眼看了这不要脸的老货一阵,最终还是咬着牙答应了下来。

“哪让我家渺儿先回家来主持这事?”

“别,你家刘渺现在正在干一项大事,我还是另外派人过去好了。”李岘连忙阻拦道,刘渺和赵江这一伙人现在正在全力搞蒸汽机的发明研究,可是不能轻易乱动。

在交待完组建火器工坊的事情之后,李岘也顾不上休息,拉着老刘就一起去了设在西县南面定军山脚下的兴州军营。李岘所组建的这支火枪部队虽然只有三千人,但却得到了兴元府知府孙俟的全力支持,整个军营的规模倒是不小,足以容纳两、三万人在里面吃住和训练。这也是去年李岘为什么把陇右的一部分骑后安排在这里进行训练的一个原因。

这支大宋国唯一的成建制火器部队也算是李岘的心头宝贝,里面队官以上的军官都可以算是他的嫡系出身,除了弟子就是族人和家将子弟。这才是他最为重视的一支亲信部队,普通士卒也是来源于自家庄园和他所主管的军屯中的少年子弟,虽然平日里训练和管理十分严格,但待遇却是陇右军里最好的,当然忠诚度也是最高的。

这些人当然是被李岘当作军官来培养的。

火炮和火枪是完全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杀器,李岘当然不会轻易将它交到别人的手中。

“预备,放!”带队的军官在手里挥动着军刀,高声喊出口令。

“呯呯!呯呯呯!……”

靶场上硝烟弥漫,枪声震耳欲聋。

正在操演的一营火枪兵以队为行,列成交错五排,轮流开火,这样五轮刘射下来,第一队完成射击的人员又退后完成了装弹,站到了前排,这样能够做到不间断地输出火力。两轮齐射下来,在一旁观操的李岘和刘法对于士卒们的表现还算是很满意。

李岘对兴州军第三营指挥使赵洪点了点头。

赵洪举起手中的军刀,大声喊道:“全体准备,上刺刀!”

“哗啦!”所有人在听到命令后,从腰间拔出二尺来长的刺刀,卡套在了枪口上,长枪整齐地举起,枪口的刺刀寒光闪闪,顿时变成了严阵以待的长枪兵。

“这玩意不错,虽然枪杆是短了些,却也能就和着对付骑兵。”老刘眯着眼睛评价了一句。他是在战场上多年尸山血海里搏杀过来的,作战经验绝对丰富,一眼就能看出这刺刀的妙用。有了这玩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住火枪兵的一些缺陷。

李岘笑了笑说道:“有了这玩意,大概有三名火枪兵就能顶住两名骑兵的冲锋,步军就有了与那些草原人骑兵相抗衡的资本,只不过想要真正消灭他们,还得要骑军出面。这火枪的枪管若是弄短一些,可以当做骑枪来装备给骑兵。”

刘法斜着眼看向李岘:“你准备以这支队伍为基础来扩大火枪兵的规模?”

李岘稍微犹豫了一下这才又点头说道:“而且这支部队现在只招收陇右各军的子弟,老兵不要,只要二十岁以下的。这少年人心思单纯,而且陇右地方民风彪悍,也只有这样的少年才能值得培养出一支强军出来。我们可以称之为子弟兵,这些少年子弟稍加调教,到了战场上就是一些好汉,而且也最是忠心不过。”

刘法在听了后略微摇了摇头说道:“哼哼,少年人好骗嘛,怕是你正是看上了这点。老夫也不再说你什么,反正能够保着这陇右一地的百姓平安,某也算是为朝廷尽心尽力了,以后的事你看着办,别太过份了就成。”

李岘从一名军官手里要过了一杆钢枪,然后伸出手掌拍了拍枪身说道:“有时候不过份不行啊,现在军情正紧,就有人恨不得跳出来想夺我们的军权,还想挑拔各军之间的关系,想要孤立起陇右军来。这些文人们啊,聪明人还是多,就是没大用对地方。我现在呢,是尽量忍着,把一些不太可靠的家伙都调到你们这边来,防着西夏边境,这也是避免直接与他们发生冲突。”

“你小子就又安了什么好心?使的那些权谋手段当别人看不出来?别当大家都是傻子,只不过你现在控制了大家的武器供应,一些人轻易不愿与你翻脸罢了。你以后就准备用这些火枪兵来替换他们不成?”

李岘举起火枪来瞄准了一处远处的木靶,然后又放下才继续说道:“我没想那么远,目前这些火枪兵拿来守城有余,若是用来野战尚有许多不足,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我现在是已经对赵官家和那帮文臣们彻底绝望了,他们是宁可向金人投降,也不愿看到武将们掌权。只是现在因为形势的原因,不得不暂时退让罢了。”

刘法又扫了一眼还在整齐列队的兴州军,眼睛里闪动了一下精光:“哦,老夫现在是有所明白,原来你是把希望放到了他们身上。反正是老夫将来也看不到了,随你怎么折腾!”

两人则不再说话,李岘又登上点将台,给兴州军一众将士做了一次长篇训话,这才宣布演操结束。给大家画座空中楼阁,构筑一种前程似锦的假象是蛊惑人心最有效的手段,这些都是前世跟着领导那里学来的,用来忽悠这些陇右纯良的少年们让李岘内心里也是隐隐生出一些罪恶感。

“驱逐挞虏,还我汉家河山”的口号喊出来,更是让这些少年人热血澎湃,恨不能现在就能到了战场上杀敌报国。

回到了军营的节堂里,老刘就忍不住摇头叹惜:“多好的孩子们呐,就这么被你给忽悠傻了。”

李岘翻着白眼:“什么叫给忽悠傻了,这叫拳拳赤子之心。民族大义,爱国精神,这些东西是特别值得大力弘扬的,要天天讲,月月讲,你看看那些投降金国的文人和军卒们,哪里还有半点廉耻可言!”

“哼,老夫是说不过你,这火枪兵你准备从哪里招募?这陇右和兴元府一带可没有多少青壮可用了,大家还要种地吃饭。”

李岘笑了笑:“咱们不是在宣和七年招募了三万多陇右少年子弟从军么,现在也差不多可以一用了。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些子弟兵们到了战场上却是最为好使。”当年他在老刘和赵隆两人的支持下,招募了三万多少年军,现在这些部队大部分被部署在湟州、兰州和会州边境一线用来防守西夏人的进攻,李岘早就是打算将这些子弟兵们装备成火枪兵。

“哦,你倒是想的挺远,是不是当初在金人南下前就预见到了会出现今天的局面?”

李岘看了看老刘,却没有再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