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15、太子的危机

明月出祁连 15、太子的危机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作为大宋国京兆府的长安城,这里不再是唐诗里宫殿相连,绵延数十里的繁华古都,而是一座衰败中的西北中心城市,其规模甚至已经远不如西京洛阳和大名府。

自残唐五代繁华的长安城在战火中彻底焚毁以后,这座千年的汉唐古都就再也没能恢复过去的荣光,现在的长安城只有唐代时的大约十分之一规模,人口也由超过百万减至了不足二十万。由于宋夏战争的持续影响,长安已经从原来的全国经济中心,衰落到了国内城市的近二十位,若不是军事方面的需要,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

“这李岘走到哪里了?”

在原唐代大明宫旧址上修建的规模并不大的皇家行宫里,皇后朱琏与太子赵谌并坐在一卒偏殿里,瞅着太子少傅谢克家问道。他们母子在这长安城里人生地不熟,所能依靠的只有几位近臣,自从太上皇来到长安后,以张叔夜、范致虚为首的一帮文臣显然是站在了太上皇一边,所幸的是负责禁军的殿前都指挥使吴革、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张孝纯和大部分西军将领是站在太子这边的,在这临时的皇宫里,朱皇后的话还能起作用。

但是康王在南京应天府登基改元的消息传来,这让包括朱皇后在内,太子一系的人员内心里顿时变得不安起来。

在这种时候,太子的未来特别需要争取军方的支持。朱皇后是聪明人,在河东是就发现在这西军中间,李岘的话语权最大,就连老帅姚古都显然被他盖过了一头。而这李岘,是明确表示过拥护太子的。

谢克家略微躬身后答道:“三日前的军报说他和姚古已经到了华州,估计过几天就能回到京兆。”

朱琏有些愠怒地摆了一下手说道:“明明在这关键时期,他却带着大军跑去了陕北,这是准备置我们母子不顾了么?”

国舅朱孝章连忙说道:“北方的边事吃紧,李太尉这也是没办法,如果丢了横山防线,西夏人联合金人两面夹攻,到最后怕是这整个关中都守不住。”

朱皇后突然掉下了眼泪,委屈地说道:“这天下纷乱不休,而官家又丢下了我们母子,这可教我们如何是好?”

谢克家只得安慰道:“娘娘休得担忧,现在虽然康王自立为帝,但官家已经留诏太子监国,这李岘和姚古两人已经向皇后保证过会全力支持太子,只不过如何应对眼前的变局,还需等他们到了京兆府后再当面详议。另外西军老帅赵隆两个正在前往长安的路上,唯一遗憾的是老帅刘法因为要抵御夏军攻湟州,无法脱身。”

朱皇后沉默了半晌,这才又抬头说道:“如今适逢乱世,却不得不要依靠武人,这样做是有违祖宗家法。”

朱孝章说道:“如今康王称制,咱们也不得不如此,否则太子能否保得目前的地位还很难说。事急从权,不算有违祖制。再说,若非光依靠那帮无用的文臣,官家也不会身陷虏营当中了。”

这一提起赵桓,朱皇后顿觉委屈和心痛,又搂着太子大哭了起来。

此时的李岘正与姚古两人刚从渭南过了渭河,正在渭南县城内短暂休整。

“近甸名偏著,登城景又宽。半空分太华,极目是长安。”李岘背着手站在渭南城楼上大发着感慨。在城外的官道上,一支向韩城方向运送辎重和军械的车队正在从下面经过。

姚古一身盔甲,在手里扶着腰刀,目光炯炯地看向城外正在吃午饭的骑军,也是跟着感叹了一句:“可惜啊,我们居然一仗没打,就放弃了整个河东。”

李岘撇了撇嘴:“你去跟金人死磕啊,没人拦着你。”

姚古顿时怒道:“你小子若是把手上的骑军都给我,你当老夫不敢?特么的,没想到却让西夏人牵制住了咱们大半的兵力。”

李岘呵呵一笑:“总的来说,能保住关中,还算是不错。金人正在北返,今年估计会安分下来,到了明年,可没什么好日子可过了。”

姚古眯着眼看向李岘:“先前你一直拦着太子不让承位,现在可好,康王自个儿做了皇帝,你究竟是有什么打算?”

李岘指了指不远处的渭河说道:“有些事,只能顺势而为。现在康王做了皇帝,明年金人就会把目标重点盯向他,我们这边的压力就会轻得多。若是拥太子继位,我怕金人会全力进攻关中,以咱们现在的军力可是有些抗不住。以后的事走一步看一步吧,现在保住关中却是首要,其他的都无所谓。”他又看了一下城下衣衫褴褛的百姓不由得叹了口气,后世谁特么说这大宋富足,即使在这西北最富足的关中平原,百姓的生活就如此困顿,更不用提战争中那些难民的凄惨景象。

虽然他现在已经变得心如铁石,但在看到百姓生活的困苦,还是不由会生出一些不忍。

战争对于钱粮等物资的消耗是巨大的,这仗是在自家的土地上打的,李岘也无法做到像金人那样依靠抢掠来聚敛财富和维持战争的开销。现在陕西、陇右再加上河南府的翟进和南阳一带的杨可世,整个西军的总兵力超过了四十万,如果指望那些无能的文官们来养活如此众多的部队,军卒兵只剩下吃糠咽菜了,那里还能剩下多少战力。

如何维持这些军卒们日常的供应保持在一定的水准,这是李岘最为操心的地方。

宗翰所统帅的金国右路大军从隆德府直接去了太谷,并没有在汾河停留的迹象。李岘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才算是真正放下心来,看来今年的危险总算是熬了过来,金兵再次南下,怎么也要等到明年开春季节了。

李岘和姚古在城头上坐了将近半个时辰,几名亲军伙夫才端着一大盆皮带面和一盆肉菜汤从下面走上来,后面还跟着姚炳、姚友仲、李崕、折彥宇四个骑军大将。他们两人这次回长安,只带了四千骑军,手下的大军都留在了绥德军和韩城一带。

姚古看着面前一大碗浇了肉汁的皮带面,拿起筷子搅和了两下然后说道:“你们陇右军里寻常就吃这个?”

李岘看了眼说道:“寻常的军卒哪会有这么多肉丁,一碗里有几小块就算不错了。”

姚古闻言叹惜了一声:“能让手下都吃饱饭,这样的统帅才算是合格啊。”说罢狠狠地瞪了一眼正在埋头吃面的儿子一眼:“怎么就知道没脑子喊打喊杀的,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人家这份本事!是谁给你的胆子,带着手下跟金人拼命的?”

姚友仲无言以对,只能继续埋头吃面。

李岘有些奇怪地看了姚友仲一眼:“我刚才正想问,你的腿是怎么回事?”这厮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中应该是死在了东京城里,不过不是死在金人的手中,而是死于镇夺城内的暴乱,被夜晚抢劫的暴徒趁乱给打死了,实在是憋屈的不行!

也许是因为蝴蝶效应,在这个世界,姚友仲却出现在了河东,一直跟在姚古的身边。

姚古翻着白眼瞪了姚友仲一眼,又叹了一口气这才说道:“他闲得没事,在绛州撤退的时候跟后面的金人追兵干了一场,大腿上挨了人家一箭。不过还算不错,没让金人给吓破了胆子,好歹算是打赢了。”

姚友仲在嘴里嘟囔了一句:“那些金人太嚣张了,就二百多骑就敢撵着我后面跑,也就是你能忍。”

李岘听后不由得哈哈大笑:“行,比你老子有胆。”

姚古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晴不定,过了好一会儿才又说道:“特么的,你们以为老夫愿意跑,还不是手底下的人不行么,不怂就是死。你们看看种师中就知道了,手下三万多人,就让人家不到一万人马硬生生给冲散了,这厮也是差点死在了乱中当中,也幸亏命大。若是老夫手上手五倍的人马,就敢跟金人硬干,可惜是朝廷决不会允许咱们手上有那么多兵马。”

“估计得很准确,不愧是战场上打出来的老油子,打不过就跑也没人埋怨你啊。”李岘笑道,他又看了姚友仲和李崕一眼,继续说道:“姚帅的策略很对头,在战场上保存自己是第一要务,人都打没了,还哪里能谈得上打胜仗。现在金人气势正盛,要尽量避免与他们硬拼。不过攻城是金人的一大弱点,就太原那样的破城,他们好几万人围着楞是没能打下来,大家要对守城有信心。”

姚古又看一眼在场的几位年青将领,随之长出了一口气:“这回到长安后,老夫是准备颐养天年了,今后的日子你们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只不过到了战场上都多长些心眼,打不过就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尽量少干冒险的事。”他又看向姚炳,“你在秦凤军里怎么样?不行就回来,友仲和平仲两人都太冲动,把大军交给他们手里有些不放心。”

姚炳楞了一下,最后还是摇了摇头:“不了,我在秦凤军里干的很好。”

老姚也感到有些意外,随即在姚炳的肩膀上拍了一下:“行,你就跟着姓李的这小子好好干,你现在这样,老夫也看着很满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